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被敌国世子下情蛊后 > 天意(一)

天意(一)(2/2)

目录

她忽然觉得这个小东西有点儿眼熟,像是不久之前在什么地方见过。

正当她继续冥思苦想,就听祝扬继续问道:“所以,有了这勾玉,你得偿所愿了吗?”

雪龙眨眨眼,终于想起来自己曾经在哪儿见过一枚相似的勾玉了。

那个傍晚,她去神玉寺见到玉真公主时,公主腰间的诸般流苏绫罗里,隐约露出一颗白玉的小勾玉,形状大小与祝扬手中的这颗如出一辙。

这竟然是公主的信物。

所以,为什么祝扬会有这么一颗勾玉?

仿佛知道她的疑问,祝扬忽然回了一下头,深深地看了雪龙一眼。

雪龙在这个刹那意识到,接下来祝扬要说的话,有可能是她从来不曾了解过的,甚至从来无人知晓的秘密。

“谭镜神。”祝扬把玩着勾玉的动作一顿,说道,“若是孤没有记错的话,你是晋人吧?”

......

谭镜神投奔折荆太子,成为太子麾下的一名门客时,还是个十来岁的毛头小子。

他幼年早慧,自诩不凡,进了东宫之后便急切地想着做出一番事业。可哪知东宫最不缺的便是文武双全的各路谋士,谭镜神在东宫做了几年的门客,平日里却连单独面见太子的机会都没有。

一腔热血的年轻人逐渐有了失意之感,成日颓废沉沦、顾影自怜,想不明白为何自己才华泼天却施展无门。旁人都说东宫是天下有志之士最向往的地方,谭镜神却已经一眼望到了头。

折荆案前夕,天下战乱不平,风起云涌。东宫幕僚人人摩拳擦掌,而谭镜神却依旧终日沉迷于声色犬马、萎靡不振的生活,直到那个夜晚兵士撞开了东宫的大门。

血洗东宫之后,侥幸活下来的幕僚们四散开来。他因为当晚去了酒馆,侥幸捡回一条性命,却拒绝了劝他回乡的建议,跟着实则已经被软禁的太子妃玉真公主来到了晋蜀交界的点春江边。

东宫终于倒了,谭镜神看着每日每夜把守着公主的兵士,暗暗心想。

说是广纳天下贤士,却依然逃不过树大招风、一朝坍塌的命运,谭镜神在心中想道。太子一死,晋国日后的命运几乎已经注定,自己也是时候该去寻找一位新的主子了。

谭镜神苦思许久,甚至连桓胥的面都见不上,直到玉真公主生下小皇孙的那一晚。

折荆案之后,跟在太子妃身边的幕僚寥寥无几,谭镜神也就自然成为了太子妃身边的侍从。在相处了几日之后,他自然也和其余众人熟悉了些。

所以,他很自然地知道,在太子妃临盆的当夜,太子妃曾经将一位信任的幕僚叫进过房间,而半个时辰之后,这位幕僚背着药箱离开时,药箱里并不是空的。

谭镜神站在不远处看着幕僚离开,在兵士赶来之前,悄无声息地跟了上去。

机会来了,他对自己说。

初春天寒,点春江边更是密林深谷,若是没有向导,想要在山谷里走出一条道来可谓难上加难。谭镜神悄无声息跟了上去,趁着深黑的夜色,顺走了公主交给幕僚的荷包。

荷包里放着一枚小小的勾玉。

很快,桓胥接到了一封书信,信中附上一枚勾玉,那是玉真公主平日里一直贴身带着的信物。

几日以后,在各路传言的重压之下,幕僚带着襁褓中的婴儿原路返回。装着勾玉的荷包被扔在地上,伴随着太子妃撕心裂肺的哭声,溅上了温热的鲜血。

“可是,大司马是多么精明的人,又怎么敢用一个背主求荣的人呢。”祝扬说,“所以你没能如愿去成青河城,而是被留在了点春江边做一个县令,这一做就是十余年。”

他说到这里时,谭镜神已经冷静了

祝扬俯视着他的眼神里划过一丝怜悯,然后俯身下来,一只手捏住他的下颌。

“真蠢呐。”祝扬轻声说。

“你方才不是想问,我到底是什么人么?”祝扬凑近了谭镜神的耳畔,用雪龙听不见的声音说,“那孤就告诉你。”

说完,祝扬从衣袖里缓缓摸出那只铜制的蛊盅。

谭镜神瞳孔乍缩,在一瞬间明白了他想要做什么,当即就要往后退,却被祝扬不费吹灰之力地卸了肩膀。

随后,谭镜神只感觉有什么东西刺在了自己脖颈。

“不要......杀我......”他嘴唇蠕动,却发不出一点儿声音,喉咙滚动了两下,唇角冒出一线黑色的血。

祝扬兴致缺缺地看着他,一撩衣摆避开了喷涌而出的黑血,然而还是溅上了几滴,被他嫌弃地拍到一边。

他眼看着谭镜神的瞳孔逐渐涣散,漠然道道:“你跟着我母亲的时候,知不知道她也是个蛊师?”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