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造反,从忠臣开始 > 第 74 章

第 74 章(2/2)

目录

“除了战场,哪里有那么多受了外伤的人供医官练手。”花令萱面不改色道,“况且如今民间医官也只是将将够数,军中士卒一向少医,臣带领医官随行,亦可替殿下怀柔士卒。”

医官需要病例练手,这是要紧事,秦琬自然不会不同意,至于军中少医师导致士卒因伤而死者众多,这几年高阳无战事,自然要先紧着百姓来,毕竟孕妇一尸两命损失的可不单是现在的壮年劳动力。

秦琬问:“药材够吗?”

花令萱道:“为备战事,臣这几年特意囤积了一批外伤用的药粉,若非大战,必然是够的。”

“留一部分在高阳,交由吕卿安排。”秦琬语带深意。

吕直同样不希望自己麾下的士卒损伤太过,若能及时得到救治活下来,便是经历过战事的老卒,比起一般的新卒珍贵了不知多少,当即顺畅的接下了秦琬的暗示。

晋王身为尚州牧,自然有权调动尚州兵马,只是如今时机敏感,他还是先给率军驻扎在白郡的王肃写了一封信说明情况,以防被友军误会,而后才报信大兴。

只是这奏报中掩去了长乐王投燕一节,只说了他们怀疑悦力伐突然动兵是有人在背后支持,希望朝廷加以警惕。

王肃接到信同样修书大兴,倒不是反对晋王调兵,而是询问西线战况。

西线赵王与魏王如今气焰正盛。

除去皇甫济与魏王之间的应对还算得宜,被派去镇压赵王的毛端被赵王的部将打得仅以身免,孤身一身逃回秦州,若非秦州刺史梁华及时收拢溃兵据守要地,赵王便要逼近司隶了。

但由于虞侃在燕国朝堂上那一番表态过于挑战人的智商,很快便被人传扬出去,收到消息的建元帝只是从容不迫得将张懋调往秦州。

张懋先前率军在杏城阵斩燕王立下大功,此时调他过去反而更有震慑力。

建元帝能不紧不慢地安排战事,是因为燕国选择按兵不动,但怕什么来什么,出于同为皇帝的直觉,建元帝第一反应便是燕帝在借此立威,但他居然还笑得出来:“燕帝少年英才,有其父之风。”

李辰顺着建元帝的话道:“燕帝虽有其父之风,却无天命在身。悦力伐受其旨意却不顾百姓性命,这才有天象示警使高阳王得以提前发觉,可见天道贵生,燕帝此番伤及人和,必不能成事。还请陛下戒之慎之,修德政而惠百姓,以成康哉[1]之美。”

建元帝循例虚心接受谏言,又听李辰道:“有晋王在,陛下确实不需担心尚州。然此事若真为燕帝在幕后操控,只怕不会只图谋苇津一处,邵城才是重中之重。”

李辰接连说了一大段话,正要端起茶润喉,却控制不住地咳嗽了几声,石常侍正要上前给他顺气却被建元帝抢了先,建元帝关切道:“舅舅这风寒好了,咳疾怎么还越来越严重了,不若再让太医看看?”

“这些都是小事。”李辰连连摆手,强行压下喉间的血腥气,“如今西边的战事拖不得,若是再拖延下去,只怕会给燕人挑拨的机会,一旦长乐王引燕人入关,大周国祚危矣!”

眼瞧着李辰还有长篇大论在后面等着,建元帝哪还敢让他再说下去,急忙应下来:“都听舅舅的。”说着便下诏给西线两位主将。

好在建元帝虽然是遥控指挥,却对敌我双方颇为了解,并未下什么半月破敌的死命令,而是让几位将领尽可能邀战,诱使对方主将出战,只要能将赵王与魏王拿下,叛军群龙无首自然不战而溃。

*

建元七年二月初,两位尚州牧正式交手。

由于双方都说是对方先动的手,周燕两国都认为自己站在道德的高地,互相指责的文书一份接着一份。

也因为此事,燕国朝堂内部的趁火打劫派再次擡头,虞侃却不得不硬着头皮支持悦力伐,盖因潞川是漳州门户、燕国的“邵城”,一旦被周人占据,他们的都城临漳将被笼罩进周军居高临下攻来的阴影中。

“悦力小儿简直狂悖!竟为了一己之私将整个大燕拖下水!若是潞川有失,他便是大燕的罪人!”

秦烨正一边喝茶一边听虞侃发火,按理虞侃在朝堂上已经发了一通火,到家中不该依旧火冒三丈,必然是这口气没在朝堂上出来,只能回家生闷气。

虞侃接下来的话证明了秦烨的猜想:“偏陛下还说什么不易临阵换将,若此时处置了悦力伐还当我大燕怕了周国,有伤国体,连太后都被陛下糊弄住了!陛下这哪是为了国事,这分明是记恨我前些时候反对出兵周国,在挟私报复!”

秦烨瞧着虞侃火冒三丈的样子,适时添了把火:“明公危矣!陛下对明公心怀不满,又日渐年长,来日若是陛下亲政,明公又将如何自处?”

虞侃猛地回头,眯眼看向秦烨。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