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忘川难自渡2(2/2)
他们面朝着两个方向,都略带尴尬。
不过,再这么安静整理下去只会更尴尬。两人又不约而同地看向对方,面面相觑间,唐鸢正要让柳儿将食盒拿上来,凌游先行呈上一个小檀木箱。
“昨日冒犯姑娘,惹姑娘不快了,一份薄礼,向姑娘赔罪。”
唐鸢讶异,完全没想到对方也会给自己备礼。
柳儿接过,她掀开盖子,里头静静躺着一只蟹灯。
她愣愣地将灯取出,展开。
凌游注视着她的一举一动,微微紧张,小厮低声道:“公子,早先说了,还是送首饰比较好。”
小厮越说,他心越是七上八下,忍不住要解释一番:“过几日便是灯会,这灯是出自——”
唐鸢突然道:“我知道!这是出自苏匠娘之手。”
她面露雀跃,柳儿也凑上来,两人将灯仔仔细细转来转去看了个遍。
“小姐,这灯真好看。”
“是啊,”唐鸢爱不释手,赞叹道,“果然是苏匠娘的手艺,名不虚传。”
灯上的蟹脚都有细绳连着木棍,木棍提在手中一晃,蟹脚便跟着摆动,栩栩如生。
原来她那副呆怔的神情,并非因为不喜,而正是因为太喜欢所以看呆了。
月夕灯会,流光溢彩,人人皆想得一只最精巧,最与众不同的花灯。都说这汴京城里就属苏匠娘手艺最佳,但这位匠娘不轻易出山,多少王公贵族等着,千金万金也难求一只。
方才见到凌游的时候,她便注意到这个小木箱了,他没让小厮拿,而是自己亲自拎着,同时撑着的伞也稳稳倾斜其上,护得好好的,倒让他自己肩膀湿了半边。
她不禁扫了眼凌游微湿的衣襟,又飘忽开,抖了抖嘴唇。
真是十足的诚意了。
反令她生出些无措。
唐鸢看向自己带来的食盒,不知怎么有些心心虚。
其实她带这栗子糕来,毫无轻视之意,她府上的厨子,师从宫中御厨,尤善做点心,就是整个汴京城最有名的糕点铺,也做不出来这种味道。
但她没想到,他竟然送自己一只苏匠娘的蟹灯!
这糕点对这蟹灯,她底气一霎就弱了半去。
凌游视线也落在食盒上,唐鸢发现了,不好再藏,只得硬着头皮让柳儿将食盒来拿来,端出里头的栗子糕,还是热着的。
“这、这个呢,是......”
她垂下眸,不知该继续说些什么,就听小厮道:“公子!是您最喜欢的栗子糕!”
她惊讶擡头,凌游已经拿起一块送进嘴里,在她略微期待的目光中,他眼睛一亮:“嗯!”递了一块给小厮,“阿平你也尝尝。”
阿平吃了,也是连连点头。
唐鸢不由勾起嘴角,凌游道:“敢问姑娘是哪家铺子的?说来汴京的栗子糕我都尝遍了,这样甜爽的还是头一回,改日我也让阿平去买几盒来。”
这话叫唐鸢更欢喜了,话间难掩骄傲:“这是我府上厨子独门绝技,外头是买不到的。”
“如此么,”凌游也笑,“那姑娘这份谢礼是天下无二了。”
千金难求的蟹灯,与天下无二的栗子糕,这一来一回,坚冰消融,昨日种种不愉快几乎烟消云散。
两人不觉笑着对望一会儿,忽然齐齐反应过来,仿佛触到某个莫名其妙的点,又齐齐闪避开。凌游轻咳两声,唐鸢脸颊发热。
凌游让阿平小心将食盒收好,唐鸢也让柳儿将灯折回放进箱中。
第三次,唐鸢看向他肩膀那大片湿濡之处,忍不住,还是道:“公子既然知道此处有凉亭,这样大的雨,为何不先来亭中躲雨?”
凌游不答反问:“姑娘知道这凉亭吗?
唐鸢道:“我自然是不知——”话音未落便反应过来,她不知道,他当然只能在约定的地方等她,若非如此,她恐怕是要误会他失约了。
眼前再度浮现那道雨幕中,安静伫立等待的身影,心底似有一种不明不白的东西蔓延开来。
她垂眼:“其实今日,我不是有意逾时,我——”
凌游道:“我知道。”
唐鸢望去,他和煦一笑:“姑娘能来,我已经很高兴了。”
不得不说,凌游很有一副好皮囊,既承父亲的英朗,母亲的贵气,也自有少年意气,,尤其笑起来时,一双眸子明亮有神。
唐鸢险些移不开视线。
亭中歇了这阵后,雨势也渐弱了,唯剩丝丝缕缕,日光从乌云后探出,洒在青翠欲滴t的草尖。
清风徐徐穿行林间,唐鸢轻捋耳边被吹乱的碎发,稍顿后,向凌游道:“离家前兄长叮嘱要早些回府,便先告辞了。”
她与柳儿走了几步,凌游叫住她。
他略显紧张:“姑娘,不、不知月夕灯节,姑娘可有约了?若没有,可否,可否邀姑娘......”
凌游头回向姑娘发出邀请,生怕唐突,磕磕绊绊,差点稳不住自己的声音。
唐鸢摇了摇头:“那日府中设宴。”这是唐鸢回汴京后,太傅府首度设宴,唐夫人特意为她定制好几套新衣,她当然不能同上回那般开溜了。
凌游目送她转身奔入绵绵细雨中,杏色襟带翻飞,轻盈恍若蝴蝶展翅。蓦然间,她撑伞回头,展颜浅笑:“谢谢你的灯!我很喜欢!”
微风和柔,少女散落的碎发飘飘荡荡。
凌游的心弦,像是被这只蝴蝶,极轻地扇动了一下,却荡开了阵阵涟漪。
唐鸢跑远了,才发觉他们都还未知晓对方姓甚名谁。
不过,她一牵唇,心道:有缘自会再见。
待唐鸢背影消失不见了,小厮才记起来,提醒道:“公子,您还没问过这位小姐的名姓呢。”
凌游恍然,似有懊恼,可沉吟半刻,兀自一笑:“有缘自会再见。”
他们都没想到,缘分来得这样快。
五日后,月夕府宴上。
一边,是唐夫人同将军夫人等京中贵妇亲切寒暄。
而另一边,唐鸢与凌游、许冠玉、萧文宣等人大眼瞪小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