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璧合 > 第79章 第 79 章

第79章 第 79 章(1/2)

目录

第79章第79章

“蕴娘,你要离开西安吗?”

男人显然是匆促赶过来的,袖边的药气还没散去。

邓如蕴让马车停在路边,下了车来跟他说话。

路边一颗柳树摇摇晃晃,但阻了些路上的风沙,人站在树荫下算得清凉。

邓如蕴见他这时追过来,料想他多半对她在滕家做契妻的事,也都有了些猜测。

她微微低了低头。

“六爷也晓得我是什么身份了吧?我眼下要离开西安,之后也不会怎么回来了。”

她这一走,邓如蕴这个人就不会再出现,而她这一年来在西安府结识的朋友,除了她不得不拜托帮忙的秦掌柜和孙巡检,其他的人她自也不能再见。

她看了看白春甫,准备跟他也辞行。

“白六爷对玉蕴堂的帮衬,对我的襄助,我实在感激不已,只不过以我之能恐怕难以报答六爷,而我这番离开,往后更是约莫无有相见之日,六爷......”

然而她这话没说完,白春甫忽然打断了她。

“你同滕家的事情都已经过去了,我不那么晓得,眼下也不想知道,但你要离开滕家,离开他,又与你我之间有什么相干?为何要说相见无期的话?”

他少有这般急言的时候,邓如蕴微顿,朝他看去。

“但白六爷,还要留在西安府办差吧?”

白春甫说那也没关系,他只瞧着她。

“蕴娘这么在意你的玉蕴堂,我想你也不会走得太远吧?”

他说对了。

旁的地方邓如蕴没去过,金州老家亦不便再回,她只想找个远一些的县城,隐居于此。

邓如蕴一时间没有回答,路过的奔马扬起的沙尘被柳树的枝叶抽打开来,阴凉下又清风漫过。

邓如蕴看见白春甫开了口,他神色似有回到了原先的温柔,只是长眉下的眸中有令她分辨不清的情绪波动。

他低声,眸中只映着她的身影。

“别跟我辞行,让我跟着你。至少让我知道你,要在什么地方落脚。”

......

西安府最北边,同官县。

先前邓如蕴要离开滕家的时候,就让涓姨在附近的县镇里看过宅院,只不过离着西安城太近不合适,若是出了西安府辖地,又离得太远,且举目无亲。

涓姨打听着各处的宅子,恰就被孙巡检和周太太兄妹知道了,直道他们所在的同官县有几处宅院出售,让涓姨看看合不合适。

她们不便回金州老家,去往旁处没有熟悉的人在身边,阖家女人便不那么安稳。孙巡检正是同官县的巡检,若是在此,那再合适不过了。

虽然邓如蕴觉得,这般还是容易被人翻找出来,但这会离开得匆促,也只能先在涓姨于此提前看好的宅院里落了脚。

小院是个三进的宽敞院落,比着林老夫人在城东的陪嫁宅子还要宽敞几分,院落整齐,家里的药材都有放置之处,原主人留了家什,正好能立时用上。

白春甫一路直接跟了过来。邓如蕴见他不肯走,也只能引他同自家人都见了面。

这会到了同官县城里的落脚宅院,邓如蕴从车上下来,撩开车帘,白春甫已站在了马车边,向她伸过了手来。

邓如蕴目光从他脸庞上掠过,又低头错开了去。

白春甫见她扶着车边,自己下了马车。

他伸出的手停在半空,不过转眼看到了门帘后面探出的小脑袋。

是她的小侄女玲琅。

邓如蕴转身要去抱玲琅下车,白春甫却先开了口。

“白叔父可以抱你下来吗?”

小姑娘从车帘里伸出小脑袋,歪着头打量着眼前的人。

她这神态几乎与蕴娘一模一样,白春甫回头看了邓如蕴一眼,又向玲琅问去。

“好吗?”

玲琅只觉这位白叔父似是比旁人家的姑父,更加和蔼可亲一些,也不似旁人家的姑父,姑姑都走了他也没出现。

她眨眨眼睛,小心地点了点头。

这眼睛里泛着狡黠光亮的模样,更像蕴娘了。

白春甫不由心下一软,擡手把小人儿家抱了下来。

他抱了孩子,转来又替邓如蕴,把涓姨和外祖母也扶下了马车。他站在马车前,邓如蕴反而落到了后面去。

这状况让她有些不知要怎么办,倒是白春甫先送外祖母进了院中,转头便同邓如蕴问了过来。

“外祖母这病情有多久了?”

外祖母的年岁其实算不上太过年长,但是前几年受到邓如蕴兄长爹娘去世的接连打击,这才提前出现了神志不清的状况,而她之前亦过得捉襟见肘,没能好生给外祖母调养,直到今年来到西安府,才稳定些许。

邓如蕴把外祖母的状况同白春甫说了几句,后者略略想了想,“若是受到打击所致,可能还有神志恢复的时候。”

他让邓如蕴别太担心,“等过会外祖母休歇一阵,我给外祖母切个脉。”

邓如蕴一听,少不得跟白春甫道谢,但白春甫却摇头说不用,只问她。

“我能不能住在你家外院?”

这会天色都晚了,他一路送她们过来,难道邓如蕴还能赶他?

她点头说好,“只怕那几间房未曾收拾,乱了些。”

白春甫毫不介意,反而笑着说,“之前从京城过来,同竹黄在荒野破庙睡了半路,你这处再怎样,也比荒野破庙好吧?”

