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1/2)
第五十五章
入夏后社里发生不少事。杜立所在的杂志经营不善,社里打算外包。编委会大洗牌,熊慧敏还在里头,陈尔却被拿了下来。耿双华气得大骂。骂声恨不得从郊区传到社里来。吕薇的分析是,耿主任骂,是因为陈总对他有知遇之恩,又做了这么多年上下级,他自认是陈总的人,但陈尔下,熊慧敏却能挂名,估计就牵涉过去的恩怨。
吕薇点林林,“以前司社可是陈总的下级,当下级,有不受气的么,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
林林拍他一下,说哪有那么严重。
吕薇道:“司社什么没做过,来出版社之前,一直是副职,现在做了正职,大权在握,那个感觉不一样。”
林林反驳,“正职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吕薇说不擡杠。林林却要说到底,“皇上倒强势,百姓倒柔弱,那百姓真要反了,皇上也没办法。”
吕薇道:“哎呦我的小姑奶奶,哪就到那步了,司社来了之后,客观说,收入待遇那涨的不是一点两点,发行部有个小孩,天天说司社好。”
林林问哪个小孩。吕薇说是边照龙。林林才想起来是贵州山区的那个。林林说:“起点不一样,幸福感也不一样。小边本科毕业,学历低,能混到个户口,月月高收入拿着,还想怎么样,我跟你说当初根本就没打算录取他,王茂山都快打电话说你不用来了,后来那个找关系的,又攀高枝儿,当公务员去了,小边才白捡了个工作。”
林林讪笑,“香棒棒。”
吕薇道:“你以为,咱社不好进,过去是,现在更是挤破头,不过司社说了,以后,一律不招博士。”
“为啥?”林林明知故问。
吕薇道:“来了就辞职,干吗,你当吃涮肉呀。户口违约金,从今年这批开始,提高到二十万。”
社务会上,姜艳玲提出下编辑室。她病情基本稳定,总编室的工作太沉闷、无聊。项目要经常出差,回去不现实,综合考虑,她还是觉得编辑室工作更合适。社班子成员商量了一下,没批。理由是:为她的健康状况着想。有选题,也可以做,从吴冠那报,在总编室工作,也不耽误做书,将来身体彻底恢复,再做进一步打算。显然,社里的保守决定,有着深入的思考。
首先,姜艳玲下编辑室,虽然是个人意愿,可一旦下去了,病情反复,家属可能会赖到出版社头上,认为是工作压垮了她。社里等于好心办了坏事;其次,偌大个出版社,三个分社,哪个地方,能安插下一个姜艳玲呢。论资历,她跟吴冠平起平坐,论能力,现在是能力不足,让她去当分社社长,显然不合适,一个萝卜一个坑,早就没她的位置了,让她去当分副社长,她敢于被志闯这样的人领导不?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留在总编室。
王茂山代表社领导去传达决定,被姜艳玲骂得个狗血喷头,“司空来!我来出版社的时候你在哪个旮旯混呢!有你什么事儿?!”她很不满意。可是,除了骂几句,又能有其他什么办法呢,她一场大病,格局迅速变化,如今三足鼎立。天下已经没她什么事儿了。
这些浮沉李林林看在眼里,更觉时间紧迫。做书吧。做好书。她胳膊一撑,与世无争。都是扯,没意义。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只有书能留下来,文化的渗透力最是绵长。
郑木的稿子初审、复审完毕,林林看系统已经走完了,便抱着六本稿子上楼,拿给司社终审。没二日,司社来电话把林林叫上去,一推开门,他还是让她坐。林林两腿并拢,手放在膝盖上,作乖巧状。稿子堆在办公桌上,司社蹙着眉头,林林进来之前,他刚抽完一支烟。烟灰缸里还有点烟气未散。
空气蓝殷殷的。
“稿子你看了没有。”司社问。
林林连忙说看了,又补充,“仔细审了。”
“有什么问题吗。”音调向下,每个字都很铿锵。
“个别地方,需要编辑加工。”林林回答很标准。滴水不漏。
“其他问题呢。”
林林冥思苦想,“好像没有了。”
“吴冠什么态度。”
“主任看好这个稿子。”
“哦?”
“他人呢。”
“主任带晶晶去京东了。”
“郑木这个人,你了解多少。”
“他是著名作家,大学老师,他的作品是国内作家里把纯文学和通俗文学结合的比较好的,可读性高,普通读者也喜欢,能卖,我找出版部核算过成本,套书可以定价高一点,只要能走出去三千套就能平了成本。”林林一口气说下来,显然,她做了充足的准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