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6章(1/2)
第076章
1996年4月29星期六。这天是□□洞景区正式开园的好日子。
国家自去年开始试t行周末双休政策,到今年正式颁布,连续两天的休息日极大地促进了国内消费,对于旅游行业来说更是一大推动举措。城郊游成为热门旅游方向。很多人选择在景区或其附近住一晚,悠悠闲闲地玩两天。又能充分放松,又能不耽误上班工作。
这样对于那些需要三四个小时旅程的景区来说,可以吸引更远的游客。
□□洞景区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站在了世人的面前。
一大早,竹坑乡乡政府主要领导,如乡长葛兴国、产业办主人徐洪福便站在必经路口等着县委书记姚阳以及副县长袁腾飞前来参加剪彩工作。
葛兴国问徐洪福姜崖怎么没来?徐洪福笑着说这小子见领导不积极,可见到游客亲热地跟自家亲戚似的。一大早姜崖就跑去景区招呼开园事宜。
九点剪彩,之后正式开园。时间卡得紧紧的,即便是县委书记也得天不亮起床赶场子参加活动。
等到八点半,载着领导的车才风尘仆仆驶来。葛兴国扯了扯好几年没戴的领带,正色往前迎接。竹坑乡作为GDP常年吊尾的乡镇,书记不待见是最正常不过的。在以GDP论英雄的世道,他去县里开会永远坐在最后排,
姚阳书记上任后今天还是第一次来竹坑乡。
“从县城来乡里这条路简单改造后,路倒是不颠簸了,可绕来绕去跨了好几个乡镇,速度还是提不上来。”姚阳书记一下车就对着葛兴国说道。
姚阳说的这个问题,葛兴国早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现在省里面正在搞三横三纵交通骨干网络,隔壁县人家已经走到前列,正在筹备扩建过境新国道,未来还要修建同方向的高速公路。西河县是三不靠的地方,不管哪个方向的国道都是从隔壁县通过,西河县内部各乡镇只能靠省道、县道、乡道联系。
这问题原本在竹坑乡不太显现,如今□□洞景区开园在即,交通不畅的问题立马凸显出来。
葛兴国麻溜地朝姚阳书记汇报了当下这个问题。
“修路是大事。总不能专门为□□洞修一条高速公路吧。只能等省里的交通规划出来,看咱们这次能不能搭上春风……”姚阳书记也有自己的难处,实话实说道。
葛兴国点点头,“我也没奢望什么,就是想着要是交通骨干网络通过咱们县,希望县里考虑高速口设置在我们竹坑乡。”
即便高速口不设置在竹坑乡,离竹坑乡近一点也行啊。
“高速口选址问题有多重要,大家心里都明白。每个乡长镇长见了我都这么跟我说。你让我答应哪个?再说这也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姚阳笑着道。
一般来说,高速口选址要和全县的产业发展布局挂钩,优先考虑工业、物流需求量大的乡镇。要是以前,竹坑乡哪有资格提这个想法,可现在不一样了。游客要来玩,交通先解决。
趁着领导今天都在,葛兴国倒豆子似的赶紧把想说的话都说出来。
他一手拿着竹坑乡全乡旅游规划,一手拿着项目计划书,向领导描绘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后的发展前景。
“彼时,我们乡一定到处鸟语花香、景色宜人、溪流潺潺、山林茂密。游客慕名而来,吃喝玩乐一条龙,白天参与农事体验活动,晚上一边睡觉一边吸负氧离子。各村都有自己的旅游特色,只要进了我们乡,就像来到桃花源,什么好玩的好吃的好喝的都有,简直要乐不思蜀了……”
袁腾飞笑起来,“老葛,你这一路说个不停,姚书记都插不进嘴啊。姚书记这次亲自过来为□□洞景区剪彩,其实就是对你们工作的嘉奖。”
葛兴国老脸一红,“当然当然,今天的重点是请各位领导为我们□□洞景区开园剪彩,指导工作,至于其他的咱们有空再说。”
姚阳也笑起来,让秘书把葛兴国手里的资料要过去,“我回去的路上会仔细看看,过段时间咱们可以组织各部门为竹坑乡开一个专题发展探讨会。”
葛兴国一听高兴极了,连声说谢谢。
一路爬山,云雾缭绕,姚阳打开车窗,深深吸了一口,“葛乡长你还别说,这里的空气确实不一样。好像心肝肺都被洗涤了一遍,舒坦多了。”
葛兴国连忙说:“姚书记要是有空可以去我们乡各个地方走一走看一看,现在大家看着金竹村的人开动脑筋赚了钱,都心动了。每天来我办公室要指导要政策要资金的村书记排成队……”
姚阳:“看来树立模范带头标杆很有必要啊。腾飞……”
他话没说透,袁腾飞赶紧接话道:“书记,我也觉得竹坑乡近一年干劲十足,闯劲儿十足,而且现在已经有一定的成效,可以组织其他乡镇向他们学习。”
姚阳点点头,“对了。你提了几次的那个小伙,叫姜崖是吧,人呢?”
