第三十二章(1/2)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二章
江砚的吻密不透风,姚芙绵逐渐招架不住,只好让他停下。
“今日母亲寻我过去。”
江砚蓦地出声。
姚芙绵尚在平复呼吸,然江砚不会无缘无故与她提起大夫人,便问道:“是为何事?”
“让我去博陵探望崔姨母。再让我同姨母探听——”江砚目光落在她脸上,“她对你是如何看待。”
姚芙绵瞬间明白江砚话里的意思,眼睫颤动两下后垂落。
大夫人不但看出崔忱对她有意,甚至意欲撮合。原以为崔忱回去博陵此事便算了结,不曾想大夫人还未放弃。
姚芙绵擡起眼,望向江砚:“崔郎君那日离开前我便与他说清楚我与……砚郎的事,他应当不会多做纠缠。”
崔忱若是打消心思,崔夫人如何看待又有何要紧。
“砚郎会如何做?”她又问。
“你既已对崔忱说清楚,便不必要告诉他母亲。”
江砚不与崔忱的母亲提起也是少一件麻烦,可大夫人既吩咐他去做此事,回来必会向他要一个回复,江砚要如何向大夫人交代?
江砚看出她的疑虑,温声道:“此事你不必担忧。算算时日,待我从博陵回来,父亲的书信应当也到了。”
姚芙绵眸光微动,抿唇笑道:“那便好。”
江巍的书信一到,他们二人婚事便会定下,届时崔忱母亲的看法如何大夫人已经无暇顾及。
姚芙绵盼了这样久,可算盼来书信的消息。眼看着她来洛阳的目的就要达成,内心却生出些不安来。
只望江砚能早些回来,否则光凭她一人可无法让江氏族人都接受他们的婚事。
*
宋岐致送的那只兔子很好养活,几日就将买给它的菜叶都吃了个精光,姚芙绵原本想着在府里找几片菜叶喂养便成,江馥如何都要与她再出去一趟。
江馥正嫌府里无聊,正好可借此出去走逛。
市集上,江馥为兔子挑选的菜叶细嫩翠绿,便是普通人家都不一定舍得买去烹食,而江馥眼都不眨,似乎不认为此举有何浪费。
姚芙绵想劝她兔子不必吃得如此精细,随便买些菜叶便可,但江馥出手向来如此,何况江氏财势之大,许是根本不会在意这些细节,遂作罢。
二人往回走时,恰好有一人一马自长街拐角出现,闯入她们眼帘,那人骑在马背上缓缓踱步而来,姿态潇洒,正是宋岐致。
宋岐致甫一出现便吸引住街边不少女郎的目光,引起一片窃窃交谈声,有一女郎怀里抱着盛满瓜果的竹篮,朝宋岐致走过去。
她不知与宋岐致说了什么,宋岐致俯身去听,而后从她的篮子里拿走一个梨,笑着同她说了句什么,想来是道谢。
那女郎低头红着脸走开了。
姚芙绵感慨道:“宋郎君着实平易近人。”
何人对宋岐致示好他都不会拂人家的好意,何况是脸皮薄的小娘子。
然江馥却是不太认可宋岐致的做法。
如此对待那些小娘子,虽是顾及了她们的尊严,但也难免令一些人就此产生空想,认为自己是特殊的那个,平白耽误光阴。
而宋岐致对所有人都一样,恰恰说明他对谁都不在意。
宋岐致时常来江府,江馥也算认识他十几年,虽看不惯他的做法,但也确实无可指摘,总不能因自己的偏见去诋毁他。此事说到底也与她无关。
江馥幽幽叹口气:“罢了,咱们回去吧。”
而在此时,宋岐致正巧看到她们,露出笑后,一手拿着梨,一手攥紧缰绳往这处过来。
“馥娘与姚娘子可是又为这畜生买吃的来了?”宋岐致看到了姚芙绵怀中的兔子,也看到江馥手中拿的青菜。
“正是。方要回去。”江馥在一旁不欲开口,便由姚芙绵应答,她笑着问道,“郎君又何故出现在此。”
“我正要去江府,既遇到你们,不若与你们同行。”
江砚明日便要去博陵,要一连好几日见不到,宋岐致此番是来找他告辞。
姚芙绵与江馥一回到江府,便有侍者告诉她们,大夫人请她们去正堂。
大夫人有事叮嘱也仅是差人过来告知,鲜少会将人请去。于是二人将兔子与买来的东西交予侍者后便赶过去。
到了正堂,大夫人见二人匆匆过来,笑道:“只是一些小事,馥娘与芙绵不必如此紧张。”
堂中还有其他几位郎君,原来是江砚明日要去博陵,大夫人将他们聚在此,问几位小辈有何想要的东西,届时可让江砚帮他们带回来。
其余人陆陆续续说了一些,待轮到姚芙绵时,大夫人说道:“芙绵,你可有何想要的?”
