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5 章(1/2)
第95章
听张大哥和胡二哥说老三的情况时,宁施晴就对老三这人起了兴趣。
毫无疑问,老三是一个走了歪路的人。
连张大哥和胡二哥都说,老三是从“里面”出来的。
这里面,自然指监狱。
要没做过错事,还被人抓住了,不至于如此。
但同样是这点,证明了老三已经为自己犯过的错误付出过代价。
他在出来之后,还没有来得及真正地再犯下别的事。
张大哥和胡二哥已经想着利用老三了,但因为宁施晴和邵芷青恰好去了那边,发现了小顺子做的记号,还将这些记号改了,再守着上门老三,最后看着老三离开,或许老三就真要做出错事。
现在,则一切都还来得及挽回。
让世间多一些安定因素,总比多一些不稳定因素好。
放任老三不管,老三就真有可能再走上岔路,以后还是会继续作乱。
但努力一把,也许老三以后就会知错能改,不再成为不稳定因子了。
同时,宁施晴还想到了小顺子。
按老三他们的说法,墙上的记号都是看起来智力不高的小顺子做的。
可小顺子能帮他们盯梢,就真笨到这程度吗?还是说只要有人愿意对他循循善诱,他其实也能学会很多东西?只是少有人有如此的耐心?
宁施晴想去更认真地观察一下小顺子。
她还留在出租屋内,多听了一会儿张大哥和胡二哥说什么。
老三就在这段时间里去到了工地上,帮忙搬一些东西。
宁施晴循着自己之前在老三身上留下的印记,找到老三时,就看到老三本本分分地干着活。
工地这边没什么值得老三注意的事,老三就干活干得认真,甚至都没有偷奸耍滑。
宁施晴看得直摇头。
人的惯性心理果然可怕。
就像老三。
明明做正当行业,都可以赚到钱的。
他跟着张大哥和胡二哥一段时间后,甚至都跟着两人学会了打各种零工了,可怎的他就还惦记着要用打零工到处跑动来搜集信息,而不想着就继续正经做下去呢?
老三这边没太多要关注的,宁施晴再飘去找小顺子。
小顺子同样好找。
没张大哥和胡二哥带他去吃东西或者做什么,那他就还是坐在银行对面,傻乎乎地盯着前方看。
就算一个智力正常的孩子,天天不学习只发呆,都应该要将自己变成一个痴呆儿了。
小顺子越是什么都不做,就越容易让自己出问题。
他坐到了傍晚。
一直都没几个人理会他,他似乎也不在乎这些,只继续一个人,傻愣愣地坐着。
附近有一个小市场,里面有几个小摊铺。
到这会儿,这些小摊铺都要收摊了。
这时候才有一个卖鱼阿姨走过来,离得远远地就冲小顺子喊:“回家了!”
小顺子诶了一声,就跑过去,跟着这卖鱼阿姨走。
宁施晴心头微动。
这两人长得不像。
卖鱼阿姨和小顺子一起走的时候,也看不到两人有多亲密。
等两人终于回到家,宁施晴才知道,这两人只是邻居。
小顺子家里只有一个跛脚的奶奶。
两人的家里几乎称得上空荡荡的,也可以说脏兮兮。
卖鱼阿姨将小顺子送回了家里,再叮嘱了小顺子晚上不许随便出门,就要回自家做饭。
小顺子和奶奶吃得也简单,几乎咸菜白饭就算过了一顿。
奶奶双眼早已浑浊。
但她看小顺子时,眼中还是蕴有泪光。
宁施晴暗暗叹了口气。
她也不知道这两人是否还有别的亲人。
看这家中情况,则像他俩平日里都缺乏照顾,可能还真只有两人相依为命。
社区能派人多关心,但再怎么关心,都不可能比得上有人和他俩长期住一起。上门慰问什么,又怎么和家里确实有一个行动方便的人照顾着要好?
小顺子还是看着不大聪明,但他其实也会淘米、会做饭,会洗碗碟。
老人则会做一些编织之类的手工。
她的眼睛不好,做起来不大容易,只是做了太多年,手指还记得应该要怎么活动,才能再做下去。
吃完饭后,小顺子又坐在家里发呆了。
宁施晴看他这模样,都分不清他究竟是真的痴傻,还是背负了沉重的压力,才将自己压得只能表现出这个样子。
就像一个背负了沉重压力的大人,都可能会整天看着呆呆愣愣的。
至于他究竟知不知道张大哥和胡二哥是什么人,这两人又想要做什么事?
宁施晴就更猜不明白了。
她只是觉得,如果小顺子当真什么都不懂,小顺子不应该能做得出记号。
当然,如果小顺子这样的孩子,要跑去了老人们那边,也可能不会怎么引入注意。
由他来做记号,还真算比较容易掩人耳目。
小顺子发呆期间,宁施晴就在这屋子转悠着。
老人睡觉的房间里放着一张全家福照片,不过其上只有一家三口。
老人,还有老人的丈夫、以及一名小女孩。
不过这照片早已上了年头,老人都还比较年轻,那小女孩看着更是只有几岁。
就这样的一张照片,被老人珍之重之地放在床头柜上。照片前面都没摆放更多的东西,就这样简简单单地将照片露了出来,让人一眼就看得着。
宁施晴细细地看着照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