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生意(2/2)
付小峰闻言,也充满希冀:“要是咱俩能在县城里安家,那简直、简直是太好了!”
小两口笑作一团,又开始畅想以后买了新房子之后,要添置什么家具,要装什么颜色的窗帘,零零总总,细细碎碎,只觉得一切都十分美好。
*
三伏的时候,附近有人开始放鞭炮。
经来吃饭的顾客们一说,江家人才知道这是有人家里的小孩收到了录取通知书,考上了大学。
江兰兰这才想起,好像好一阵都没有见到顾嘉深了,也不知道他的分数是多少,有没有考上心仪的大学。
不过才挂念着这人,第二天倒是就见到了。
江家人也没来得及问,因为顾嘉深是和一个看起来挺威严的中年男人一起来的。
顾嘉深特地跟何秀英说,点几个兰兰的拿手菜。
何秀英不知道缘由,但看了看那厢已经入座的中年男人,以为这是小顾要隆重招待的什么人,于是一口答应下来,就去后厨跟江兰兰叮嘱了这个事情。
这会儿正是半上午,客人还没几桌,江兰兰听了这个要求,看了看今天的菜,点点头,心里有了打算。
从煤炉子上的一口锅中捞出一块煮得正正好软烂的五花肉,快速切成薄厚均匀的片状,就着鲜嫩的大蒜叶、青椒炒了一份油汪汪的回锅肉。
这是美满食铺开饭馆以来,一道经久不衰、每天都有很多顾客点的人气菜,不少人都喜欢这种一口就是一大块肉的爽快感。
新鲜处理好的仔鸡,三两下剁成大块儿,用老姜、青红椒先油爆、后炖煮,收汁之后,就是一份黄亮鲜嫩的老姜爆鸡。
鸡炖煮的时候,那厢江小桃已经用上好的刀工切好了一碗土豆丝,正浸泡在凉水中脱去部分淀粉。
江兰兰沥掉土豆丝的水,在锅中倒油放入土豆丝,混合着浅黄色的酸辣椒大火爆炒,不过短短时间,一份又脆又酸辣的土豆丝也带着锅气出来了。
两个人吃饭,三样菜已经是多得不能再多了,谭佳佳跟付小峰将菜端上桌,不着痕迹地观察着客人的反应。
只见那中年男人一边跟顾嘉深说话,一边开始动筷夹菜,等第一口回锅肉吃进嘴里的时候,男人忍不住挑了挑眉,朝着顾嘉深点点头:“这口味,还真不像是你说的小姑娘做的,倒像是老师傅掌的勺。”
顾嘉深也露出浅浅的笑:“孟叔叔,这家饭馆可没有老师傅,人家年纪真比我还小。”
被唤作孟叔叔的老孟假作不信,又夹了一筷子由青红辣椒点缀的鸡肉。
他快速地嚼了几下,这下眉毛简直挑得更高了:“这道菜竟然这么嫩!我一开始见这鸡这么大块,还做好了耐嚼偏柴的准备,倒是没有想到,一点都不柴,嫩得很。”
他细细地品尝着,只觉得鸡肉中爆透了老姜的香与辣,每一口都汁水十足,明明只是简单的调味,却一点也不腥、一点也不老。
老孟看着浸泡着鸡肉的浓郁金黄汤汁,很有一种想舀几勺拌饭吃得冲动。不过在顾嘉深这个晚辈面前,他到底还是要面子,没有真这么干,只寻思着这菜的份量大,肯定吃不完,待会儿或许能打包带回家,晚上就拌饭吃。
压下冲动,老孟又夹了一筷子土豆丝,依旧是一份没有任何毛病的菜,即便是他刚刚尝过了肉菜,这会儿也不觉得土豆丝过于素净,那酸辣而脆糯的口感反倒是更激发了他的胃口,恨不得什么话也无需说,先干上几大碗白米饭再说。
两道肉菜,一道素菜,彻底征服了老孟的胃口,而顾嘉深对此并不惊讶。
等老孟就着菜愉悦地扒了两碗满满的饭,他才问道:“怎么样,孟叔叔,这菜的口味是不错吧?”
老孟吞咽下一口饭,认真地说道:“这口味确实是很好,是真的比很多老师傅都厉害了。”
不过他想了想,又说道:“这些菜应该都是小份的吧,你孟爷爷这次过整生,虽然说是说小办,但少说也有个十几桌的,你推荐的这个小姑娘,她能做好吗?”
要知道做小份菜跟做大锅菜,可又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小份菜做坏了也就是一份、两份的事情,大锅菜一般都是人家办酒才要做的,那食材都是精打细算出来的量,要是做坏了一大锅,可不是什么好玩的事情。
顾嘉深说道:“以她的手艺来说,是绝对能驾驭得住的,而且她会做的、做得好的菜可不止这些,不信您待会儿观察观察,看看这个小饭馆到饭点的时候多热闹。”
“而且,”他瞅了眼老孟,老神在在地道,“人家饭馆里生意这么好,还不一定愿意接您家的生意呢……”
老孟伸手虚虚点了点他:“你这小子!”
