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折腰 > 第052章 护短(四)

第052章 护短(四)(1/2)

目录

第052章护短(四)

姚知微声色俱厉,唬得想入非非的姚知载心中咯噔一声。

他这位嫡姐自幼就是清冷出尘的人,美则美矣,却是太过高不可攀。即使七年前的事变,让她一袭白裳退为繁复的紫服,腰间惯别的一把剑也被那罕见的血玉所取代,可他还是怵。

不为什么,气质使然尔。

“臣弟失礼了,万望皇姐恕罪。”即便是姚元睿与王贵妃,也不曾如此训斥过他。但此刻,对上眉头微拧的姚知微,姚知载却不自觉的弯了腰、低了头。见晋王如此,跟在他身后两个官员亦绝了一窥春色的心思,目光压得只能看见姚知微尖尖的靴尖。

“十七弟,”姚知微见他这般恭顺,不由松了眉,唇角微扬,语气温和了不少,“皇姐知道,食色性也,这不是你的错。可殷姒如今是皇姐的人,乃父皇金口玉言所赐。你多多少少,也得收敛点才是。”

她面上带笑,饱含深意地看着头也不敢擡的姚知载,以嫡姐的身份语重心长地提点道:“何况,你刚领了朝廷的差,不日入朝。父皇和母妃对你寄予厚望,满朝文武也都在盯着你。你要知道,你的一举一动,都关乎国本。这正是紧要关头,你得克己复礼。”

“是,皇姐教训的是,臣弟必牢记于心……”姚知载闻言,用力地点了点头,一个劲地附和她。边说,边小心翼翼地擡起头来,悄悄觑一眼姚知微的脸色,道:“皇姐,臣弟还有事,能否先行一步?”

姚知微挑眉:“嫌皇姐啰嗦?”

姚知载摇头:“不敢!确实有事,不信皇姐问问李大人跟刘大人。”

猝然被点了名,二人也不敢装死,异口同声道:“蜀王殿下明鉴,事关晋王殿下的婚事。”

姚知微这点了点头:“去吧,不要再有下次了。不然,我会生气的。”

“臣弟明白,臣弟告辞……”

“臣等告辞……”

客套话一毕,三人如临大赦,足下生风一般走开了。

姚知微望着他们匆匆忙忙的背影,若有所思。但她什么也没有说,只重新伸出手,握住殷姒冰凉的掌,光明正大地在背后宫人异样的目光中回了暂住的清思殿。

回了宫,请安是免不了的。姚知微沐浴更衣后,便去姚元睿处用晚膳了。她特意留了凌云陪着殷姒,而后遣了两个王贵妃派来的眼线,提灯领她往麟德殿去了。

席间,姚知微亲自为老父布菜斟酒。她对着皇帝,将他喜欢看的这“父慈子孝”的一幕,演了个十成十。待姚元睿酒足饭饱,姚知微方勉强用了些,而后随着起来兴致的姚元睿去散步消食。

月光如水,满地空明,连路边的灯影都褪了七分色。逶迤的大驾远远地跟在后头,只有万家宝与万春荣,提着没有用上的灯,亦步亦趋地同普天下最尊贵的父女二人保持着三五步的距离。

“父皇,”姚知微忍着厌恶,扶着姚元睿的腕,毕恭毕敬道,“儿臣想搬出宫去了。宫里人多眼杂,规矩也多。儿臣在外野惯了,觉得太拘束。”

姚元睿心知肚明,想起万家宝今说的那一幕,不由哈哈一笑,道:“说住在宫里陪着朕的是你,如今一句话要搬出去的也是你。朕与贵妃都没拘着你,谁又能管得住你?”

“父皇和母妃对儿臣自然好,可规矩就是规矩。天家的伦常,到底不比寻常百姓那么随性自在。”姚知微笑着解释道,“儿臣不敢欺瞒父皇,儿臣在外的风评不好。师父当年说,儿臣运连社稷,此生不得嫁。儿臣不敢有疑,这么多年从未对男子生出什么心思。”

“但,儿臣终究是个庸人……”姚知微适时低下了头,伏低做小道,“儿臣不知道那些流言传到父皇的耳中会变成什么样,可儿臣总归要为父皇考虑。儿臣自己的名声臭了不打紧,可若是连累了父皇的英名……”

“儿臣就是万死,也难辞其咎。”

姚元睿听罢一愣,他倒是没有料到姚知微会这般坦诚。在他看来,大人物的面子往往要比底层蝼蚁的命更重要。姚知微作为如今风头正盛的人物,理应修贤名、揽人心。可她不但不那样做,反而任由流言发酵下去,背了这个不知哪里空xue来风的污名。

即便他的探子数次密报,蜀王出入秦楼楚馆的事情千真万确,他也只是按下不表。至于他暗中推波助澜,则是为了测试,姚知微这个女儿是否真的敬畏自己这个父皇。所以,他由着从人端脏水泼了她一声,适时在对方眼前露一下衣角,但她会不会默默忍受这突如其来的雷霆雨露。

姚知微忍下了。

在得知姚元睿的心思与她的初衷不谋而合后,她甚至觉得有种意料之中的欣喜。皇帝多疑,始终不肯放下对她的戒备,那她便给她一个不得不放下的理由。有什么能比流言缠身、名声扫地而又镇守一方、手握大权的女儿,更能让人放心呢?

没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