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五(1/2)
番外五
离过年还有两个月的时候,陆老爷子打电话来问夫妻俩过年的日程安排。
这是他们结婚后的第一个新年,“大年三十在哪儿过”是个需要商量的问题。
陆政一直摁着这件事没跟程若绵提起。
直到冬至那天,程若绵要出差飞一趟伦敦,去之前,先回了趟陵市老家。
据天气预报说,今年冬天尤其冷,程雅琴常年一个人生活,程若绵实在放心不下,得亲眼回去看看。
走出电梯轿厢,行李箱滚轮骨碌碌在楼层走廊里碾过,她拿出钥匙打开门。
家里空荡荡黑漆漆,冷飕飕的穿堂风席卷而过,程若绵缩了缩肩,擡手摁开开关,环视一圈。
家里依旧跟以前一样,没什么大的变化,干净整洁,温馨雅致。
她把每个房间的空调都打开,调到暖风27度,过了差不多半个小时,家里渐渐暖和了些。
八点多钟,程雅琴才匆匆赶回来。
程若绵已经在做饭。
程雅琴洗了个手过去帮忙。
母女俩闲聊几句,这次出差去多久,平日工作忙不忙,北城冷不冷等等。
三菜一汤做好端上饭桌。
程雅琴称赞说好吃,而后问,“年后几号回来?能在家待几天?”
“大概能待四五天。”
“陆政呢?他会不会跟你一起回来?”
“还没跟他商量过。”
程若绵如实说。
“也是,他工作很忙吧?过年期间估计都是应酬,回不来也不勉强,你们这个年纪,还是工作更要紧。”
程若绵给她夹菜,“不用替他操心啦,他自己会安排的。”
“嗯。”
程雅琴絮絮给她讲了自己最近的生活,除了日常工作,她还加入了家属院办的音乐社团,最近在学钢琴呢。
她生活充实,程若绵也放心些。
母女俩吃吃聊聊,时间过得很快。难得回来一趟,晚上程若绵就和妈妈睡了同一张床,聊到半夜,各自沉沉睡去。
第二天,她乘高铁从陵市赶到沪市,在沪市乘飞机飞往伦敦。
-
在伦敦忙工作的间隙,程若绵抽空去了趟诺丁山的艺术馆。
陆政送给她的那一间。
距离陆政买下已经过了快一年,如今,艺术馆基本已经重新装修完毕。
大面积白墙的现代风,这其中的一点一滴都是她和设计师通过无数次碰面、会议、采风构建出来的。
陆政虽没亲自参与,但几个设计师都是他牵线介绍的,他们开会时,陆政偶尔也会在旁陪伴。
艺术馆的名字设计也有参考他的想法——最终敲定为单字一个“眠”。
此刻,艺术馆正门上方印着白底灰蓝色字的「眠ARTGALLERY」,双开门半敞着,光线从中泄出。
程若绵站在台阶下仰头望着。
伦敦的夜与北城的夜不同。
在北城上学的那些年,和陆政刚在一起的那一年,即使站在夜空下,她也很难产生完整的踏实的安全感,在这样的心境底色下,是她本性的沉静和疏离,让她维持着那脆弱的平和与舒展。
在伦敦交换的那一年却不同,也许是国别文化的巨大差异带来的陌生感和距离感,在伦敦的夜空下,她终于觉得踏实,在这里她不会伤春悲秋。
这也是她为艺术馆取这个名字的由来。
「眠」。
最朴素不过的祝愿:祝你今晚得安睡。
程若绵拍了张照片发给陆政。
照片中,夜色暗淡,艺术馆只亮着铭牌上面一盏小小的壁灯,台阶下铺满了枯黄的落叶。
陆政很快回复:
「好看。」
「忙完了吗,什么时候回酒店?」
程若绵回道:
「忙完了,现在回去」
回到酒店,吃晚餐洗澡,忙完这些,她正在整理第二天见客户需要的文件时,微信弹了条新消息。
来自小雅。
小雅看到了她朋友圈发的伦敦的照片,问她还在伦敦么,程若绵说还在,小雅就说想来找她一起吃顿饭,反正巴黎伦敦也不远。
第二天上午见客户忙工作,中午,程若绵奔赴相约的地点——诺丁山一家咖啡馆。
咖啡馆是白色系和原木色系的搭配,整体气质温馨淡雅,很适合小坐聊天。
程若绵点了咖啡和甜品。
蝴蝶结可颂端上来的时候,小雅正巧推门进来。
一个大大的拥抱,两人分别落座,小雅笑问,“你什么时候走啊?”
“明天下午。”
程若绵感觉她气色还不错。
两人聊了聊最近的生活,最后,话题接近枯竭时,不可避免地提起往事。
程若绵问,“你现在是不是比以前快乐些?”
她预设得到一个肯定的答案。
小雅单手托腮想了想,“倒也没有。”她笑着,“以前也挺快乐的。”
得到了与预设相反的答案,程若绵几乎不敢听下去。
她总是在心底里期望,小雅如果不爱陈晋鹏就好了,这样以来,她以后的生活就只有光明灿烂,不再会被北城的阴云笼罩。
她期望她好。
程若绵擡手喝了口咖啡。
话题不痛不痒地打转,直到咖啡冷了,两人不约而同说,“外面走走吧?”
两人各自又打包了一杯无咖啡因热饮,推开门来到街道上。
这条街行人寥寥,偶有游客经过。
街道狭窄,路边停着一辆白色箱型货车,两人绕过车身,小雅偏头问,“绵绵,婚后生活怎么样,幸福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