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一纸千金 > 第一百章

第一百章(2/2)

目录

“真不好意思……”林林态度虚下来。

“没事儿,这好活儿,多少人抢着做呢。”崔笛韵大言不惭地。林林忙附和说那是。又故意奉承两句,说真羡慕崔老师,做了那么多好书,是大编辑,在业内名气也很大。

崔笛韵呦呦地,“哎呀,没啥,再过两年,没准你做得比我还好呢。”

挂了电话。这一轮过招暂时到此为止了。林林深切感觉到,文艺社的水,比过去待过的几个单位都要深。这种深,是静水流深。相比之下,星火社的那些打打闹闹都显得可爱了。此地呢,看着风平浪静,一个不小心踏进去,可能就万劫不复。想到这,林林打定主意要拉点好选题,组点好稿子。她在文艺社的第一炮必须打响,这样才能赢得同事们的尊重,真正在这个“高处不胜寒”的地方站稳脚跟。

还是应该先从成名作家身上下手。出他们的书,效果最明显,也最有成就感。过去,她李林林栖居小社,联系了人家也未必理她,但现在不一样了。她也成了大社编辑。背靠的,是文艺社多年的品牌。她只要发出邀约,作家们至少会在脑子里过一过。

林林第一个想到尤碧琳。这位驰名文坛的老将,近些年创作力不减,很有点老树开新花的意思。而且,李林林对尤老师的作品是真心喜欢。打学生时代起,就是她的忠实读者。尤老师的作品,构思精妙,言语流畅,烟火味十足。跟顾青云比,又是另一种路子。

林林查过数据,尤碧琳的书走得都不错。前年出版的新长篇,保守估计走了二十万册。林林端着手机,踌躇。短信到底发不发。

老邱道:“发呀,擒贼先擒王,要玩就玩大的!”

混迹江湖这么多年,搞到尤老师的手机号不费吹灰之力,但措辞上,林林格外讲究。她删了改改了删,编了一条四五百字的短信,在老邱的怂恿下发过去了。

一天。两天。没动静。林林诧异,想着莫不是尤老师换号了?她思忖着要不要打打看。但理智还是劝导她再耐心等等。到了第三天,尤老师回消息:“感谢关心,有机会细谈。”

有戏!她斗着胆子打过去,尤老师竟接了。

林林声音微微颤抖:“尤老师,我是文艺社李林林……”

尤老师干脆,“我过几天去开会,到时候联系。”

林林发懵。嘴上却不自觉说好的好的。这什么意思?尤老师同意见面了?!哎呦我天!当文艺社的编辑,脸真大!这就能见到童年偶像的面儿了!林林乐呵得恨不得在办公室跳华尔兹。

沈幼问:“林姐,啥喜事。”

林林愣一下,才道:“儿子考了一百分。”

见尤老师之前的准备工作必须做足。尤老师的作品,林林快速过一遍。来不及细读,至少也要通览。知道艺术风格,明白故事梗概。见面时想必要谈。当然也不宜空着手去。林林问老邱带什么礼物好。老邱为难,“尤老师应该不缺钱,多少年前就住别墅了。高了。她可能不收。咱们也破费。低了,又拿不出手,或者就带你过去的书。”

林林不高兴,“什么书?寒不寒碜?”

老邱呵呵笑,“你自己做的书,自己倒嫌寒碜了,干的不就是这个活儿么,展示展示做活儿的水平不是应该的么。”林林问哪一本。老邱说《危机中的女人》和《无处躲雨》,还有楚老师那几套不都挺好。

林林驳到他脸上,“你这不是送礼,是刺激人。作家之间本来就微妙,更何况是这种段位的作家,你知道人家关系怎么样。什么叫“王不见王”、“后不见后”,这几年顾老师出了多少风头,尤老师能乐意看她的书?同行是冤家。”老邱连忙讨饶,承认自己不了解作家心理。李林林考虑来考虑去,决定拎一盒阿胶,一盒西洋参。这是不会错的礼物。就算尤老师不喜欢,也能转送他人。

都安顿好,林林对老邱说:“我就觉得有点摸不着尤老师的脉。”

老邱不懂她的意思。

林林解释:“像尤老师这种段位的作家,她的希望是什么。”

“希望?”老邱似乎还是不太理解。

林林换一种说法,“她想要什么。”

“名和利。”老邱答得快。

“名早都有了,”林林思忖,“利也赚够了,在奖项上,我感觉她也没有更多要求。”

“那就是希望有更多的读者。”老邱不经意一提。林林提着气,细细品咂。觉得竟有几分道理。这个年龄,这个段位,早都是在名利里打过滚的人。若说尤碧琳还有什么期待,恐怕就是希望自己的艺术生涯能够再长一点,自己的作品能够被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看到。考虑到这一点,林林似乎找到了跟尤老师谈判的立足点。因为这,她还特地看了看尤碧琳的八字、大运。推得:尤老师晚运不错,再红个十年没问题。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