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 章(1/2)
第36章
既然决定了要给爹惊喜,周冬冬便开始准备起来了。
他在自己列好的寿礼单子上划来划去,最终将它们分成了三份。
一份比如玻璃马,是得他来安排做的;一份比如衣裳鞋袜等东西,是可以让府里的丫鬟姐姐做或者在外面买的,这两个都得先说好不然会来不及。而另外一份比如长寿面、糕点等是可以提前一两天或者是当天准备的,那个不用急。
所以现在得先把玻璃做出来!
哦,还有衣服!
于是周冬冬跑出房间,在院子里找到了在他看来非常万能,什么事都难不倒的阿青姐姐,然后将自己分好的单子递过去。
“阿青姐姐,这些你帮我安排好不好?”
“我想给爹准备寿礼,”这话说完后周冬冬还不忘补充,“但这是个秘密,不能告诉爹,我要给他一个惊喜!”
阿青伸手接过,低头扫了一眼就诧异了。
这,这有些多了吧……
过生辰的时候收到许多礼物是常事,去年这个时候督主便收到了能装满一整个库房的寿礼,但那都是一人送一两件。像小少爷这样一下子就准备七八件的不能说没有,但阿青长这么大还真是未曾见过。
这不像送礼,倒像是搬家。
好在她心里很清楚,只要是小少爷送的,别说是七八件了,就是十七八件督主也不会怪罪。于是点头,“奴婢明白了,小少爷您放心,这些都会在督主生辰前安排好的。”
“还要保密哦,不然就没有惊喜了。”周冬冬提醒。
阿青笑了起来,“小少爷您放心。”
在这个宅邸里,督主对小少爷都比对自己上心,这些小事想要瞒住他并不难。当然也只有无关大雅的小事她才敢如此,大事那是绝对不敢的。
而一下子就解决了三分之一寿礼的周冬冬非常高兴,拍了拍自己藏好的《玻璃制作方法》,找来他不出门时便会在二门外等候的赵江和钱达。
“走,我们去逛街买东西!”
《玻璃制作方法》上面说,制作玻璃的原材料是石英、水晶、碳酸钙等,周冬冬不认识那些东西,但可以按照图片上的买!
不过他一出门,就正好撞上了来找他下棋的尚寅。
“冬冬,我来找你玩了!”
“今天不玩哦,我等下有正事。”
周冬冬虽然也很想和朋友在一起玩,但还是拒绝了。因为他要去买做玻璃的材料,只有买好了材料才能开始准备爹的寿礼。
尚寅好奇询问,“你要去做什么事?好不好玩?”
周冬冬想了想,觉得准备寿礼的事只要瞒着爹一个人就好了,其他人没有必要瞒着。而且多一个人还能多一分力量呢,于是便道:“我要去给我爹准备寿礼,再过几日就到他的生辰了,我要给我爹准备二十五件生辰礼!”
“为什么是二十五件啊?”
尚寅虚心求问,而且‘二十五件’这个数量听起来好多啊。他今年过生辰的时候都没有收到二十五件礼物,只有十几件。
“因为我爹今年二十五岁了呀。”
周冬冬说着自己的理由,“一年一件,二十五岁就是二十五件。我以前没送过生辰礼物给爹,所以今年就补上。我收到生辰礼的时候会很高兴,等爹收到我送的生辰礼,他也会很开心的,二十五份礼物就是二十五次开心。”
“过生辰就是要开心!”
“好有道理啊,冬冬你真聪明!”尚寅感叹着,然后他又好奇问道:“那你今天要去准备什么生辰礼呀?”
“是玻璃马哦,”周冬冬描述着自己那天晚上见到的漂亮玻璃马,“……它是红色的,但又不是很红,是一种淡淡的红。”
“在灯光下可好看了!”
“而且它还正在路上跑,很精神,就像小白跑起来那样。阿青姐姐说那匹玻璃马很珍贵很值钱,我爹打算送给陛下做寿礼,还放到了库房里不让我看。”
“既然爹很喜欢它,那我也打算送他一匹。”
“寿礼?我知道寿礼!”尚寅道:“我爹娘也准备了寿礼,他们还说过几日就是陛下的万寿了,到时候全天下的人都要给他贺寿,京城还会张灯结彩。那天我爹娘要进宫吃席,到晚上才会回来,让我好好地待在家里。”
“我爹是指挥使,我娘是乡君。我娘说有爵位的人都可以到宫里去吃席。而且不管去不去吃席都要送寿礼,所以要去吃回本。”
“冬冬你也有爵位,要去吃席吗?”
“我也要去吗?爹没有说,”这个周冬冬还真不知道,于是转头看向了赵江,“赵江,万寿节的时候我也要进宫吃席吗?”
赵江摇头,“小少爷您不用去,督主都安排好了。”
按照周冬冬的品阶,他想去也能去。但周遇之觉得那天宫里的人太多了,担心底下的人会照料不周,所以就没把他的名字报上去。反正周冬冬喜欢的话,万寿那天的歌舞、御膳等他也不是不能给儿子单独安排,不必去凑热闹。
所以赵江道:“那天京城会很热闹,小少爷您可以待在家里,也可以出门。若是您想出门的话,卑职们也会安排妥当的。”
“那就到时候再说吧。”
周冬冬也不知道自己那天会不会想出门,他现在只想去买材料,然后再找一个铁匠帮忙把玻璃烧出来,做成漂亮的玻璃马。
尚寅也对玻璃马很好奇,便问:“冬冬,我可以和你一起去吗?”
周冬冬没有拒绝,“当然可以!”
……
而此时,远在宫中的周遇之并不知道将有一个惊吓或惊喜等待着他,依旧按照着原本的计划,与礼部尚书张维运、鸿胪寺卿蔡庆逐一查看万寿节的准备情况。这是他成为东厂督主后的第一个万寿节,同时也是天佑帝的五十大寿,不容有失。
好在事情的进展很顺利。
一应器具、摆设、歌舞等均没有让他失望,就连御膳房也在他的督促下,拿出了几道吉祥如意,无论是看还是吃,都还算不错的菜肴。
就是旁边的两位大人烦人了些。
鸿胪寺卿蔡庆今年不过四十出头,他看着御膳房的老油条们在周遇之的一个眼神下齐齐绷紧了神,就连动作都麻利了许多,心里非常复杂。
他酸溜溜地道:“还是督主有面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