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一纸千金 >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六章(1/2)

目录

第四十六章

吕薇的消息跟子弹似的不断发来。她帮林林分析利弊,包括项目的生存环境、发展前景,还告诉林林一个关键信息:陈志闯申请去项目部。

这就有意思了。

林林摸不透其中玄妙,陈志闯申请了,那吴冠为什么还要她去?又是虚晃一枪,声东击西?

回到家,林林跟老邱商量,还说了吕薇的态度。老邱道:“她有老公靠着,有恃无恐,”又纠正,“当然,我永远支持你,可问题是我不在你们这个行里,吴冠既然提了,你一口拒绝,让他面子往哪搁。以后你们还怎么相处。”

林林道:“我是去工作的,不是去怕马屁的。”

老邱直言,“我这么说你别不高兴,在你们这种单位,人物关系比业务能力重要,你看吕薇、刘念、葛文婷,不都在人物关系上下工夫么。包括吴冠,也是因为司空来空降,他及时投靠,建立了新的人物关系,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你呢,唯一的关系就是吴冠,你那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的师兄,帮不上忙。”老邱一直有点吃林林师兄的醋。

林林嘴硬,“反正我不去。”

不去就得有不去的法子。她想到了找陈尔。陈总虽然退休倒计时,而且现在也不管什么事儿,但名义上,他吴冠的领导,他的话还有份量。可仔细想想,似乎又不太恰当。越级报告是职场大忌。这么做恐怕只会更加激怒吴冠,把事情推向极端。

或者给熊总熊慧敏打个电话呢。

她退休了,站在干地方,总能说几句。而且她跟吴冠相处那么多年,她的话,吴冠会走脑子。

谁知电话打过去,熊慧敏很同情林林的遭遇,但她的解决办法是林林不能接受的,“忍一忍”,熊慧敏用那种长辈的口气说。她哪里能知道,熊总虽然退了休,但时不时还向吴冠输送着选题,拿着人家的策划费。

是,能忍则安。可问题是,这牵扯到她的职业发展呀!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她不能不为自己考虑。

林林打算撑几天。

志闯看她的眼神似乎有点不一样。她甚至怀疑,把她发配到项目部的建议,是陈志闯提供给吴冠的。因为一旦她走了,陈志闯就是整个编辑室资格最老的编辑,将来提分副社长,吴冠肯定任人唯亲,他就可以顺利上位。恨人!

电话响,林林拿起听筒,对方很热情,说是李林林吧。林林表明了身份。“我陆艳芬。”对方说。林林没反应过来。陆艳芬又说:“以前就在你隔壁,二编室的副主任。”

哦,想起来了。

那个被张红娇排挤走了的陆艳芬。林林笑说陆主任怎么想起来给我打电话了。陆艳芬单刀直入,“方便见一面么。”

林林诧异,她跟陆某人基本没什么来往,因此,谈不上有交情。她单功找她,恐怕有事。林林问什么事,陆坚持要见面说。林林只好就近约了个地方,说下班后见。电话刚挂断,铃声又响了。林林再拿起来听。

这回是吴冠。他让她去他办公室一趟。

妈的。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李林林鼓起勇气,走向对门,弄得跟过鬼门关似的。她想好了,反正无论吴冠怎么说,她都誓死不屈。

“怎么样。”林林还没来及坐下,吴冠就开始说话了。林林瞪着两眼,一言不发。

“四大名著,统筹一下。”吴冠又说。

林林说明白,口气很利落。

吴冠继续说:“这个项目等于是你抓,谁不听你的你告诉我,林子,你现在是编辑室的领头羊,要做出表率呀,”手揉搓纸头,“再找找好选题,马上要报年度选题了,我们不能落后。”

什么意思。去项目部的事不提了?还是说吴冠投降了?林林心里打鼓,但嘴上应承着。当然,后来还是吕薇透的风。项目部有人了,有个关系强插进去。是个从英国留学回来的小男孩。因此,你李林林才幸免于难。当然,志闯也没戏,项目部领导看不上他。

“主任,放心,我会努力。”林林向吴冠打包票。

只是现在,林林觉得自己说的话到底有几分真心,她同样不敢保证。裂缝一旦存在,就会持续分裂下去。

时间问题。

“加油。”吴冠举起拳头,鼓劲儿。

人生就是戏,总得演下去。

下了班,林林往约好咖啡馆去。陆艳芬已经在那等着她。李林林原本以为,陆来找她,十有八九是来投稿的,手上有选题,介绍出版,从中抽成,又或者是想要来书号合作,可真等坐下来聊,林林才赫然知晓。人家是来挖她的。她是人才。

陆艳芬开了个小图书公司,刚开始做发行,现在也上本版书,做原创选题。林林过去没发现陆副主任那么能说。“我告诉你,真得出来透透气,闯一闯,在那地方待下去,过个三年五载,整个人就废了,我不就是例子么,我都恨我自己出来晚了,我跟你说你要不出来,将来要么变成张红娇,要么成戴琪、胡明月,那就个烂泥塘。”

林林听着有点不舒服,毕竟她还在星火。

陆艳芬继续,“现在你还是个人,再过过,就人不人,鬼不鬼,最后就成鬼了,跟那《骆驼祥子》里的祥子一样。”

林林微笑着,不做回答。

陆艳芬趁热打铁,“你到我这儿,第一,来了你就是副总,是主编,想做什么选题都行,放权,给你百分之百的信任;第二,你可以带人,也可以招人,这主编不是光杆司令,你有人事权;第三,待遇,那就不用说了。”

陆艳芬随即在咖啡小票上用指甲划出个数字,调转方向,给林林看。嚯。是社里的两倍还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