他话音刚落,车也到了金竹村的村口。
上次奠基仪式上请来袁腾飞副县长,这次开园又把县委书记请来,金竹村人这次算是开了眼,长了面。车刚停稳,姜崖和宋香巧,还有一群抱着看县太爷心态的村民全迎了上去。
姚阳一眼就瞅见人群中这个白净年轻人。听说这小子去年刚毕业,放弃了省里和市里的高薪体面工作,主动选择来竹坑乡这个偏远乡镇工作。就凭这份心,确实值得表扬。更何况他来了之后并未躺平,勤勤恳恳,谨小慎微,没条件创造条件干,不到一年的时间将□□洞景区建得有模有样。
听说前两天还是他带队发现了千佛洞以及青秀大和尚的肉身坐像。省里领导专门打电话给他,表示对这次重大发现的关注。希望西河县能及时抓住这次机会,好好利用资源,把宗教旅游搞起来。
扫眼看过去,金竹村村口干净整洁,小广场上摆着健身器材,到处彩带飘扬,村民脸上都洋溢着不一样的光泽……
“姚书记,我是产业办的姜崖,”姜崖殷切握手道,“您一路奔波辛苦了。”
姚阳感受着这小子掌心的茧,笑道:“你们在一线更辛苦。”
“姚书记,我是金竹村的村支书宋香巧。”宋香巧面露激动喊道。
“听说你是从外村嫁过来的。眼光好啊。”姚阳夸道,“好山好水好风光,才会吸引人来。”
宋香巧更激动了。领导就是不一样。连这样的细节都记得。肯定是袁腾飞县长向姚阳书记提过自己。
“我准备在金竹村再干五十年。到时候还要请书记来参观指导。”
姚阳伸出大拇指夸赞,“行。你们葛乡长给我描绘了二十年后的竹坑乡,你这直接又拉长三十年。我还真要好好活着,看看竹坑乡到时候会发生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
-
剪彩仪式简单又庄重。几位领导站在景区大门前,手握彩带,前来围观的人围了好几圈,有些甚至爬到了树上。电视台的人也来了,占好机位采集素材,准备晚上在县电视台播放。
竹秀蔓等人穿着旗袍站在一旁,待指令下达,挺胸擡头走到领导面前,双手递盘,请领导拿起绑着红绳的剪刀。
姜崖原本在旁边指挥流程,被葛兴国强行拉过来。他只好站在最旁边的位置,手持剪刀,擡眼……
这一刻被相机框进时间,这一刻成为历史长河飞起的浪花。
这张照片将在未来的未来——多年后建成的竹坑乡乡村振兴展示馆,占据最显眼的位置。
剪彩仪式后,县领导一行进洞参观。姜崖亲自做导游。惊艳的喀斯特地貌、神奇的风洞奇观,还有来自地下河的花泥鳅,都给各位领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姜崖还专门带他们去了通往后山的路。
“一期主要围绕□□洞,形成系列的体验产品。二期我们准备将游线直接通往后山,我们已经提前勘察过,那里有高山草甸,有古树名木,还有一大片高山吊钟花海,更不用说好几处山涧瀑布,特别适合消暑休闲……”
姚阳一听就明白了,“□□洞再好看,但它容量有限,你想把游客往后山引,把整个游线拉长搞足。这么多好玩的好看的,游客一天时间压根体验不完,只能留在金竹村或者竹坑乡住宿……住宿更花钱。”
袁腾飞:“姜崖刚开始跟我说□□洞不收门票,我是不敢相信的。要知道少林寺一年收益主要靠门票……”
姚阳:“咱们t不能跟人家少林寺比。我觉得姜崖想的没错。不知名的景区刚开始就要先把名气打开。当下付出一定代价,后面就可翻倍讨回来。”
果不其然,等他们出来的时候,前来免费参观的游客已经明显多了起来。
先不说外乡,竹坑乡本地人乌泱泱来了好多。
姚阳书记还要去市里开会,只能浅浅游览一圈。宋香巧一脸急切,她非常想请书记去金竹村里面转一转,看看大家伙现在搞的农家乐有多棒,吃一吃农家菜有多地道,只可惜书记时间不凑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