姚芙绵便说了与江馥一样的话,自己目前并无什么特别想要。
大夫人看着她道:“怀云既是你兄长,替妹妹带些东西回来自是应该。你不必与他客气。”
“多谢姨母与表哥好意。只是我如今住在府里衣食无忧,确实无甚短缺的东西。”姚芙绵柔声笑道,“并非与姨母表哥见外。”
大夫人不再强求,夸她懂事,又道:“我若是有女儿如你一般乖巧,我定是要在身边多留几年,不舍嫁出去。”
大夫人说完,目光似有意无意地扫过江砚。
大夫人话里的意思,便是她将姚芙绵做女儿看待,并无其他意思。亦要江砚也如此,将她做妹妹看待。
姚芙绵心中掀起骇浪,面上不显半分,低顺着眉眼,谦恭道:“是芙绵无此福分。”
“怀云,你可听见了。”大夫人对江砚说道,“你若遇到什么合适的,便带来给你两位妹妹。”
江砚颔首应下。
这此期间,姚芙绵与江砚二人不曾对视过一眼。
之后大夫人不再多说,让众人各忙各的去。
江馥随姚芙绵去琉缨院,方才回来后她还未来得及逗弄兔子。
姚芙绵坐在她身侧,手上抚摸着兔子,然却双眼失神,连江馥与她说的话都听不见。
“芙娘,你怎的了?”江馥忍不住问。
从正堂回来之后姚芙绵便是这模样,眉目聚拢忧愁。
姚芙绵恍然回神,面上是掩不住的失落。
她喃喃自语:“我与表哥的婚事,当真能顺利吗……”
江馥听得清楚,叹息一声:“我早前便与你说过,堂兄将来会是江氏家主,他的婚事江氏岂会随意对待,自会替他寻一位门当户对的贵女。”
忖了忖,江馥又道:“但你们二人婚事既是伯父定下,倘若堂兄能力排众议,即便伯父不在,亦可顺利。”
以江砚如今待她的心思,姚芙绵认为此举可行,稍稍感到宽慰,面容又浮上笑。
江砚明日要出行,这几日又忙于朝中事,两人已有几日未单独相处。
姚芙绵正在抄录经文,便听到房门那处响起敲门声。
她心跳不禁加快几分,猜到来人是江砚,轻声道一句“请进”,便听得门被推开的声音。
她手中还握着笔,跪坐在原处,对江砚笑道:“砚郎你来了。”
江砚“嗯”一声,走到她身旁坐下。
从进门到坐下,两人仿若都对此很熟悉,习以为常。
姚芙绵搁下笔,问江砚:“砚郎此行多久回来?”
江砚道:“约莫七日。”
姚芙绵轻轻颔首,江砚又道:“不必管我,你自继续抄录,我待片刻便离开。”
姚芙绵复拿起笔,然心中思绪杂乱,难以下笔,江砚看出她的异常,问她:“可是有事要与我说?”
姚芙绵抿了抿唇,失落道:“我舍不得表哥……”
实则,姚芙绵是在担心江氏族人对她的为难。
到时江巍的书信到,江氏的长辈包括大夫人,当真会同意让她与江砚成婚吗?是否会寻什么理由推拒掉这门婚事?
而江砚,倘若他们反对,他又要如何处理这些事。
想到今日大夫人对他们二人的试探与警告,姚芙绵突然很想问问江砚,倘若他们二人没有婚约,他是否会愿意娶她。
她转而问道:“砚郎,若我想在江家主的书信到来之前与你定下婚事,你如何看待。”
江砚回望她,微微皱起眉。
没有父亲的书信、婚事尚未确定便要与姚芙绵定下婚事,势必会遭到整个江氏的反对,惹来一堆不必要的麻烦。
待父亲书信到来,即便族中再有长辈反对,他亦有办法解决。
江砚未立刻回答,但姚芙绵已经从他的沉默中得到答案。
江砚虽喜爱她,却不多,至少不足以让他心甘情愿为了她违抗江氏的意愿。
要不是如今江砚待她有些心思,只怕是即便婚事是真,江砚都要连同江氏其余人推拒这门婚事,将她赶出去。
如此想来,她至今做的一切也不算白费。
姚芙绵已经不需要江砚的回答,柔柔笑道:“砚郎无须多想,我喜爱你,自是想要快些与你定下婚事。”
江砚揽她入怀,宽慰道:“待父亲书信送到,我们即刻定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