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 章(2/2)
接着他用手狠狠地抽了自己几个巴掌,骂自己混蛋……
由于过于用力,脸颊肿的老高。
屈学政让人制止了他,他才没有继续抽打,只是一个劲地低头哭泣。
屈学政沉默了一会儿,擡头觑着柴成,“你母亲现在怎么样了?”
柴成轻声道:“好多了……”
接着屈学政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他认为“柴成陷害同窗违背了做人的基本准则,理应远离科举场,念在他孝顺的份上,给他一次机会,若是以后再t犯,便永不得科举取仕。”
接着屈学政把推波助澜的何宝生痛骂了一顿,让他回去写一篇千字以上的“自省书”交给他,合格之后才能参加府试。
屈学政遣散了众学子之后,让赵学正调来了谢彦和谢子瑜的县试试卷。
他对传说中的谢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去年谢家长子县案首,坊间传闻谢家长子的县案首是靠“通关节”得来的……
今年谢家嫡子又是县案首,他倒要好好欣赏一下两位谢家案首的县试试卷!
科场喧哗案,涉及到谢家嫡子和继母的姐姐。
如今曾经的继母被休后,卑鄙无耻地想要陷害嫡子偷盗。
他敏锐地意识到,这里面定然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试卷被调过来了。
他缓缓地翻阅,眉头越皱越深。
看完后,他重重地把试卷拍在了桌上。
两份试卷的水平就不在一个层面上,如果让他来判,谢彦仍然是案首,谢子瑜最多只能是合格。
他的脸色变的很难看,去年的那场县试涉及到通关节的科场舞弊,性质非常恶劣。
周文帝信任他才让他来到周南监督两个省的科举,这事他得尽快跟周文帝汇报。
他拍了拍脑袋,去年负责这场科考的云林县县令孙道敏好像被调到国子监做了司业……
他回到了驿馆,越想这云林县的水越深,尤其是这个谢家……
他决定在云林县多呆一段时间,把有些事情给弄清楚了。
尚县令和谢典史知道屈学政住进了驿馆,一起来驿馆邀请他住到县令府上。
他们两个人原本只是想做一下姿态,心里笃定了屈学政定然不会答应他们的“邀请”。
没想到,屈学政不仅答应了,还主动要求住到“谢典史”家!
这让谢怀安“受宠若惊”的同时,有些不知所措。
就这样,屈学政带着两个门生住进了典史府。
谢怀安把原本芍药住的“正屋”让人仔细打扫过,给屈学政住,两个门生住进了后院原本秦路住的屋子……
女主人不在家,谢典史忙前忙后地亲自负责了屈学政的饮食起居。
只两天的功夫,屈学政的两个门生便把“谢府的事情”打听的一清二楚了!
随即他们又住回了驿馆。
两个门生一五一十地跟屈学政汇报了“方氏多次设计谋杀谢彦”的所作所为,屈学政听后刷新了对“恶毒继母”的认知。
不用向圣上汇报,这事他已经能做出决断!
于是,他大笔一挥,取消了谢子瑜科举考试的资格……
接着他让赵学正把谢彦“助人不留名”的事迹写出来交给自己,他会亲自把此事上报朝廷,让礼部写在官家邸报上面宣扬正能量。
赵学正听后呆了呆,官家邸报是大周皇朝用于传输朝政、官员任命、军事以及重大事件的文书,只在朝堂和官员之间传阅。
“那上面能写这种事情吗?”赵学正有些不可思议,他觉得谢彦的这种小事不能跟朝堂之事相提并论。
“照你这么说,我一个学政,想要在邸报上发表些东西,只能写一些科场舞弊案喽?”屈学政的斜乜了他一眼。
当今圣上让他带着“先斩后奏”的权力来宜省和运省监督科举考试,就是想要让他从中选出德才兼备的学子。
谢彦的这件“小事”如果能上达天听,在朝中流传,圣上一定会高兴,他屈学政的脸上也会有光。
“写的时候,一定要突出谢彦的德才兼备……”屈学政帮赵学正做了些指导后,赵学正领会后,按照屈学政的意思去写了。
谢怀安没想到屈学政住到他家来的目的就是想要收集“方氏的罪证”,然后严惩谢子瑜……
他的肠子都悔青了,早知道就不讲什么虚礼,引狼入室了!
他再一次动用了家法,把那些嚼舌根的下人每人打了二十板子……
可惜,只能泄愤,却是于事无补的。
方氏得知是“自己的原因”耽误了儿子的前程,跪到了驿馆门口,请求屈学政的原谅。
她愿意承担所有的罪名和惩罚,只希望“屈学政给他儿子一条生路”。
屈学政没有理会她,而是径直坐上了马车去南栖县视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