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 章(1/2)
第31章
秦琬寻上梁华简单描述了昨晚那人的模样,总结道:“这样的猛士,不当寂寂无名才是。”
梁华虽然惊讶于秦琬的射术,却没怀疑秦琬会骗他,高阳郡主又不需要军功,何必在这样的大事上撒谎。
他喜上眉梢:“若无意外,那人当是张定的养子张懋,张懋以悍勇被张定收为义子,性情飞扬,临阵最喜身先士卒,与郡主所言相去不远。他是此战主帅,依着往日性情,必要亲至阵前,届时一看便知。”
张定部夜袭不利,主帅也疑似受伤,进攻的节奏反而愈发急迫。
他们放弃了原本故作松懈麻痹霍关将士的计划,光明正大地在城外堆起土山,张懋则组织霍关百姓拆除城中建筑加高敌楼,筑土速度总不可能比用木头盖房子的速度快,在发觉此法无用后,张定部又开始挖地道了。
他们借着战车的遮掩,顶着城楼上射来的箭雨推进到城墙之下,开始挖墙脚。
这是另一种地道攻城法,将城墙下方挖空,然后用木头支撑住城墙,等到挖墙的士兵撤退时放火烧毁支撑,上方的城墙便会因为失去支撑坍塌。
梁华当机立断,继续在城中大搞拆迁,哪处城墙塌了就用木头在后面竖起栅栏。
待到霍关本就不长的城墙倒塌完毕,出现在张定部眼前的是俨然是一座结实的营寨,为了防止张定部的骑兵依仗土山居高临下的发起冲锋,这个营寨甚至设置了双层栅栏,中间则是梁华先前让人挖的壕沟。
虽然霍关前方地形平坦开阔,霍关所在的山口却十分狭窄,一侧是陡峭的山壁,一边则是被瀛水切出的十余丈的陡坡,霍关所在的平地,则是瀛水下切前的河滩,后期经人为修整才形成如今的模样。
这样的地势限制了大型攻城器械的发挥,也是梁华还能有条不紊地与对方周旋的底气。
哪怕只有一层木栅栏,霍关也不是能轻易过去的。
梁华也不怎么催援军了,他现在甚至有些乐在其中,同秦琬道:“这张懋这么久都没来叫阵,可不像他往日作风,说不定是箭伤发作一病不起了。”
秦琬却不甚乐观:“今日已是第四日,我先时同诸将说不过死守四五日便有援军,若明日晋王再不来,只怕要影响士气。”
梁华此时反而镇定下来:“郡主信不过晋王,难道还t信不过陛下?”
“是我着相了。”
秦琬面上笑着,却没有梁华那么乐观。
就她与晋王打交道的情况来看,晋王目前正处在高中生叛逆期,很有种想一出是一出的神经质,主打一个不可捉摸。
建元帝也不像是会哄人的,万一大兴传来的诏书刺激到了晋王敏感的神经,事情的走向绝对会极其魔幻。
但顾及大局,秦琬只能强行压下顾虑,做出一副镇定的模样安抚人心。
如今霍关之中,能做主的有三个人,为了防止出现令出多门的混乱情况,秦琬与姚绍主动接过了安抚霍关百姓的工作,配合梁华进行防守。
与梁华通过气,秦琬便要回后营,却猛然听到帐外一阵喧嚷,梁华周身气势一变,黑着脸出了大帐,斥责众人:“无故喧哗者斩!”
帐外静了一瞬,秦琬跟在梁华后面出去,只见梁华的亲军上前禀告:“将军,张懋上前叫阵,要见那个射中他眼睛的猛士。”
秦琬眼睛瞪大,张懋才瞎了一只眼,歇了两天不到就出来叫阵,这还是人吗?有必要这么敬业吗?
梁华下意识看向秦琬,亲军见梁华久不作声,忍不住追问:“军中有箭手射去张懋一目,这等大功,怎么未听将军提起?”
看得出来,这亲军确实是梁华心腹,连这种指摘梁华赏罚失序的话都敢当众说,梁华也不生气,只是纠结要不要把秦琬供出去,就算时人普遍早熟,十二三岁就上战场的勋戚子弟大有人在,秦琬这九岁也太小了。
张懋分明是要阵前斗将,没有让一个孩子去的道理。
秦琬看出他的纠结,调侃道:“梁卿难道要私吞我的功劳?”
“郡主!”
周遭士卒纷纷看向秦琬,惊讶与怀疑皆有,梁华只觉得一个头两个大。
“这是功劳的事吗?您射术精湛不假,难道还能打得过张懋吗?张懋一只手就能把您拎起来!”
秦琬示意他稍安勿躁,让他看南边。
“援军到了。”
晋王听完秦琬托长史转述的话后被气了个仰倒,嘴上骂着秦琬不知好歹,却还是提前整军,一收到建元帝的诏书便率军北上,骑兵先行,步卒押后,只用了不到一天便到了霍关。
在营中竖起自己的旗帜,让长史与梁华一起去安顿士卒,晋王拎着秦琬霸占了梁华的大帐。
姚绍看着晋王气势汹汹的样子,思及与秦琬一同抚民的情义,忧虑道:“让郡主一个人应对晋王合适吗?”
要是晋王打孩子,他拦是不拦?
梁华还记恨秦琬故意吓唬他,闻言拉走了姚绍:“这是郡主的家事,咱们去了像什么样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