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请男配享受人生[快穿] > 年代文男配

年代文男配(1/2)

目录

年代文男配

这情况,陆越也拿不准生意会怎么样,摆摊前和几个国营厂混混兄弟联络了一下,确认没什么忌讳后,夫妻两个带着同来的阿彪和四眼按部就班摆摊,等着国营厂的人下班。

没想到,下班时间一到,回家的工人看到陆越和宋文文一下子聚了过来,纷纷问两人怎么回老家这么久,还以为他们不来了。

“这几个月衣服都没怎么买!”

“想吃文文的饭团了,文文还卖早餐吗?”

“陆老板请了新伙计啊?”

陆越笑呵呵地招呼大家:“回家结婚去了,其实文文是我女朋友,我们是回老家结婚。这两个是我兄弟,跟我们出来一起挣点钱。”

宋文文也热情地有问必答:“早餐卖的,你们还想吃什么?我打算多卖几样东西,这不是有帮手了嘛……衣服都是新货,前几天刚进的,想搭配什么和我说啊,什么款式都有。”

阿彪两个看傻了,没想到越哥和嫂子居然这么受城里人欢迎。

村里人来到大城市总有些怯懦,尤其是性格老实的人。看到大家眼里,就是陆越兄妹,不对,是陆越夫妻了,两人带着两个老实弟弟来城里打工赚钱,年轻小伙看着都挺实在,拉着他们砍价他们都不好意思拒绝,不像陆越那么滑头。

阿彪和四眼两个呢,刚来时很是无措,两个只知道喝酒打牌的人,除此之外最擅长的可能就是打架了,现在让他们给一群大姑娘小媳妇大妈老太太介绍衣服,面对她们功力深厚的讨价还价,不仅面红耳赤而且语气生硬,好几次都靠嫂子打圆场才没把客人赶跑。

陆越带着他们一起出早餐摊,一起去进货,一起摆摊卖货,观察了一个月后,和两人聊了聊。他问他们:“还想不想单独去做生意?”

阿彪率先摇头:“越哥,我就跟着你混吧,你给我点工资就行,我真赚不了这个钱,太难了。”

四眼挺了挺鼻梁上的眼睛,沉吟了一下才说:“我也不太行,我受不得那个气。”

别看他带着个眼睛文文气气的样子,那是个上一秒笑眯眯,下一秒就抄起酒瓶把人脑袋开瓢的主儿。这几天,外人看他好像戴着眼镜话少安静,实际上很多次他都差点发飙。

陆越心里有预料,闻言也不意外,见他们自己也这么说,便提出了他这几天做出的打算:“或者,以后你们就给我和文文打下手。不用卖货了,就做做力气活,或者帮我们跑跑腿。算是入伙我们的生意,我和文文给你们一人两成,我和文文一人三成,怎么样?”

四眼又挺了挺眼镜,说:“一成就行。”

阿彪没什么算计,听四眼这么说,就跟着说:“对,一成就行,跑跑腿而已,不拿钱我也帮啊!”

陆越笑着摇摇头:“话不是这么说的。”

最后定下,他们两人一共三成,陆越和文文一共七成。因为生意整体依靠陆越夫妻,两人只能听命干活,所以只拿一点点红利就好。

这个合作一定,大家就仿佛各得其所,文文每天轻松了好多,八成的力气活都有人接手了。她有更多的时间研究服装、增进厨艺。陆越也没那么忙了,有事派四眼或者阿彪跑一趟就好,他自己则出门联络人脉,了解市场,主动走出赵老板的圈子去寻找更多的机会。

这边四人组安稳了,另一边单独做生意的几人也磕磕绊绊有了一点起色。

做生意就是这样,卖一样的货,一样的价格,甚至在一样的地段,有的人能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有的人却门面冷清,无客光顾。

阿彪和四眼不擅长,另一组兄弟却觉得摆摊挺有意思,还开辟了自己的销售方向,不知上哪找了一个卖书的货源,开始卖地摊书。

城里的生意是这样,小镇的生意也是这样。

冬天的时候,陆越让阿彪和四眼送了一批工厂买断码的尾货冬装前往老家,分给二哥和几个兄弟去摆摊。

阿彪和四眼回来的时候,也带来了老家的消息。

宋斌的小推车生意进阶了,他开始带着他妈一起卖“麻辣烫”。冬天天冷,麻辣烫热烫麻辣,菜市场门口支一个小摊,菜品自选,想吃便宜就便宜点,想吃好的就贵点,自由选择。

据说,生意还行,只是大家大多吃个新鲜和便宜,不如隔壁的老字号牛肉鲜粉,虽然贵了一点,但依旧人潮如织。

陆越听完眼睛一亮,给宋家村那边的某个兄弟去了电话:“会做牛肉鲜粉吗?不会?你妈做的粉丝那么好吃你怎么不会?去学!叫上我们村的阿三,他爸做牛肉好吃,学会了去县工厂门口摆摊。”

然后他给这位犹犹豫豫的兄弟算了一笔自己摆摊的流水账,算完,电话那头的人打了鸡血似的,立刻干劲十足。

宋斌的想法没错,这个年代充满了机遇,只要豁得出去、吃得了苦、抓得住机会,泥腿子也能翻身成老板富商。

陆越把所有关系好的兄弟都盘过了,每个人的家庭、特长、性格他都大概了解,起步生意可以小,小吃摊、盗版书、夜市早餐……都可以,后面资金起来了,他打算买门面,县里、省城都买,自己买也带着兄弟买,然后开服装店、美食城……

他打算把服装生意完全交给文文,而自己则主攻美食、房产生意。

文文的进步也很快,接受服装生意后,老家的货和销售她也都接手了。那边的进货都经过她的筛选,根据当地审美和物质水平,还会帮忙进行简单的时尚搭配。

城里商场多,文文的审美和搭配不算突出,但到了老家那边,这个优点一下子凸显出来。这些货一摆出来就非常亮眼,加上价格也很美好,生意顿时火热。

夫妻两人卖货时,卖得再好销量也就那么多,发展出更多人手后,眨眼间就翻倍增长。

陆越承诺不在其中抽成,但他有这样的销量成绩,很快就有了与工厂议价的权力。

陆越不和赵老板起冲突,他四处走动找到了另外几家服装厂,开始单独接他们的货单,单独议价。

他将老家的朋友分成两组,一组去摆摊卖衣服,一组去县里的服装店、商场推销他们的货。前者散卖,后者批发。

同时,省城这边,货源丰富了,价格压低了,宋文文的摊子利润更高了,也有省城同乡会的朋友找他们来进货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