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节目(1/2)
非遗节目
临近音乐厅,陆续有别的学校老师进去,江月停他们到的还算早,原本没打算往前排坐,但是主任和其他前辈与别的学校来的人交谈甚欢,聊着聊着就挨一起坐前排了。
这次文化节是以“非遗茶韵”为主题,近年来的江沅不仅全力推动茶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还在积极探索其他道路,其中的茶旅融合一线便发展得极好。
江沅作为四大茶区之一,在前两年“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相关部门亦是做出众多努力,大家都有目共睹。
因为具有优渥的资源优势,江沅在近来众人眼中,算得上是茶旅融合的佼佼者,还有兴起的“围炉煮茶”逐渐进入大众视野,越来越多人开始了解茶文化。
就连江月停在几个月前,都还跟着学校大部队去参与江沅举办的“遗脉再相传,沅是茶香来”的博览会,前前后后认识好些新朋友。
再加上几起深入群众的茶文化体验活动与文旅茶融合的优质旅行路线的展示,更让他们坚定了要做好这次文化节的信心。
他们不是技艺传承人,能做的只是将这样一份备受冷落的瑰宝捧到大家面前。
如果问江月停,为什么会选择成为一名小学老师,在半年前她也许会回答:“安心。”
而现在,多上许多诚心。
可是台上的节目越来越出彩,他们不知道那一群小小的孩子排练了多久,样式简单的校服底下小腿倒腾得快且灵。
除了歌舞之外,还有模样可爱但神情正经的学生一步一步进行煮茶,江月停以前看过几次莫寻鹤做过,男人性子温和做出来的动作也显得平缓,拂去心头浮躁。
学生的指导老师应该是简化过一些动作,步骤没少,搭配着童声哼唱,整体看下来流畅又养眼。
茶为国饮,以茶会友,以茶入诗,以茶传道……小朋友不仅把《茶经》用诙谐幽默的传诵形式搬上幕前,更有甚者同江月停他们想法相似,将茶百戏化成歌舞表演,自编舞自创曲。
江月停和陈舒,闻捷在后台近距离看下来,深感压力,按抽签顺序快到他们了,没时间郁闷,忙去安抚一群经验不足的小崽们。
好在他们进行过许多次脱敏练习,十个小朋友紧张是有的,毕竟前面好几场的表演肉眼可见的出色,他们能很快调整过来进入状态,也算不错,得夸夸。
拢共有十二所学校参加,加上滨春小学出的两个节目,一共是十四场儿童歌舞表演,外加请来的专业歌手打头热气氛,排场是足够的。
按他们收到的文件来看,表演开始前主办方会开放观演通道,线上直播与线下齐头并进,最大的音乐厅可容纳千人。
其中五分之一是参加的孩子t家长与学校老师们,另外五分之一是相关企事业单位的负责团队,包括地方台记者等等,剩下的则是江沅在一个月前发布的公开海报,欢迎大家前来观看的热情民众。
集专业与娱乐,融非遗与传承,汇于此次节目,拿不上名次回去了就等着池和景数落自己吧。
江月停摇摇头,和同事带着学生找教室继续去排练。
接下来几天,他们一边提着心复演,一边还得哄着学生不要紧张,放平心态。
连好不容易躺在床上,江月停都能梦见自己在演出当天,当着一众评委的面缩在角落示范动作……嗯,然后被人请出去。
示范是不存在的,但如果她再这么紧绷下去,陈舒说她离进医院也就不远了。
表演前一天,主任走了两趟,看了看节目效果,大手一挥,批准他们休息半天,带着几个孩子去公园散散心,也开导开导他们。
有报销一切好说,有七位学生的家长有陪同,得知可以休息后提前各自带着孩子出门逛逛,剩下三位学生,刚好他们仨一手拉一个。
乘公交半小时抵达湿地公园,早上天气比较凉爽,他们到的时候,远远望去人头攒动,跟排列组合一样,两高一矮,来三组能玩消消乐了。
陈舒忙拍闻捷,“小点声吧你,听见了人回头打你我们可帮不了忙。”
“哎呀开玩笑嘛,看你俩这两天,一点点风吹草动吓得……”闻捷单臂搭在栏杆上,吊儿郎当的笑着。
“你懂什么,有压力才有动力好不好。”陈舒呛声,拉着学生跟江月停往里走。
早晨来散步晨练的大爷大妈挺多的,沿路设的凉亭三三两两站着人,运动器械上基本没空闲。
路过煮绿豆甜粥的小摊,他们一人要了一份,刚出锅的绿豆粥清香扑鼻,隔着纸杯还微微发烫。
入口化沙,稍微晾凉一会儿,他们顺着鹅卵石铺就的小径进去。
公园最中间是一片湖,周围栽种的树绕成一圈,庆幸这是早上,没有蚊子骚扰他们。
湖中央跨着石板桥,底下有划桨的船,出于安全考虑,他们只在桥中央留下了合影。
直到太阳出来,他们沿路返回,午餐是和主任一起在学校吃的,吃完带着三个小同学回宿舍午休。
叮嘱完不要闹腾后,江月停回教师公寓的途中,看见别的学校也差不多跟他们一样,要不早上带孩子休息半天,要不选择下午。
养精蓄锐,适当休整。
江月停难得睡不着,挨到八点,最后腾的坐起来打算去隔壁找陈舒聊天。
还没走出门,就听见闻捷跟主任逗嘴。
“哪能这样啊你,我们为学校争光来的,回去连场庆功宴都没有吗?”
“吃吃吃,这两天我看你快吃傻了,还没争上光呢,倒先来要奖励了。”陈坤林没好气道。
“你不懂,我正在长身体,吃少了以后我老婆嫌我矮怎么办?”闻捷很较真,咬着自己刚毕业还能蹿一蹿的老话和主任闹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