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造反,从忠臣开始 > 各方目的

各方目的(1/2)

目录

各方目的

没想到秦琬压根不按套路出牌,贾谧一时有种被人看戏的尴尬,但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已经不能反悔了。

因此贾谧半是悲戚半是祈求地看着秦琬,哀声道:“姑祖母曾育有一女,多年寻访不得,如今才得到消息,却不想谧那苦命的表姨已经撒手人寰,只有留下一个女儿独自居住。姑祖母年事已高,唯一的心愿便是能见外孙女一面,还望郡主成全!”

贾谧哭着下拜,按照他的设想,秦琬应该格外感慨,而后大惊失色,接着为亲人的牵挂而动容,最后亲自扶他起来,承诺去见老人一面,贾氏就可以用亲情绑架高阳郡主达成目的。

然而秦琬是感慨了,就是感慨的点和他想的不一样。

“老夫人既然能四处寻找女儿,为何不能与家中传信,竟拖到现在才认祖归宗?莫非其中有什么隐情?”

贾谧欲言又止,外界不都传闻高阳郡主性情和婉、极重孝道,连曾经照料过她的越厉王妾室都每日请安待之如母吗?怎么听到亲外祖母的消息是这么个反应!

窦显咳了一声,忍着笑道:“殿下此言有理,玄深思亲情切,可千万辨认清楚了,莫要闹出鱼目混珠的事来。”

贾谧这才反应过来,高阳郡主这是把他贾氏当成了骗子!

他面色羞愤,怒道:“我贾氏乃尚州望族!一向光明磊落,何至于行此诡谲手段!郡主身上有什么值得我贾氏不顾祖宗清誉也要图谋的吗!”

秦琬很想吐槽一句,就你家那靠着替人杀皇帝发家的祖宗有什么清誉可言,但骂人不揭短,这话一出,她和贾氏得结成死仇。

因此她只是笑着请贾谧坐下,言语间隐隐有责备之意:“我曾听过一句民间俚语,无事不登三宝殿。贾氏为高阳望族,自我至藩已有半年,从未得过贾氏青眼,如今玄深骤然登门,却态度和柔,难不成也是看在我们那不知真假还出了五服的亲缘面上?”

指责了几句贾氏前倨后恭,见贾谧恨不能羞愧掩面,秦琬见好就收。

她语气无奈:“高阳是我的封土,贾氏族人是高阳的百姓,若有所求自可直言,何必使出这样的手段,我难道是什么不近人情的人吗?还是说你们的目的实在见不得人,只能使出这样的迂回手段!”

贾谧本以为要无功而返,没想到竟然峰回路转,他急忙道:“谧不敢欺瞒郡主,实在是今岁安平收成不佳,粮种又退化得严重,听闻高阳县仓廪充足,郡主又正在试验一种新粮种,便欲祈求郡主垂怜,让安平百姓也能同沐郡主恩德。”

秦琬眸光一冷,由正坐改为倚枕侧卧,漫不经心地反问:“这又是哪里传出来的谣言,我确实遴选了一些冬小麦的t种子,怎么就称得上新粮种,难道玄深家中佃户种地时不挑选种子?”

难怪要把她的外祖母请出来才敢来见她,是怕私下刺探机密之事暴露后直接被她扫地出门吧。

察觉到秦琬的不悦,贾谧这次是真要哭了,他正要开口解释,却见郡主府的阍人对门口的侍女耳语几句,侍女面色讶异地侧首看了他一眼,进屋想向秦琬禀告:“扶风段氏女段清求见。”

这可真是巧了。

夫妻两个一起递的拜帖,结果一个打着高阳贾氏的旗号,一个打着扶风段氏的旗号,这是内部没谈拢?

贾谧顿时被吓出一身冷汗,秦琬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请段娘子进来。”

段清入内见礼后奉上一封极有分量的信,同样先叙亲戚情谊。

“叔父在邵南为官,往来消息不便,骤然得知大兴之变,恐轻易联系郡主惹得陛下不快,因此只有寻常节礼而无书信往来,还望郡主勿怪。”

段清口中的叔父是她的族叔,秦琬名义上的舅舅,哀献太子妃的同母弟段融,越厉王登基后他作为哀献太子嫡系,为了避嫌自请外放为济州刺史,常年带兵驻扎在邵南防备宋国。

秦琬与段氏并无直接血缘关系,但她继承了哀献太子妃的遗产,自然不能对段氏不闻不问,段氏虽顾虑朝局对她态度冷淡,却不曾失礼,如今对方有意修好,秦琬自然要予以回应。

她请段清入座,打开了段清送来的手书。

段融在信中解释了从前态度冷淡的原因,说辞与段清差不多,只是用词委婉不少,而后单刀直入解释了段氏送贾夫人认亲的始末。

段融不在邵西的时候,段家的主事者是他的生母杜老夫人。

看姓氏就知道,这位杜老夫人与贾老夫人的亡夫沾亲带故,自然对贾老夫人求助一事十分上心,听闻对方只是想落叶归根,便亲自打点行囊送贾老夫人上路,还给贾氏修书一封以证明贾老夫人的身份。

至于贾老夫人与秦琬有亲一事,段氏并不知情。

因此段融一收到段清的传信,便让人打听了贾老夫人这些年的经历。

掳走贾老夫人的是随高祖入主邵西的氐豪吕罴,此人与妻子失散于乱军,得知贾老夫人为世家女,便补了婚礼流程,以贾老夫人为继妻,又与贾老夫人育有一子一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