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造反,从忠臣开始 > 第 42 章

第 42 章(1/2)

目录

第42章

皇甫济确如他所说,约束部下极严,并未惊扰高阳百姓,但张定治下的百姓就不一定了。

由于此番周国主动出击,皇甫济并未驻军在霍关,而是在霍关北侧的平地上扎营,背靠霍关,将战场定在了张定治下,而张定对此毫无办法,只得派出张懋驻扎承安县与之对峙。

皇甫济与张懋几番交手,互有胜负,却都无法彻底战胜对方,局面陷入僵持。

为了打击敌方士气,皇甫济连日派遣小股骑兵北上骚扰张定治下坞堡,没有人会像秦琬一样,在坞堡中留下大面积的空地用作耕种,而为了供给军粮,张定治下多种植易储存的粟,到了此时,各处的粮食都所剩不多,t全指望着地里的庄稼。

皇甫济派游骑北上,原本在外侍弄庄稼的农夫农妇只能躲入坞堡,被派出的骑兵也不抢收,而是仗着轻骑的速度,直接纵马践踏农田,张懋麾下的骑兵想要追上他们,只能跟着下地,收获期的粟根本容不得半点折腾,哪怕风大了都会将子实吹落,何况是纵马这么大的动静。

秦琬听完梁华的转播,恨不能找个氧气瓶吸上几口,这可真是太缺德了。

再一看自己账上如同流水般减少的粮食,秦琬更窒息了。

难怪说打仗花钱,大兴的主力到底什么时候到!

秦琬日盼夜盼,一直到了秋收,才盼来建元帝的主力。

秦琬忙着秋收,建元帝忙着打仗,两人都没什么心思搞些虚礼,因此建元帝还未到高阳便给秦琬下诏,让她专心农事,等他回军之后再行谒见。

如今高阳国中数得上的官吏都忙于战事,今年高阳的秋收只能由秦琬主持,郑平也要来帮忙,却被秦琬拦了下来。

“秋收的事你不要再管了,将今年种豆的资料整理出来后,便准备交接吧。陛下这次若是再要你去大兴,我可没理由阻拦。”

秦琬叮嘱郑平:“记得多挑些人,我同尚书省的王侍郎打听了,大司农常与度支尚书争夺财权,陛下已颇为不耐,有意将大司农转为劝农之官,此番征你入朝便是借着推广与繁育新种一事,将大司农的财权剥离至尚书省各曹。”

说着她又摸出一封信给郑平:“若是大司农给你使绊子,你便去找度支侍郎王虎,让他给你引见田曹、度支、左民几曹的长官,他们巴不得从大司农身上咬下一块肉。”

“不过如今的大司农尚了公主,若是姑姑入宫向太后与皇后告状,不严重你就去找阳平王,阳平王也不管用的话,你就拿着这个去找清河王太妃。”

郑平接过秦琬递来的锦囊,抽出里面的纸条展开,上面盖有一方方方正正的印鉴——清河王印。

他急忙将纸条塞回去:“殿下这是哪来的?”

“去都去了,顺手捎带回来的。”秦琬语焉不详,郑平却听懂了,从清河王棺椁里摸出来的,他拿着锦囊如捧千斤,只听秦琬道,“若非要事,不要轻易去打搅叔母。”

郑平深表赞同,决定只要没到生死关头,绝不登清河王府的门。

将郑平安排妥帖,秦琬便投入了今年的秋收工作。

由于她前不久才将军中大小官吏叫到永和县看了欺压百姓的下场,又派女官深入各里,将免税的消息传达下去,没人敢在秋收时闹出什么幺蛾子。

少了催税的吏目,秋收后的高阳县更加热闹起来,发生在霍关之外的战事根本无法影响百姓的心情,年初张定带着两万人偷袭都没打进高阳,这次他们主动出击,连皇帝都过来了,张定那厮必然一触即溃。

事实却如高阳百姓所料。

建元帝在中军之内,居高临下的地看着战场,张定多依仗胡骑,麾下步卒的素养比不过周军,双方大军列开军阵,唯有张懋所部表现亮眼,屡次杀入周军阵中。

“那人便是张懋?果然是个猛将!”

建元帝见猎新奇:“传令下去,活捉张懋者官升三级。”

收到建元帝的命令,前军阵中杀出两员将领,直奔张懋而去。

张懋已接连冲阵四次,每次都被周军重新组织起阵型反击,此时同时对上两个将领,便力有不逮,其中一个小将横槊将他砸落马下,皇甫济眼疾手快挑飞了对方的兵器,将锋利的马槊架到了张懋脖子上。

张懋被擒,张定麾下再无猛将,一时人心四散,趁乱逃走者不计其数,张定为保全自身,只得向建元帝请降。

由于周国目前的兵力不足以接管张定治下郡县,建元帝衡量过后,同意了张定的请求,下诏册封张定为右将军,张懋为虎贲中郎将,而后回师高阳。

让大军在城外扎营,随行的禁军接管高阳县的防务,建元帝住进了整个高阳最好的房子——秦琬的郡主府。

建元帝到时,随行的护卫除了几个有过一面之缘的禁军,还有一个带着眼罩的将领,一直往秦琬身上瞄,秦琬向建元帝行礼后回望过去,笑着朝那人颔首,察觉到两人之间的眉眼官司,建元帝给秦琬介绍:“此为我新置的虎贲中郎将张懋,表字敬美。”

秦琬恍然大悟:“原是张中郎,琬久仰大名,今日一见果然英武不凡,恭喜陛下又得一员猛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