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 章(1/2)
第29章
周督主为人如何?
这话若是放在两个月多前问,京城的百姓们估计会噤若寒蝉,眉眼间官司乱飞但嘴上却说不出什么话。因为那个时候太子刚刚被废,许多朝臣要么丢了乌纱帽要么就是被关到了诏狱,作为东厂番子们的头领,周遇之的名声当然好不到哪儿去。
但现在去问却截然不同。
原因之一是时间淡去,原因之二则是那几条水泥路了。
现在若是去问京城的百姓们周督主如何,他们会说“他是个大大的好人啊”,毕竟若不是好人,又怎么会不取民间一丝一文,就修好了那么多路?
而且连徭役也没有征派!
要知道不管是本朝还是往前数几个朝廷,每次修路都要征发徭役,每次也都要死人。若是去离家太远的地方修,死的人还会更多。
哪里像周督主这样,沙子是提前让牢里的犯人挖的,运到地头后就往路面上一倒,再掺和点水和两袋子水泥,接着往路上一铺,路就修好了。不用挖掘、不用填埋、更不用花大力气、大量的时间去夯实路面。
虽然能这么快的原因与他直接在原来的路面上铺水泥有关,但这件事对百姓来说也实在是稀奇得很,能让他们说上半年。
焦承平这两日出去走动,就没少听。
当然他也明白,将军想要知道的并不是这些,于是略作沉吟,“周遇之在宫里长大,以前知道他的人并不多,世人对他也不了解。”
“他今年不过二十五岁,放在朝臣堆里还是一个只能给众位大人打下手的角色,但因为是宦官,得天子宠信,所以已经权倾天下了。”
“至于他这个人如何?”
焦承平想了想,举了个例子道:“看他最近做的两件事便知道,一个是废太子,另一个是调动锦衣卫修路,听说后来还有五城兵马司的人参与其中。”
“这两件事任何一件放在别人手里,耗费个三五年都不稀奇,但他偏偏两件都在同一年里做成了,其心机手段不言而喻。”
“总之此人不可小觑啊。”
王长茂听完,又问:“那他可有不好的传闻?”
“当然有,”焦承平说着自己打听到的消息,“有传他嚣张跋扈的,也有传他陷害忠良的,甚至还有说他图谋不轨的。”
但后一个焦承平就只当做是笑话了,毕竟谁都知道周遇之是个太监,而且家里也没什么人了,他图谋不轨做什么?
为了让人骂他半辈子,然后将来再把皇位传给哪个顺眼的干儿子?
笑话,难道他就不怕干儿子上位,转头就把他的坟挖了,册封自己的亲生父母为太上皇,太上皇后?
王长茂又问,“那百姓呢?他对百姓如何?”
“这……”
这个问题可就把焦承平难住了,他仔细想了想道:“好像未曾听闻有不好,周督主平日里不与百姓亲近,倒是他那个儿子颇讨人喜爱,没听到有说不好的。”
顿了顿,他又补充了一句,“我们安排在京城的人说,周遇之这人与满朝上下的关系都不好,唯一一个较为亲近的,还是同属于阉党的锦衣卫指挥使尚元洲。朝臣们都说那尚元洲自甘堕落,事无巨细地听从周遇之吩咐。”
“至于百姓嘛,无视居多。”
说完后他还感慨,“毕竟以周遇之那样的身份,不但日理万机,还处处有人讨好,根本就瞧不上百姓手里的三瓜两枣。”
“据说天天有人去周府送礼。”
在王长茂和耿子的目光中,焦承平叹息一声,“这也是我们安排在京中的人说的,在之前那次废太子的事情里,每天都有人擡着大大小小的箱子往周府送,周遇之来者不拒,听说那阵子京城还有钱庄的银子被取空了。”
“因为比起银票,那位周督主更爱金银。”
“前收礼后抄家,周督主赚得盆满钵满,坊间传闻说怕不是得有几十万两。就连他帽子上的红宝石,都是顶顶好成色,上万两一颗!”
