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男较量(1/2)
两男较量
挨到周五下午,江月停他们留下参加文化节的十位学生,去附小两条街之外的体育馆进行预演。
上礼拜学校便提前约好了场所,趁着他们去海城之前,看看排练的效果如何,也好有针对性的学习,回来再改改不尽人意的地方。
江月停和同事们带领学生准备的是一首古典舞《采茶》,不出意外的话,会出现在六月中旬的文化节开幕式上。
抵达体育馆之后,何霜白组织同学们按照排练位置站好,音响播放乐曲,江月停他们站在前后两侧先观看整体如何。
不比学校里的教室更让学生安心自然,这是大家第一次在大众视线中跳舞。
各自的手上只有箩筐与仿茶道具,有点简陋,但胜在童声清脆,别有一番春涧叮呤的滋味。
《采茶》属于民间歌舞,歌曲优美动听,舞姿则契合学生的灵动,轻盈的天性。
其实接下任务的初期,他们还在发愁选什么歌曲,毕竟这算是学校在江沅展露风头的大好时机。
思来想去,恰巧那段时间江月停经常受莫寻鹤的热茶熏陶,给办公室的同事也带了一些去,讨论着讨论着,直接嘭,灵感火花的碰撞。
又想到江沅的茶文化在几年前申报了非遗,此次文化节同样围绕地方特色来展开,他们一致认为与其图新颖,倒不如根植于江沅底色,将茶文化融入节目之中。
学生大多是五年级的,女生的个子高挑纤瘦,舞步走动间如林中山雀般灵巧轻快。
第一遍过半,同学们的动作确实不如在学校放松,随着路人越来越多的聚集过来,舞姿也开始略显僵硬。
到最后完全失去了灵性,紧张的缘故,动作放不开。
江月停和舞蹈专业出身的陈舒老师对视一眼,下一遍开始前,各自脱掉束缚上肢运动的外套,一左一右站在学生面前开始指导。
跃动前奏响起,伴随着女声时不时响起的欸呼轻喊,江月停顺手拿过何霜白递过来的竹编斗笠。
《采茶》是通过舞者的动作表现采茶女“妆点”“越山”“采茶”等生活细节,说唱舞皆有,所以对表演者的要求也高。
身柔力韧,脚尖交叠轮转,时而擡腿腾空一瞬,她再旋着斗笠进入乐境,上臂收紧勾勒出曲线,下肘衣袖如翩云翻飞。
一曲结束,围过来的的路人鼓起掌来,陈舒转过头时,余光感受到镜头的存在。
出于专业的敏感度,她又狐疑回头巡视一圈,却没发现异常,凑过去和江月停嘀嘀咕咕,“奇了怪了,我怎么感觉咱们好像被拍下来了?”
江月停一惊,“不会吧?这又不只我们来排练,有什么好拍的。”
可是她刚刚真的感觉到了,陈舒四处瞧了瞧,迟疑的说:“好吧,可能我太敏感了。”
掌声与赞赏表情是最好的鼓励,学生们看过许多遍老师的示范,还是忍不住感叹老师跳得真的很棒。
大家望了望不远处的球网,面面相对互相打气,预备要克服心理紧张。
第三遍开始时,江月停和陈舒不再示范,退离学生的主场,只在看见哪位学生又犯了强调许多次的易错动作时,才进去纠正。
江月停去后面的座椅上拿水杯,看了下墙上实时显示的温度,傍晚了居然能有二十度往上,难怪她觉得跳个舞下来这么热。
衣服口袋里的手机嗡鸣一阵,她咽下水,盖好盖子,从里面掏出来想看是谁发来的。
刚一解锁还没来得及看清楚是谁,电话就自动挂断,划到微信界面,她给莫寻鹤发消息。
[在体育馆排练,不用等我。]按照目前进度来看,可能会比预计的晚一些,回去再收拾行李这些,可能都得到半夜去了。
莫寻鹤坐在茶店二楼的办公室,也是才想起来江月停昨晚告诉自己要排练这件事。
至于不等她,邮箱里又没新工作,那他去等江月停下班?
好像很久没有同她一起回家了,趁着今天凑巧,体育馆t离这也不远。
莫寻鹤起身关电脑,路过休息室时,进去拍了掌睡懒觉的张景一,“再睡扣奖金。”
闻言惊坐起,张景一揉了把脸,赖笑着,“欸哟老板,你看看你这就见外了,咱们认识多久了,说这可多伤感情。”
莫寻鹤:“少来这些,这段时间你和文禾两个人好好看着店,有问题就找程亦。”
“啊?那你去哪儿啊?”张景一站起来,接着吐槽道:“程先生不来捣乱就算好的了,前段时间他还打着您的幌子做活动,给自己的店宣传呢。”
确实是程亦干得出来的事,莫寻鹤没回答他的问题,说了句:“随便,反正这段时间别来打扰我。”
出门下楼,留下潇洒背影给原地苦哈哈的张景一。
老板他要去哪儿?
-
一直到六点半,排练结束,叮嘱完每位学生按时回家后,江月停和何霜白几人落在最后闲聊着。
陈舒回了几条消息,拎着包,向她们挥手,“家里催吃饭呢,明早高铁站见啊,我先回去了。”
“去吧去吧,好好休息一晚。”何霜白笑道。
去完洗手间,江月停站在镜前整理有些凌乱的碎发,打湿纸巾擦了擦汗津津的脖颈与脸侧。
白皙脸颊透着绯红,嗓子还干干的,最后几次练习没有小喇叭,她全靠提着一口气讲话。
凑进镜子,江月停目光停留在唇角边两颗对称的小痣上,用纸巾擦了擦。
冷水凉,擦完它也没有消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