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1/2)
第二十五章
线索是林林找到的。还是“活字典”胡明月提了一句。当年,跟倪翠娣关系最好的是时高原。两个人的出版风格相似,命运也相同,都属于“被放逐的编辑”。
时高原是老熟人了,林林一直跟他保持着联系。上次他介绍的两本书,林林也都平稳拿下。时高原对林林印象不错,觉得她跟他们是“一个阵营”的。
通过时高原,倪翠娣的联系方式拿到了。林林和志闯立刻前去拜访。倪翠娣近几年在做儿童书,免费向贫困山区的孩子捐赠。年近七十,依旧讲究,走动都带大浓妆。
林林和志闯表明身份,又叙了叙旧情,在翠娣面前把出版社的老故事侃了一遍,老人的近况聊了一遍。
听到熊总的近况,翠娣道:“她刚退呀,天,这都多少年了。”
往事不堪回首。
志闯问:“倪老师,能帮咱们牵个线不。”
倪翠娣道:“牵线可以,你把酒喝了,别老举着,酒都下不去。”
志闯嘿嘿,一饮而尽。
淑女一言,驷马难追。很快,倪翠娣牵线,星火跟鲁平原重新建立了联系。吴冠亲自打电话给鲁老师。鲁老师一团和气,在电话里就同意星火再版这本书。只是,等林林和志闯要给鲁平原寄合同,却发现事情远比想象中复杂。鲁平原的稿子,现在全部交由“四方龙”图书代理出版,而鲁平原又有个经纪人张老师,也就是说,必须张老师和四方龙均表示同意,《秃山》才能再次印刷。
“我去谈!”部门开碰头会,志闯毛遂自荐。
“问题是怎么谈。”吴冠皱着眉头。谁不知道肉好,谁肯轻易松口。
志闯不做声了。有勇无谋。
林林道:“最好先找张老师。”
等于没说。但也是大实话。
吴冠立刻安排,“林林,给张老师打电话,就说星火请他吃饭,望他能拨冗出席。”又对志闯,“问饭店,定个包间。”
林林不耽搁,当场打电话给张老师。
张老师笑道:“林林呀,我是希望鲁先生的书,版本越多越好,而且咱们这个星火版,是首发,是初版本,有历史意义,很有再次印刷的价值。我跟鲁先生也沟通过了,他对这个事情是支持的。现在的问题就是四方龙,鲁先生全集的出版权独家捏在他们手里,你们要再版,就得跟他们谈。”
林林还没往下说。张老师就说一会发号码给她。说完,电话就断了。
“还是得找四方龙。”吴冠捏了捏鼻梁,“林林,联系一下,约个时间。”
“我去!”志闯再次自荐。
吴冠盯着志闯,不说话。眼神阻拦。毫无疑问,这种份量的书,派几个小编辑去谈,是不够严肃地。林林觉得志闯就是太想拿书,利令智昏。不过她感觉即便吴冠出面,拿下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这不是别的问题,是利益,是钱!真金白银!四方龙好不容易拿下全集独家,正等着奖项一宣布,就狂赚一笔,同时打响公司的品牌。怎么可能把蛋糕分给星火。但林林佩服吴冠的果决和勇气,好多事情,不试试,不坚持到最后,谁也不知道鹿死谁手。
有缝儿就得钻!
做编辑,得有点邪乎劲儿!
文绉绉的成不了好编辑!
自进出版社以来,林林第一次有了种豪情,她跟志闯,一个金童,一个是玉女,一个是王朝,一个是马汉,随着主任勇闯虎xue龙潭,去四方龙谈判。随手带着的,还有星火当年出版的《秃山》。林林把这事跟老邱说,老邱认为没戏。文学大奖是出版界的最佳刺激剂,谁会把到手的山芋拱手让人。
林林道:“这不是我们有一个版本么,这是重印。”
老邱道:“你这是双重标准,现在谈的是版权。”
接连几日。编辑室的氛围都很紧张。小编辑们随时待命。方大川连夜把《秃山》读了两遍。上午十点,吴冠打电话给志闯:“车叫好了吗。”
“好了,王师傅送,帕萨特。”志闯答。
“别帕萨特了,借一下奥迪。”吴冠好面子,他们这次出去,代表的是星火的形象。打车不合适,开孬车也不合适。吴冠头一天还提醒林林,稍微化一点妆。
约定时间,吴冠率部署到四方龙了。老总姓乔,办公室一派中国风,茶几上摆着茶具,是平日里他跟人坐而论道的地方。乔总迈着富有弹性的步子走进来,四十来岁,状态很年轻。他跟吴冠握手。
“久闻大名。”吴冠抱拳。
“谈不上谈不上。”还是很谦虚,很客气。
“都说乔总是出版界的孙悟空,十万天兵,也不如你一个筋斗云。”
乔总笑道:“都是运气,还有就是,鲁老师的信任。”鲁老师三个字加重。人乔总现在就是“奇货可居”。
志闯拿出星火版本的《秃山》。
“多多支持。”吴冠嬉笑着。
林林很少看到这样“江湖”的主任。
“吴主任是来为难我的。”乔总笑得油滑。
吴冠哈哈大笑,“我们也是为鲁老师着想,哪个传奇作家没有一部传奇的出版史。《秃山》能得奖,原版原貌也会被人挖出来,为什么不趁机扩大宣传,增加鲁老师的影响力呢。”
乔总正色,“吴主任,这个事,我们征求了鲁老师和张老师的意见,内部也开过会了。我是坚决支持,”话锋一转,“但是,编辑不同意。”说到这儿,忽然小声,又觑了林林和志闯,“做编辑的都知道,这可是跟他们的收入挂钩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