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县令8(1/2)
炮灰县令8
一场特别的拍卖会下来,许锦远可谓是收获颇丰。
这一次,许锦远制造出了五种瓷器套装。
分别是餐具套装、文房四宝摆件套装、花瓶套装、首饰摆件套装与茶具套装。
这五种套装,许锦远各准备了十套。
拢共加起来,便是五十套瓷器。
除了被公堂外的不知名人抢走了一套茶具与一套首饰摆件外,其余四十八套瓷器,全都落在了五位家主手中。
拍卖会结束后,许锦远收获了近十万两白银!
一石粮需一两六钱。
近十万两白银,可以换来约六万两千多石!
一石约等于六十斤。
六万两千多石,便约等于是三百七十多万斤粮!
假如一人一日消耗三斤粮,人数算六千。
那么这三百七十多万斤粮,足够这六千个难民支撑半年左右。
实际上,以目前青岚县有钱也买不到粮的情况,粮食的价钱早已超过了一两六钱/石。
若不是许锦远态度过于强硬,若不是五位家主实在看重瓷器所能带给他们的利益,他们是绝不会同意以这个低于市场价的价格交易的!
不过比起世道太平时的粮价而言,一两六钱/石的价格无疑是虚高得离谱!
于老百姓而言,那就是买不起的天价!
要知道,便是太平时期,老百姓出力气做苦工,辛辛苦苦一整日下来也不过能赚十几文钱罢了。
而有些苦工,便是连十文钱也赚不到。
也因此,实际上并没有吃亏的五位家主,才没有气得当场与许锦远撕破脸皮。
看着堆满了粮仓的粮食,许锦远总算是露出了一个发自内心的笑容来。
“总算暂且不用再担心青岚县再有老百姓饿死了。”许锦远由衷欣慰道。
不过这些粮食只能解决短暂的问题,并不能解决长远的缺粮难题。
所以作为青岚县父母官的他,还得继续为底下的老百姓操心才行。
否则难民暴动之事,还是会发生。
“这次的事,夫君办得极好。”
周清漪站在他身旁,一副与有荣焉的模样。
旋即,她像是想到了什么,“夫君,眼前的粮食虽多,可也总有消耗完的一日。
夫君往后,可有别的打算?”
没有许露珠这个白眼狼女主在场,许锦远自是不会对与他一条心的周清漪有所隐瞒。
“我打算组织一些难民继续烧制瓷器,用那些瓷器一半换银钱一半换粮食。
若是咱们东明国没有那般多粮食,便去另外两个大国或其余小国小部落换。”
闻言,周清漪稍微思索后说出了自己的疑虑。
“如今咱们东明国不太平,各路反贼、土匪多不胜数,路上运输是一大难题。
至于运t送去它国,虽可行,却路途遥远,途中难免会出现各种意外……”
后面的话,周清漪没有再说下去。
但已经足够许锦远充分了解到,她所担忧之事。
许锦远微微颔首,“夫人所担忧之事,为夫也考虑过。
因此,我打算明日亲自去见一见魏将军。
若能成事,运输便不再是阻碍。”
“魏将军乃边防守军,你突然找上他,且还是在这个多事之秋,是否会引起陛下的猜忌?”
周清漪再次道出了心中的顾虑。
因为最近几年天灾人祸不断的原因,打着清君侧的反贼不断出现。
这些反贼中,不乏朝廷官员。
因而如今的陛下,对于官员勾结之事十分忌讳。
许锦远无奈的摇了摇头,“咱们都要活不下去了,哪还顾得上陛下是否会猜忌?”
“不过夫人不必过于忧心。
据我所知,那位魏将军似乎是陛下的人,与其交好,未必是一件坏事。”
闻言,周清漪这才安心了些许。
等粮食全部到位后,许锦远立即安排人到城外施粥。
这一次的施粥,不是清可照人的粥水。
而是实打实筷子插着不倒的浓稠粥米!
已经好几年都没有吃过一顿饱饭的难民们,终于在这一日痛痛快快的饱餐了一顿!
不少难民吃着吃着,便忍不住哭了出来。
“若是俺爹娘能再多撑些日子,便不会被饿死了!”
“俺、俺婆娘也是,若她能跟着俺到这青岚县,现在也能跟俺一样吃饱肚子了。”
“我本以为我也会如兄嫂那般饿死,没想到……如果我兄嫂还活着,那该多好……”
“是啊,倘若大人能早些将那些宝贝拿出来,便不会有那般多的人饿死了,唉……”
最后这话,是高慕寒说的。
似感慨似叹息。
似乎是在为那些饿死的难民,感到痛心可惜。
只是随着他的话音落下,在场的难民有些瞬间变了脸色,也有些不自觉蹙起了眉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