说是这么说着,老孟果然接下来吃饭就慢了下来,观察着美满食铺的生意。
顾嘉深说的果然没错,很快就到了用餐的高峰期,整个饭馆开始变得拥挤而嘈杂,一桌一桌地顾客坐得满满的,过不多久,竟还有后来的人只能先坐在墙角边上喝着凉茶等位。
老孟也不太好意思占着位置了,他快速地吃完菜碗里最后一点菜,然后就买了单,也坐到边上去了。
原本还想着打包来着,不过最后吃得只剩下汤了,他也不好意思打包了。
何秀英现在更多的时候负责结账收银,她见着两人吃了饭也没走,不知道是怎么个意思,但也没有问。
等饭点过了,厨房里也差不多忙完了,少数的几个菜江小桃一个人就能搞定,老孟才站起来,很有礼貌地问能不能跟饭馆里的小厨师聊一聊。
“找我聊什么?”江兰兰踏进堂屋,笑眯眯地问道。
顾嘉深看她一眼,解释道:“孟叔叔的父亲月底的时候过寿,想着要个场地办个十来桌的寿宴。我觉得美满食铺这边大概也能承接这个事情,就拉着孟叔叔来了解一下了。”
江家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家里老人要办整生,纷纷在心里感叹,城里人果然都财大气粗,办生日宴都是在馆子里。
不过美满食铺确实场地还算宽敞,光是三间正屋都能摆差不多十张大圆桌了,更别提后头还有个大院子、前头路两边两块空地。
论场地,就是操办三十桌都没有问题的。
江兰兰心里也一动,她很明白做小份的精致菜肴跟做大锅的席面差别很大,但是在“书”中,她是有好多次的操办经验的。
无论是乡下的红白喜事,还是t城里的规格更高一点的寿宴喜宴,她那会儿都打下了实实在在的名声。
这十几桌,对她来说,还真不是什么难事。
更何况,承接这种大生意,对在本地扬名是很有好处的。你这一次做得好,下一次就会有更多人慕名而来,多办几次,名声就传出去了。
她既然都准备做餐饮业了,就不准备一直守着这么一个小饭馆,当然要为今后考虑。
脑海中一瞬间想了许多,江兰兰忙盛开笑容,也随着顾嘉深的喊法,乖乖巧巧地说道:“孟叔叔,很感谢您考虑咱们美满食铺,您父亲的寿宴咱们还真能接。”
老孟看着面前这个娇娇俏俏的小姑娘,真是不敢相信中午这一桌桌上个不停地菜肴大多都是她掌勺做的。
不过事实摆在眼前,他还摸到后厨去看了一眼,倒是也确认了这个江兰兰是真有大厨风范的,光是一瞥之间看到的那利索地炒菜姿势,就让人觉得,哪怕还没有尝上味道,就先入为主地认为这菜炒出来一定很好吃了。
江兰兰这话一出,何秀英跟江茂竹都有些诧异,心道,这能行吗,他们家闺女从前不仅没有接过这种大事,就是吃酒席都没吃过几次呐。
老孟眉毛轻挑,问道:“要是你做酒席的话,你打算准备多少样菜,能做哪些菜式出来?”
江兰兰熟稔地说道:“按咱们这边的风俗,一贯是做十道或者十二道菜,做十二道菜的话,其中十道主菜、一道点心和一道蔬菜。您要是想更客气一些,上菜前再添三四样小凉菜。”
她一进堂屋的时候,就观察到这位孟叔叔虽然上衣穿的事普通中年人喜欢穿的棉质短袖,但是裤子却像是公安的制服,那鞋子更是牛皮鞋,一看就不是普通家境。
尤其对方谈话中也透露出对自己父亲这次寿宴的重视,定然就不会选择十道菜。
见老孟点头,江兰兰又说道:“老人家一般都喜欢相对传统一些的菜式,如果我做的话,头碗、扣肉或蹄膀、酸椒蒸仔鸡、剁椒蒸鱼这四样,必不可少。”
老孟点头,密县办席,条件好一点的人家,头碗、猪肉、鸡肉、鱼这四样荤菜必不可少,只不过穷有穷的搞头,富有富的做法,光是一个“头碗”,在食材上就能有很大的不同。
果然,江兰兰下一句就是:“至于头碗用什么料、猪肉是哪一种做法,鱼用什么鱼,这些都能商榷,自然都以主家的决定为准。”
老孟面上不显,在心里夸赞道:小丫头是个做事周到的。
他问道:“那后四样你准备做什么菜?点心用什么?”
蔬菜不用问,总之什么季节吃什么菜就行。
“您家要是想隆重些,咱就做烩羊肉、烧甲鱼、另一道鱿鱼炒烟笋、一道墨鱼猪肚汤。点心做寿桃包子,应景儿。”
“您要想稍微低调一点呢,羊肉跟甲鱼咱可以换成金钱蛋、莴笋丝儿煮鳝鱼,汤则用玉米排骨汤。”
江兰兰眉眼向上挑了挑,俏皮地说道:“当然,还有其他做法,晚餐的时候能变换一些菜式,咱都可以细细商量,总归能帮您办得客客气气、体体面面的。”
老孟威严的脸上也多了笑容,他故意为难道:“只要我家提出来,你都能做?”
江兰兰高傲地擡起下巴:“不说样样能做,但也差不多了。您就是弄来鱼翅海参,我也都能给您整饬出来。”
老孟忙摆手:“那东西可弄不来!就是能弄,咱也不敢吃哩!”
一屋子人都笑了。什么鱼翅海参鲍鱼的,这都是过去地主和达官贵人家才吃得上的东西,经过了过去那么多年的特殊时期,谁敢这么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