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2/2)
只是,当林林再度走进星火的办公大楼,坐到自己舒服的工位上,回到自己的熟悉的环境中,有免费的早饭午饭可吃,还是自助餐,各个部门的流程她都熟悉,工作对她来说虽然有点乏味,但还算驾轻就熟……一旦走出舒适圈,必然有挑战,她能应付得来吗?虽然她抵触老邱的说法,但她终究无法回避——她作为妈妈,她必须在事业和家庭之间保持平衡,否则,娘婆二家都不会“放过”她。
而且,跟吴冠怎么解释呢。
不用说,他一定会恨她。自己的爱将跳槽去对手那儿,无异于在他吴冠脸上踩了一脚。这就意味着,她林林一旦走出这个大门,很可能跟吴冠连朋友都没得做。
然而,如果不走,很可能葬送的就是自己职业生涯。温水煮青蛙,再过几年,她还想干吗,还能干吗?李林林纠结痛苦着,她坐在工位上,面对着电脑,手放在键盘上,手指张开,但却没落下去。她眉头微蹙,神色凝重。内心的交战无人知晓。
王萌探头过来,表情惊恐,“看到了吗。”
林林回过神,问怎么回事。
王萌道:“看小群。”她不愿意亲口说出那个可怖的消息。林林这才点掉屏保,往聊天小群里瞧。
是戴琪发出的消息。
她说姜艳玲,刚刚……去世了。
司社和吴冠他们刚从书会回来,就忙着治丧。姜艳玲被送到殡仪馆去了,不日,遗体告别。林林对着玻璃棺材里那个缩得小之又小的艳玲,潸然泪下。
人,就这么一辈子,说长长,说短又短得可怕!谁也不知道明天怎么样。
林林擡头,耿双华在旁侧落泪。从前出版社里,提到耿双华,必提姜艳玲,两个人是一套班子,正副主任,利益捆绑,职业生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耿双华退下去后,还不觉得大势已去,如今艳玲去世,他才真正深刻地感受到,自己的时代过去了。
陈尔、熊慧敏也悲痛得不能自已。兔死狐悲。老年人对死亡的感受更深更切。吴冠抿着嘴,张红娇托着手,孙雪梅一脸倦容,眼袋耷拉着。姜艳玲丈夫倒没落泪,有牙扣,男子汉大丈夫,但那种深悲巨痛掩藏不住,一眼就能看出来。更可怜的是孩子,幼年丧母,未来的路,注定颠簸……
司社代表出版社致辞,肯定了姜艳玲作为员工,作为中层干部这些年来做出贡献,说罢率领大家鞠躬,深表哀悼。
恍恍惚惚中,林林觉着,自己仿佛站在生命的尽头往回看,一切都清晰了,明朗了,逝者如斯夫,时不我待,人,能做事的时间,太少了。
艳玲一走,悲伤了没几天,家庭大战开始了,她丈夫还沉浸在悲伤中,娘家人就开始行动了。姜艳玲娘家的哥哥妹妹,到出版社来,要求接管她的抚恤金、公积金等等。司社征求了艳玲丈夫的意见,放了。林林纳闷,看这样子,人死灯灭,娘家人是不打算跟这个女婿走往了。
至于艳玲留下来的那些书,办公用品,不重要不值钱的,基本被弃置在原地。王茂山请示司社如何处理,司社眼一闭,手一挥,“让小牛过来,装在箱子里,搬到地库去。”王茂山给牛姐打电话。牛姐迅速行动,一会工夫,工位就干净了。吕薇、柳畅和翟玲也在旁边帮忙。牛姐拿起一张照片,是总编室几个女员工的合照,“给谁。”她问翟玲。翟玲接过去,“给我吧。”接了就放进抽屉里。
牛姐拿着个抹布擦,冷不丁,从桌缝里,揩出一张纸条来,她拿给吕薇她们看。吕薇拿在手里,看看翟玲,又看看柳畅。
这条子上有一行小字,歪歪倒倒,确是姜艳玲的笔迹:历史类几本书若做不完,麻烦移交李林林编辑处理。
物是人非。
林林擎着字条手心,恍恍惚惚,又是感慨,又是难受,从前艳玲看她不舒服,她看艳玲不自在,在编辑业务上,林林没服过艳玲,但此时此刻,林林对姜艳玲,竟油然升起一股子尊重——不是因为她“托孤”,留稿子给她,而是出于对编辑这份职业的敬畏。
那种紧迫感,突然重新从林林脑子中蹦跳出来,一个编辑一辈子,充其量也就百来本书的事。她有什么理由不努力,有什么理由不放手一搏,有什么理由不走出舒适圈?给自己一个机会,否则她一定一定会后悔。不行,必须走,必须离开这儿,去看看更大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