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一纸千金 > 第五十八章

第五十八章(2/2)

目录

过去,吴冠有个论调,“稿子是回家看的”,上班时间,多讨论,或者走出去,去书店,去见作者。现在,上班也是看稿子,办公室静悄悄地,回家,同样是看稿子。

“保证书”的事,林林一直没想好怎么跟郑木谈,人家那么大一个作家,你动不动要求别人几年之内行为没瑕疵,像话吗。这是不信任。哪个大作者能这么合作。可是,郑木的稿子拿不下来,林林可能就没法完成任务量。任务量……任务量……出版业什么时候也变成以任务量考核,文化的积累,能光看量吗?质不达标,生产出来的照样是些文化垃圾……

人在屋檐下,林林不得不低头,完成吧,看吧。

她现在就是个校对,桃根给一本,她看,给两本,她也看,但等到给了第三本,《慈禧大传》,林林不愿意了。在她看来,这作者根本是不尊重历史,无论是史实、文风还是价值观,都存在严重问题,整本书的结构也不恰当。

林林不得不找桃根。

桃根正指挥发行往分社小库搬书,小推车拉得滋溜溜地。

小库光线昏暗。林林神色凝重。桃根一看苗头不对,连忙打发发行员出去。

“啥事啊。”桃根口气满是关切。

“慈禧那稿子,不行。”

桃根干笑笑。

“史实谬误,文风油腻,价值观歪斜。”林林一口气罗列三项大罪。桃根笑不嗤嗤地,“这不由您这大编辑给改么。”林林顶回去,“有的稿子能改,有的稿子没法儿改,我是编辑,不是作者,我不能越俎代庖,”最后下结论,“这稿子得退。”

“不用了?”

“用不了。”林林态度坚决。

“稿子呢。”桃根问。

“一会拿给你。”

几分钟,稿子交割清楚了。林林坐在工位上,遥望着桃根,他翻稿子动作很大,一页一页,跟扒皮抽筋似的,翻了一会儿,又伸手在键盘上噼里啪啦打了一阵。林林知道,桃根很愤怒,可她依旧要坚持底线,不行就是不行,你找别人可以,残次品就不能从她李林林手上出来。

没两天,桃根又把稿子递回来,“这个……李编辑……”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桃根不叫她林林,改称李编辑,“稿子,改了,结构大调,也给吴总看了,吴总的意思是,文风上可以包容一点,其实也就比《万历十五年》稍微俏皮了那么一点儿。”

林林抱着两臂,反问:“吴总说的?”

“是他的意思。”

林林拿起电话,一键拨号,是吴冠接的。她开门见山,“吴总,《慈禧大传》您觉得可以出?”电话那头,吴冠哼哼哈哈,他惯于和稀泥。林林道:“稿子我审了,不达标,题目叫慈禧大传,不是戏说慈禧,这种胡编乱造的东西从我们手里出来,要砸社里招牌的。”

吴冠道:“还需要编辑加工嘛,我先开会,回头说。”他要逃了。刘桃根站在旁边,脸色阴沉得要下雨。林林放下电话,与他对峙。她就不明白,桃根怎么会糊涂到这种地步,好歹也是西大毕业,眼瞎了吗?!

桃根沉默片刻,正色道:“李编辑,业务层面的探讨,随时欢迎,但在咱们分社,谁都没有特权。”

林林不含糊,“跟特权没关系,我只是认为稿子不合格,在我这里通不过。”

原则问题,寸步不让。

“你的任务量呢,”桃根抢白道,“打算怎么办?你得出活儿!给你稿子,是想让你跟上大家的进度。”说得好像她应该谢谢他似的。“马上季度考核了。”

林林硬刚,“完不成我不拿奖金!”

“你不拿,别人呢,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于心何忍?你一个人不达标,不单单影响你个人,还会影响分社整体的任务完成,会影响每个编辑的奖金。王萌要养孩子,大川要租房子,戴老师要给孩子存出国留学的钱,更别说那些刚来的小编辑还要指着这点钱吃饭。说句真心话,我不想管任何人,我希望每个人编辑都能自觉自愿自主自力更生按时按量完成任务,按需分配天下大同,能行么。你觉得拘束,觉得没有自主权,这个问题我解决不了,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不光是我们这儿,到哪都有哪儿的规矩,不是我要管你,我只是代为履行社里赋予的职权,我不得不管不能不管,我们是一个集体一个团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咱们是一条船上的人穿一条裤子得绑在一起往前走,你的个人英雄主义,能不能暂时放一放!”

可恶!这一顿长篇大论!他偷换概念!一个大帽子盖下来,她成个人英雄主义了。屁股决定脑袋,一点儿没错!

林林不惧,“那也不能出烂稿子。”

“你咖啡喝惯了,见到大蒜就说臭,问题是,就因为你的个人口味,大蒜就不是好东西了吗?它能杀菌、能煮菜,温中健胃、消食理气,群众喜闻乐见!”他刚编过保健书,说起来一套一套的。

哼,邪门的比喻,拿大道理压她。根本鸡同鸭讲!

林林摆手,示意有意见请保留。然后扭转座椅,背对桃根。

刘桃根居高临下地,“你这样,系统上你退出来,行吧。”说完,扭头走了。很快,“慈禧”指派给了大川。李林林这儿,刘桃根还是本着“治病救人”的原则,分给她一本几乎赚不着什么钱的补贴书,并要求她一周之内看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