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解佩令 > 莲子羹(七)

莲子羹(七)(2/2)

目录

她回神,看见官吏已经抱着粗壮的树干上了那瓦砖上,她也跟着往内看,这才瞧见里面竟然藏了位满头银发的老妇人。

官吏神色焦急,看见里头的人动了动,原本嵌在木床上的身子欲起来,带着摇摇欲坠的树干跟着摆了摆,急忙道:“阿婆,我们是临县官府的,别怕,先别动,我们这就进去救你!”

哪知那阿婆却是忽而一声嚎哭,“我不走!我不走!”

她死死抱住床沿,“我要在这,在这,等……”

几条闪电划过,紧接着,一声巨大的闷雷从头顶传来,天骤然昏暗下来,像个覆盆直直压来。官吏眉皱得更深,看向陈明,“知县大人,是否要先让京都的大人们先到山崖石洞处避雨?”

未等陈明回应,宋韵已经擡了擡手,吩咐道:“你们先行跟着他们去山洞,主要是保护好这一批粮物,还有义净僧师……小敲和我留在这里帮忙。”

此次出行的这支女子侦察队并非谢玉敲组建的那支。这些女子多数是宋韵从北漠带来的,有些虽不能武,却都是训练有素,办事有条不紊。

她们很快便在义净的带领下,领着武康军离去。

留下一官吏,和哆哆嗦嗦的陈明,他也想跟着走,但t宋韵剑刚出半鞘,他便怂了,只好试着也跟着劝里面的阿婆。

阿婆满脸坚决,好说歹说便是不肯走。

眼看雨将落,谢玉敲给宋云遏打了个眼色,他在林空耳边说了一句,只见又一道闪电划过,林空衣角一翻,人已经灵巧地落入屋内。

他绕开一路的狼藉,在阿婆面前蹲下,声音难得温柔内敛,道:“阿婆,跟我们走吧,好吗?”

奈何阿婆一点也不买账,抱的更紧了,声泪俱下,嘴里喃喃着:“我不走,走了我阿孙回来了便找不到家了……”

林空继续尝试,“这水灾如今已经十分严重,说不准你阿孙就在山上呢?”

“不可能,不可能的!”阿婆眼神已经没了希望地看着积了半腿高的水,“他都走了那么多年了,要回来肯定也是先回家来。”

“阿婆,可是如果他要归家。”谢玉敲看着她,眉眼柔和,浅然一笑,“临县遇灾,他会不会首先想的是自家阿奶上山避难去了?”

“何况,”谢玉敲声虽柔却力量十足,“何况水灾如若还未能解决,先丢了命……”

阿婆已经停了嚎啕,她看了眼空荡的屋顶,又看了眼面前蹲着的林空,已经有些动容。

谢玉敲趁热打铁,又道:“跟着我们去山上吧,那边都是临县的族人。”

片刻,阿婆终于点头,“多谢,多谢你们。”她被林空拉住手,但多日未曾饱腹的身子却是受不住了,她直直从床上跌下,原本抱着的床因顶部的承尘断裂瞬间崩塌。

林空手疾眼快,臂弯一擡,护住了阿婆的头。

他却是一声闷哼,手脱力一弯,顷刻间便有血染出。

“你怎么样?”宋云遏急忙喊道。

林空比了个手势,“放心吧,只是被木头挫伤了一点,不碍事。”说着,他带着阿婆一齐回到树枝上,被胡数剌拿着药膏一抹,呲牙咧嘴的。

看起来确实是没什么大事。

谢玉敲松了口气,这才扶着瘫软的阿婆上了木筏。

原以为宋韵会跟着上来,没想到,宋云遏却是紧随其后,站到了她身后侧,指尖轻轻拢住她的衣袖,声音压的很低:“怎么身上这么湿?春寒时节,易感风寒。”

谢玉敲唇色还真的有点白,他面上添了忧色,没多想便脱了外袍想给她披上。

但谢玉敲却是摇头,指了指已经窝在木筏中间坐着的昏昏欲睡的阿婆,问宋云遏:“你身上可有充饥之物?”

宋云遏轻笑,还当真掏出一块小饼,就是冷了,硬邦邦的,也不知道阿婆啃不啃得下。

想了想,谢玉敲道:“你使内力划木筏,我给阿婆喂吃的。”

两人配合自是默契。

谢玉敲把饼掰成细碎的小块,一边给阿婆喂,一边帮她顺气。喂完,阿婆面色好了些,谢玉敲拍拍手,起身走到宋云遏身边,“我来帮你。”

“不用。”宋云遏摇头,“你这一路辛劳,先养精蓄锐,之后都不知道还要在此地拖磨多久。”

谢玉敲没有争,她确实有些心力交瘁,便在他身侧坐下,“你们来的倒是挺快。”

“那日收到香山阁的信,我们便立即从桐安启程。”宋云遏低头看了她一眼,“只是不曾想,这贵安的情况竟是如此糟糕。”

“你们几年前来过贵安,那时候这里是什么样的?”

“很祥和,民风淳朴,安居乐业。虽不太与外界联通,却也算是繁荣热闹,我们在这住了也得有小半年。”宋云遏眼神淡淡,看着已经近在眼前的山峦,一声轻叹,“可惜这世道,天灾和人祸,哪一个都挡不住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