他跟她说笑,却见她虽应和地也勾了勾嘴角,可笑意半分不曾抵达眼底,她垂着眼眸给他寻了被褥过来。

白春甫不用她替自己忙,只是看着她一直低着头,心绪像是压在低空的积雨云层,不知何时就落下湿漉漉的雨来。

他亦无法再说出笑言。

原来她是一纸契约嫁到了滕家,做了西安府里最有前途的年轻将军的妻,旁人看着羡慕不已,纷纷说她如此好命。

可契约就是契约,契妻就是契妻,契约结束,她必须和离。

她嫁进来没有什么热闹可言,她离开得更要悄无声息。

就好像西安城,从没有这个姑娘曾来过一样......

白春甫说不清自己心里是如何的感觉,只觉一股酸胀之气蔓延到遍身上下。

偏偏她那契约里的夫君,什么都不知道,一味地当她是自己的妻子。

若是他知道,与她保持距离,来去都痛快;偏他不知道,这一年她面对那人的情意,又是如何的心情?

白春甫身边的侍卫一直暗中跟在他身后,他干脆把这些人都叫了出来,帮这邓如蕴一家将宅院收拾了,又做了饭来。

涓姨原以为白大夫是独自前来的,再见他随口叫了一声,身后就冒出一群侍卫,还吓了一跳。玲琅也惊得不敢乱动了。

但白春甫却让她们不要怕,细细问了她们想吃点什么,都让侍卫办了来。

等吃过饭,老祖母稍事休歇,白春甫便给她老人家切了脉。

他将左右手都切过,起身同邓如蕴道,正如他先前所言,“还是有转好的可能,只不过这病症我确实不太熟悉,待我之后写信去问京里的师父,看师父如何回应。”

白春甫的师父正是太医院的院正。

邓如蕴听着,心里对外祖母的病情,终于燃起了希望来。

白春甫见她总算提起一分精神,又同她说起了当下陕西行省散布的风热病。

“此病不能再简单以风热病论,我以为这俨然成了今岁的时疫。”

他说竹黄带回来了羚翘辟毒丹的方子,“你的方子我看了,我先前正是这般诊疗的思路,没想到蕴娘反应得比我快,这般有效的成药方子都拟了出来。”

邓如蕴说这方子不是自己想出来的,“是外祖母她老人家曾提及的一个残方。其实外祖母自幼习医,又见过数不清的病例,我到如今也只学到皮毛。”

她说着,同白春甫一道都朝着廊下吹风的老人家看过去。

上了年岁、身经百战的老药师、老医师,那可是世间不可多得的宝藏。

白春甫道自己会尽快给京城的师父写信,又同邓如蕴道。

“你这羚翘辟毒丹还可以再调整一番,我近来心思都在此病上,记下不少病案,回头让竹黄给你拿过来。”

他笑道,“若是玉蕴堂能用羚翘辟毒丹镇住今岁的时疫,那可是头功一件,朝廷要奖赏的。”

邓如蕴都没想过立什么功、拿什么奖,这会,她同白春甫从小院的后门走出去,沿着小巷子走到了有风的路口处。

白日里的燥热消散开来,徐徐入夜清风吹在脚边。

白春甫看着身边的人,见她听到有可能立功领赏也没有太多喜色,先前她一门心思都在玉蕴堂上,但凡有一道成药卖的好一些,她就能喜笑颜开半日,而今次,她也只淡淡笑了笑,就这么低着头,看着自己脚下,慢慢走在夜色的巷中。

邓家这处临时院子离着城门口不远,两人走了不到一刻钟,就走到了城门口边的茶馆旁。

天刚入夜,茶馆门前许多人在此打扇喝茶乘凉。

茶馆棚子上的灯笼摇摇晃晃。

他们走过去,听见几个军官模样的男子在此饮茶,说的话引得一众客人都围了过来。

声音从人群里传出来。

“......宁夏出了这么大的事,得亏是那位滕将军平定叛军,镇住边关,如今倒好了,他反而被当做是反贼抓走了,这会都押去了京城问罪,还不知朝廷想要怎么判呢!”

这话一传过来,白春甫就见身边的人登时擡起了头,朝着人群里看过去。

人群里有人问,“滕将军真被押去京城了?眼下到京城了吗?”

那被围在最中间的军官道还没有,“我家将军,就是孔将军,他同滕将军是生死同袍,他说人被押去好几日了,虽没到京城,但算着也快了。”

没想到此人是孔徽的兵。

他这么一说,就有人道,“滕将军是咱们陕西的大将,年纪轻轻就立功无数,他落到这般境地怎么不令人揪心?这位军爷万万帮咱们打听着些,但有滕将军的消息,别忘了到茶馆来说一声!”

众人都这般说,那军官拍桌道好,“放心吧,只要我知道,必让你们晓得!”

邓如蕴站在茶馆路边的巷口,听着他们的话出神。

直到那军官有事离去,众人说着滕越的事情也都渐渐散开,她还怔怔地立在那里。

一阵飞沙从脚边掠过,身边有人突然跟她开了口。

“蕴娘,你有什么话想要跟我说吗?”

白春甫突然问了过来。

邓如蕴微怔,向他看过去,看到摇晃的茶馆灯笼映着他垂落的长眉,他眸色温柔地向她问来。

邓如蕴微顿,却摇了头。

“没,没有。”

她这样说完,白春甫就听见她轻声叫了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