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造反,从忠臣开始 > 第 85 章

第 85 章(1/2)

目录

第85章

看着秦琬辞别皇甫济上车,阳平王摸出来一个果盒递给她:“同惠之解释清楚了?”

“皇甫大夫心胸豁达。”秦琬边点头边抱住沉甸甸的瓷盒,“叔父用过朝食了吗?”

阳平王听懂了她的潜台词,笑道:“你自用吧,我先同你说说今日要议的事。”

夏日的果盒不比冬日可以盛上坚果与果脯消耗良久,因此阳平王准备的果盒里大都是各色点心,唯一的水果是桃子。

秦琬确实饿了,一边听阳平王说此次进宫的目的,一边风卷残云般消灭了所有点心。

“这些年老师与叔父一并主持尚书省事务,王虎臣也非无能之辈,怎么就需要我去打理财政了?难道是府库出问题了?”秦琬一边拿刀切桃子,一边问阳平王,尚书右丞辅佐仆射,掌钱谷事不假,但更多是审核纠察,并不干涉具体事务,这和直接打理财政可不是一回事。

王虎臣就是王太妃的兄长王虎,两年前升任了度支尚书,在建元帝的支持下,与郑平联手将一直阻碍改制的前任大司农赶去了太常,郑平步入九卿之列。而后与王虎联手主持了财权的分割,度支属更名户部,成功将掌握天下户口的权力从大司农手中夺了过去,司农寺则转为了专掌天下农事的技术部门。

秦琬虽然和王虎不熟,但只看对方在户部扩张的过程中凌厉手段,王虎的能力便差不到哪去。

让她这没有半分理财经验的人去越过专业人士打理财政,秦琬也只能想到有人贪污到建元帝都看不下去的地步。可王肃致力于整肃吏治,尚书省又在他眼皮子底下,王虎哪来这么大的胆子?

“陛下的意思,是让你将朝廷这几年的财政状况梳理一遍。”

阳平王道:“陛下这几年看司农寺的奏表,其中的图样干净利落,教人耳目一新,便有意将户部的账册也理一遍。但先前户部只是度支属,前任大司农又颇有名士之风,司农寺的账册同样一塌糊涂,两司本就不和,陛下本想将此事交给王虎臣,只是去岁还未下旨便因故搁置。如今你既然来了,交给你倒是正合适,也让你有个立威的机会。”

秦琬并未一口答应下来,她身上还有一个起草周国改革纲要(内部传阅版)的任务,周国又是显而易见的草台班子,账目的混乱程度只怕比老城区的积年电线还乱,万一再发现什么平不了帐的漏洞,料理起来又是一桩麻烦事。

她忍不住阴谋论了一下,难道建元帝是想把她往孤臣的路上逼?

就算改革得罪人不可避免,也不是这么个得罪法。

她心中的怀疑在建元帝给她加庶子一职时达到顶峰,庶子是太子属官,通俗来说,就是太子的散骑常侍。

但联想到越厉王登基之后大力提拔东宫属臣的举动,秦琬又将心中的怀疑按了下去,建元帝还不至于没上桥就拆桥。

她前脚在朝堂上为长乐王说话,后脚就被建元帝加了个东宫的官职,很难说对方是不是在借此向朝臣传达什么信息,以免再发生皇甫济那样的误会。

而阳平王所说的梳理账册一事,建元帝也有自己的解释。

“这些年府库充裕,诸将求战之心渐切,总不好置之不理,何况兵卒久不临战难免怠惰,诸将之请也在情理之中。郑伯安又屡屡上奏,请求修缮邵西水利,此举关系民生不可轻忽,却耗费甚巨。朝廷又要留出赈济备荒的粮食,各种抉择,我必须要一份足够详实的账册做依据,却不是为了借故整肃朝臣。”

言下之意便是让秦琬不要怕得罪人,就算查出来什么她也不会。

话说到这个地步,秦琬不答应也得答应了,她无奈拱手:“事关重大,非臣一人所能处理,臣请陛下许臣之佐官参议。”

秦琬还要再保证自己会仔细选人,做好保密工作,并做好了如果建元帝不放心,她就提议让禁军协从护卫的准备,结果话才出口建元帝便摆手准了,并让她不要再拿这些小事请示他。

秦琬无语片刻,第二次进谏:“财政为庶政之母,一国财报岂可轻易流出!若是臣之僚属别有异心,使别国窥探到我国虚实怎么办?”

只把籍册藏得严严实实有什么用,回头哪个官员把机密文件带回家随手一丢,看到的人不知凡几,之前的功夫都是白费。

“小小年纪,怎么这般多疑。”建元帝扶额笑道,“你对着自己的僚属都心存猜疑,怎么能使对方真心为你效力?”

行吧,秦琬无语,晋王看人果然有一手,建元帝都当了这么久皇帝,居然还信只要先付出信任就会收获同等回报这一套,果然没怎么经历过社会毒打。连她这个自认为只有理论知识的学生都比对方有警惕心。

“防微杜渐,方为君臣保全之道。”

秦琬忍住了举本朝例子戳建元帝痛脚的冲动,只挑了几个前几朝因为处事不严被敌方窥探到虚实以至于身死国灭的例子,又按照高考作文的标准列举了几个正面例子来佐证观点,顺便点出了建元帝今晨那份手诏的问题——没用印。

没用印的手诏,守将都敢开门,万一有人心怀不轨呢!

端门可是太极殿最后一道防线!怎么防务如此松懈!

忘了当年高祖时造反的卫大将军秦涟,险些攻入端门把病重的高祖和时为太子的越厉王一道砍了的事了吗?

罚!必须要罚端门守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