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荆煨伏鸡(1/2)
路边荆煨伏鸡
顾嘉深的房子交割得很顺利,拿下证的那天,马大爷也顺利拿到了尾款。
老两口子早就收拾好行李了,这会儿他们家儿子也来接两人走,第二天就将房子给腾了出来。
看着随着大部分东西都打包带走了的空荡荡院子,江家人都十分高兴。
这里,以后就是美满食铺的地盘啦!
何秀英更是在路过那些原来为难过他们的房东的门口的时候,略带得意地高高昂起了头。
哼,你们不乐意我们在这里租房子开饭馆赚钱,我们就偏能找到更好、更大、更便宜的房子!
一家人迅速忙碌了起来,先是花了一下午的时间,将屋子里用不上的家具都给搬到杂物房里去,整整齐齐地摆好了。
何秀英看着这些老家具,叉着腰说道:“这些都是好木头做的嘞,将来小顾只要刷上一层新漆,就都跟新的一样好使了。”
别看她跟马大爷还价的时候说得笃定,什么年轻人t不喜欢这些样式啦,肯定用不上啦之类的,其实她心里还真不是这样想的。
这么好的东西,怎么能不用嘛!刷点喜欢的颜色的漆,不就好了?
江兰兰的想法倒是跟她娘还价的时候的说头一样:“娘,人顾嘉深到时候毕业了肯定不会要这些家具的。”
何秀英想了想,觉得还是得尊重年轻人的想法,不过她还是说道:“不管人家小顾用不用得上,反正咱们就先给他好好保存着,出太阳的时候再扛出来晒一晒,防防虫子,以后他要用还是要扔,都随他。”
她是做好了江家在这里开四年饭馆的准备的,毕竟人家大学就是读四年,回头要结婚要生娃,就算没有分配在这边工作,小顾估计也要卖掉这房子,再重新买的。
江兰兰要是知道她娘的这个想法,肯定会哼笑一声,暗笑她娘根本不懂顾嘉深的实力。
这人如今顺利参加了高考,一下子还能拿这么多钱出来,就说明他肯定手上还有更多的钱,以后也能赚更多的钱,毕业不毕业,人家都不稀罕这么一套县城的房子。
她这几天暗自思考了很久,终于有至少七八分肯定,顾嘉深买这房子,根本就是为了方便他们一家子开饭馆,至于他是怀着什么心思,这就不明白了,大概他那样的人,别人对他好一分,他就恨不得回别人十分吧。
她娘确实是对顾嘉深很好的。
将整个房子的角角落落都清理了一遍,一家人看着清清爽爽的屋子,高兴得不行,立马就开始做整改。
用来做饭馆的堂屋跟两间正房不用改什么,只是将门给扩大了一点,毕竟开饭馆嘛,门面阔气一点,看起来也正经。
至于厨房,江茂竹按着江兰兰的想法,起了一溜儿的灶,共有三个灶眼,加上两个煤炉子,对于厨师来说,简直超高配置了。
关键是这房子墙壁挺厚,梁又高,即便是夏季,也颇为阴凉。
再也不怕中暑啦!江兰兰叉腰看自己的地盘,心满意足。
接下来几天,江家找人正儿八经地做了个“美满食铺”的匾,高高地挂在大门上方,远远瞧着,就像是那么一回事了。
七月二十二号,好一阵没有营业的美满食铺,在离厂子一两百米的地方,重新开业了。
何秀英特地叫江茂竹去买了一挂鞭炮,半上午正式开门营业的时候,就将鞭炮在大门前点了,顿时噼里啪啦一阵响,刚好吸引了刚出纺织厂们的职工们。
这几天美满食铺的动静挺大的,许多老顾客都知道了江家以后有门面了,正一天一天地盼着呢。
终于开业了!鞭炮炸出来的烟雾弥漫在饭馆门前,浓重的硝烟味儿四处飘散。
踏着满地的红纸壳,第一批顾客已经迫不及待地穿过大门,在江家人的指引下落座了。
由于厨房现在跟用餐的地方隔开了,顾客们不好像以前那样看着有什么菜就点什么菜,于是江兰兰想了个办法。
她要江茂竹订了一个三层高的架子,就摆在堂屋墙壁边上,每天做哪些食材的菜,就将什么食材摆上架子。
当然,像肉类的,就不摆了,招苍蝇不说,鼻子灵敏的人还能闻见腥膻味。
顾客们觉得这个法子挺新鲜的,也不用多问今天有什么菜,就看着那架子上的食材,点自己爱吃的,简单又方便。
食铺才开业,就迎来了爆满,江家人又开始了忙得脚不沾地的时刻。
不过现在可就鸟枪换炮、大不相同啦!三间屋子一共摆了二十个小桌子,还十分宽敞,一点也不拥挤。
何秀英、江茂竹点菜的点菜,端菜的端菜,江小桃则在厨房里打下手备菜,有些简单的小菜,她也负责炒,姑侄两人配合得颇为默契。
江小桃这些日子每天都研究了做菜,江兰兰在一边教一些小技巧,现在她做出来的菜,水平也已经高于平常的小饭馆了。
三口大灶、两个煤炉,想慢火炖汤的,煤炉可以搞定,大火快手菜,柴火大灶三两下就炒好了。
火大,炒出来的菜又新鲜又锅气十足,不仅比之前摆摊时用煤炉子炒出来的菜口味更上一层楼了,还十分地快!
