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1/2)
第一百二十七章
老薇这回干了个正经事。江诗怀,纪录片导演,撰稿人,老薇公司的几部纪录片作品,都由她执笔。从上个世纪末开始,江诗怀就开始关注乡村女性的生存现状,到了近几年,她零零散散写了一些文章。断断续续在各个平台上发布。反响不算热烈。但林林统一看了,都算是扎实的好稿子。
林林联系上江老师,问她有没有把这些文章结集出版的意愿。江诗怀意愿非常强烈。
林林问:“您还有其他稿件吗?网上的这些,不足以成书。”江诗怀二话不说,立刻拿出一部二十多万字的稿件,名字叫做《桃坪的故事》。事实上,稿子几年前就已经成型,一直在打磨,江诗怀看网上反响不热烈。就没有继续上传。林林这时候出现,可谓恰逢其时。
通了个电话,林林说明了社内报选题以及出版的流程。江诗怀便毫无保留地把稿子发过来了。林林连天加夜看,初步判断,这是一部质量极高,且很具有卖相的佳作。它等于是把二十一世纪头十年,乡村女性的生存现状多向度地展现出来了。
这书要出,必须出!且要快!
林林第一时间找到师爽,把选题介绍了一下。
师爽倒没说不同意。她只问:“江老师以前出过书么。”林林据实相告:“没出过,但不影响,这一部是处女作,也可能是成名作。”
师爽让林林把稿子发她看看。林林立刻发了。第二天没动静。到了第三天,李林林几乎按捺不住时,师爽来了个电话,说《桃坪的故事》可以做。但要提前问问社长的意思——柳总退了,现在选题的生杀,全在闵社。李林林不含糊,立刻敲响了闵社办公室的门。
闵社正在审稿。林林来了,他放下笔,碾灭烟,“《闷人咖啡》审完了,可以拿回去了。”哦,是娄文的中篇小说集。已经到终审了。林林把稿子抱过来,开始说江诗怀的选题。
都说完,闵社道:“稿子发我看一下。”
林林说没问题。
闵社又说:“这种非虚构的稿子,又是介入现实的,一个是看稿子,二是看这个人有没有问题。”这一层林林也调查过,从过往的记录看,江诗怀没有过激言论。林林道:“江老师还是很有正能量的。”闵社没再多说。转而问她最近社内氛围怎么样。
林林问指哪方面。
闵社道:“编辑这一块,有没有什么声音。”
林林笑说:“只顾着做书了,也没顾上听什么声音,但要说有,估计就还是年轻编辑都觉得太难了。”
闵社道:“是,年轻人是难一点,但只要坚持,还是有希望的。”林林说那肯定的,尤其是闵社来了之后,希望又更大了。发行部老大来请示工作,林林意识到自己不宜久留,跟闵社招呼了一声,撤了。只是,等她抱着稿子从洗手间出来,却看到宋雁站在闵社门口,满面愁容。
林林在洗手池边躲了一会儿,等宋雁进了屋才走出来,快速从社长门口经过。
《烽火》唐嫚儿不做,师爽还是没舍得放,亲自操刀,一鼓作气做了。同期,宋雁那边推出了聂风的中篇小说集《单行道》。这一回,李林林没给聂风打电话。显然,聂风有他自己的考量。现在她离开了宋雁的部门,人家又不需要“平衡”了。宋雁自然可以吃“独食”。呵呵,其实直到如今,李林林才终于明白,作者和编辑,永远也不可能是朋友,但也绝对不是敌人。就像铂金斯,帮助了多少人,但有的作家,最后还是不是把他抛弃了么。但这同样不妨碍编辑的伟大。好的编辑,一定要有牺牲精神,并且千万不能指望作者“知恩图报”。好在,林林手里还有《桃坪的故事》。同时入库的还有娄文的《闷人咖啡》。
林林找张明贵聊宣传方案。很遗憾,营销推广部几个得力干将,已经被师爽和宋雁调遣走了。两位主任都准备放卫星。留给林林的,只有一个新来的顶替鲍蓉位置的小男孩。张明贵还是给出“三板斧”。林林理解明贵,他也只有这么多资源,宣传上,归根到底还是靠自己。
等都谈完,林林问明贵,“真要走?”
明贵还是带着招牌式的笑容,“不好说,服从组织安排。”
听这口气,是肯定要升职、调任了。
林林叹息,“你走了,社里宣传更不行了。”
张明贵保持乐观,“江山代有人才出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