王长茂:“……”
不知什么时候已听得入神的耿子张大了嘴巴,“……我的娘啊。”
钱庄的银子都被取空了,那得是多少钱?
是啊,那得是多少钱?
就连王长茂也不自觉地在心里估算了起来,幽州军三十万人,每个月的响银除去将士们的嚼用外,发下去的并不多。
这周遇之莫不是敞开门收几天礼,就能把幽州军的军饷都收齐了吧?
这也太,太荒谬了!
王长茂没忍住问道:“就没有人弹劾他?”
旁边的耿子狂点头,是啊,这样的贪官污吏,就要狠狠地弹劾,就要抄他们的家,就要将他们的家产充作军饷!
“怎么没有?”
焦承平叹息,指了指天上道:“但都留中不发了。”
“那段时日正是京中大肆抓拿废太子党羽的时候,谁若是执着不休,没几日他自己,或者他的家人朋友便会被牵扯到废太子的案子里。”
“总之不管是真是假,先让你在诏狱里走一趟再说。到最后也就没有人敢说话了,毕竟比起弹劾,还是自己的身家性命更重要。”
“而且……”
焦承平摇摇头,“我这次还得到了一个消息,之前因为没银子停了一段时日的寿陵,前阵子又开始建了。而且陛下还打算明年孝睿太子三十冥诞的时候,带着满朝文武亲往寿陵祭祀。”
“这个水泥,就是周督主为了赶寿陵进度折腾出来的,为此还给他那干儿子谋了个奉恩将军的爵位。”
“如今水泥风靡京城,为了讨好周督主,那些富商们纷纷买了来修自家的园子,并且引以为荣,就连和周遇之不合的朝臣也有让人购买的。”
王长茂:“……”
耿子忍不住了,“不是,焦叔,我没有听错吧?”
他掏了掏自己的耳朵,“建寿陵?”
“我们幽州就要打仗,缺粮草缺兵器缺良马缺银子什么都缺,砖石也缺啊,结果朝廷有银子但却不给我们,拿去修陵墓,拿去搞那劳什子祭祀?!”
“而且水泥这种好东西,他们折腾出来后也不知道给我们幽州送来,拿去修路修陵墓修园子,难道他们就没有人想到这玩意儿适合修城墙?!”
“他娘的,我——”
他一肚子的脏话想骂,但看了看将军的脸色还是忍住了,毕竟陛下还是将军的姑父呢。
但真气人!
焦承平也很想骂人,但他还是忍住了,同样看了眼将军的脸色道:“对了,我还打听到一个消息,是关于临川郡王和周遇之的。”
“听说之前废太子赵熙对孝敦太子未过门的媳妇,慧贤师太不敬,临川郡王求救无门,于是便捧着银子求周遇之抓几个赵熙的把柄,狠狠地教训他一番。但周遇之一查,却发现了那赵熙有不臣之心。”
“于是禀告了陛下,陛下震怒。”
“才有了后来的废太子。”
“等等,”耿子不认识什么废太子,慧贤师太,还有什么敦太子郡王什么的,但他听明白了大致意思,不敢置信地道。
“就这样,那个太子就被废了?”
他转头看向自家将军,狐疑地问道:“将军,您问起这位周督主,难道就是想请他帮忙,把我们的军饷拿到手?”
毕竟要军饷总比废太子简单吧?
焦承平也望了过来。
早在二十年前,幽州军是不愁军饷的,因为那个时候幽州军能打胜仗,而且老将军也还在,宫里的贵妃娘娘也备受陛下宠爱。
但随着老将军与贵妃娘娘逝去,幽州一系与陛下间的联系就断了,再加上内阁权势日盛,对幽州一系多有打压,以至于慢慢的幽州军也不能打胜仗了。所以如今幽州一系与陛下、与朝臣们多有猜忌和埋怨,军饷粮草也越发地不及时。
到了现在,幽州军竟然到了想要拿到足够的军饷和粮草,都需要朝中有人帮忙说话的地步,否则到手的东西就会一少再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