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1/2)
第十三章
一进门就能闻到一股异香。
林林左顾右盼,找人,东面角落里,一个男人提了提身子,单手上举,林林捕捉到动静,连忙向目标靠近。
“您是乔老师吗。”
“叫我小乔,或乔子就行。”男人很客气,说话间他已经坐下,打了个响指,服务员来了。他问林林要喝什么。桌台上的咖啡下去了小半杯。
“一杯美式。”
林林放下包,脱了外套,笑着说抱歉迟到。小乔把责任怪在自己头上,说没想到选的地方离出版社还有点远。林林这才仔细观察眼前这个男人,头天通电话的时候,她大概听出他年纪应该不算太大。可见了本人,才觉得声音和面向不符。面相属于那种绝对年纪不大,但显得老成那种。中长头发,捋在耳朵后头,皮肤有点黑,长脸,鼻子很高,有点邵洵美的意思,希腊风。眼睛却不算大。整个面部线条很是大刀阔斧。林林看不出他是哪儿人,她也不问。老邱的意思是,估计是肖老师的亲戚,没准是外甥。实际上,来之前,林林就预感到这一场艰难的谈判。首先,她做不了主,她只是代表社里来摸摸底;其次,她至今没看到稿子,仅仅从熊总那得知,肖老师这部大作,写的是建国前后的故事。听上去跟《茶馆》似的。老实说,对这个题材,林林不是特别看好。不诱人。潜在读者少。如果表述上再不求新,或者表述得不那么流畅的话。签三万本,风险实在太大。可林林明白主任的期待,三编室已经太久没有推出名家的长篇小说新作了。何况中间还有熊总多少年的老面子、老关系。必须小心行事。
老邱谈判经验丰富,他倒认为去跟中间人谈挺好,起码钱上,能拉得受辱、或者吃亏。
林林反驳老邱,“受不受辱吃不吃亏,跟首印和版税率有关。”
老邱道:“如果实在想要,那就高一点。”
林林敲他脑袋,反问:“我是社长吗,我要是社长,那好办。”
呷了一口咖啡。
乔先生先开口:“你们社,是不是最近都不怎么出文学书了。”
伎俩。贬低对手以期涨价。
林林利落地从包里拿出几本早就准备好的长篇小说,“名家名作一直都是我们的保留板块。许多名家跟我们都维持着良好的关系。”
官话套话场面话。谁不会说呢。
乔老师拿在手里,随便翻了翻,“肖老师本来也要来,但写稿改稿实在是累,这稿子,写了五年,改了五,还在完善,一遍一遍精益求精,肖老师这人你也知道的,认真,较真,完美主义!”
林林见缝插针,“所以说已经完稿了。”
“完是完了,还在修改嘛。”
“能先睹为快么,”林林道,“建国前后的农村题材作品,现在不多见。”
“看得我都哭!”乔老师忽然激动,“跟肠子被揉了一遍似的。太他妈感人了!”爆完粗口,乔某人又连忙抱歉,说自己有点激动。在他看来,肖老师写这部稿子,跟曹雪芹写《红楼梦》差不多。林林连声说那是那是。乔老师声音忽然转小,跟地下党接头似的,“肖老师这个年纪,写一部,少一部,这可是他集毕生功力完成的作品。真是,他老人家这一辈子,反正我他妈的服!”
又爆粗口了。习惯成自然。这回爆完不道歉了。
林林对他的口头禅已然免疫,在林林看来,他无非是演,目的是让她认识到,你们出版社很一般,老子的稿子很高级,你们想拿稿子,就得出大血。
林林识趣,当即引入正题,“乔老师,那合同,您过目了么。”
“什么合同。”
“出版合同。”
“哦,扫了几眼。”乔老师若无其事,端着咖啡杯。还没等林林说话,乔便直接问:“你们打算给肖老师啥条件。”一双鹰眼直勾勾盯住林林,好像只要她一开口,他就随时落爪似的。林林纹丝不动,保持微笑,事到如今,她必须亲口说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