顾客们现在也不着急了,待在凉爽的屋里,不用晒太阳,刚点好菜,人家就先送上了免费的凉茶跟例汤,跟同伴们聊着天,简直不要太舒服。
凉茶是一早就熬好了,用井水湃着,例汤则是江兰兰用骨头熬制的汤,加上些海带或者冬瓜之类的,慢火熬出来,滋味十足,几乎人人都喜欢喝。
头一天营业,江家几乎是从放鞭炮起就开始忙,一直忙到晚上天黑了,才送走最后一位客人,得以自家人坐上一张小桌子,慢慢地吃着晚饭。
“今天这生意我真是没有想到,比咱们摆摊的时候还要多上不少!”何秀英眼睛都笑成一条缝了。
要知道之前摆摊那会儿,每天也是人数爆满,还要排队的。
“现在咱们有门面了,人家可以坐在屋里慢慢吃,也不那么热,自然很多人都来了。”江兰兰笑,“我估计明天也会有很多,咱们今晚可要休息好。”
“我现在吃着饭都有点困了,不消说的,回家指定倒头就睡。”江小桃笑道。
她是真高兴啊,原先刚来县城的时候还想一想在乡下的事情,现在是压根就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想了。
认真做好每一道菜、服务好每一位客人,才是她努力琢磨着的事情。看着美满食铺里人来人往的,她忙,但忙得十分充足,并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当然,这些还只是一方面,另外,她现在每天都能赚不少钱,整个人的心态都不一样了。
有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以前光看看摸都不好意思上手摸的衣服,现在她只要看上了,根本不用太考虑价格,想买就买了。
晚上出门散步,看着小商店里的冰棍,她也无需担忧自己买了吃了会挨骂,想吃就买,甜甜的滋味,是此刻最幸福的味道。
能赚钱,真好啊。
江小桃的内心充满了感激。这种情绪便也体现在了工作上,越发地精益求精起来。
随着美满食铺持续性的好生意,周围的那些房东们都傻眼了。
但是那又怎么样呢?美满食铺不仅由摆摊改为了开饭馆,还开得远近有名,赚得盆满钵满!
不过也有不少房东也禁不住家人的缠磨,尴尴尬尬地带着家里人走进了食铺。
江家人并不区别看待,来者就是客,人家是来花钱的,无论有什么摩擦,也都笑脸相迎,收钱做菜。
慢慢的,也就有不少人抛下了心中的酸意跟成见,逐渐成为了回头客,双方在路上见了面还能聊上两句。
饭馆开业第五天,顾嘉深跟卫成彬再次关顾,受到了全家人的热情欢迎。
“这是刚从长青市回来?”她问道。
“是的哩婶子,咱们今天要点大餐,嘉深请客!”卫成彬活泼地说道。
“别请客了,今天婶子请你们客。”何秀英将人安排到一个角落里,“先坐一会儿,等下咱们吃伏鸡!”
卫成彬诧异地问:“今天入伏了?”
何秀英像看傻孩子一样看小卫:“头伏早过了,今天是中伏。你们先等等啊,婶子先给你们倒两碗凉茶,消消暑,留着肚子晚上吃好的。”
顾嘉深点点头:“行,那谢谢婶子了。”
何秀英笑:“是我们要谢谢你啊小顾。”
卫成彬插科打诨:“咱们就别谢来谢去了,这些天在外头净吃些又贵又撇淡的东西了,早就想念咱们食铺这一口了。待会儿我要敞开肚皮吃,婶子可别别嫌弃我!”
何秀英作势拍了拍他的胳膊:“当然不嫌弃,你就尽管吃,吃不完婶子都放你回家!”
又聊了两句,那边喊人结账了,何秀英赶紧去了,中途还不忘嘱咐正好上完菜的江茂竹给两个小伙子上凉茶。
卫成彬左张右望地打量着室内,点点头:“这下是真像一个饭馆了,比一般的饭店都看着舒服嘞。”
顾嘉深点点头:“秀英婶子家很适合干餐饮业。”
“那是的,就江兰兰那一手厨艺,我敢说,整个密县都没有打得过她的对手,菜的味道做得比国营饭店里干了几十年的大厨都好。”卫成彬公里公正地评价道。
他一直生活在县城里,还偶尔跟着他妈去市里,跟着他爸去省城走亲访友,馆子下了不少,t但江兰兰这一手菜的味道,他从小到大,还真没吃上过几次。
“在县城里,是有点屈才。”顾嘉深淡淡地说道,但丝毫不掩饰话里的欣赏之意。
“有本事这话你别对着我说,你对着人家姑娘说去。”卫成彬挑挑眉,戏谑地说道。
顾嘉深看他一眼,不说话了。
卫成彬借杆子往上爬,笑嘻嘻地:“我看,某人也只会在我面前说吧,要是江兰兰真来了呐,这话是一定不会说出口的~~”
顾嘉深说道:“闭嘴。”
卫成彬:“就不,嘻嘻。”
顾嘉深:“……,随便你。”
他不再说话,安安静静地喝凉茶,听着屋里食客们各种八卦闲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