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女帝成长日记 > 49 ? 第 49 章

49 ? 第 49 章(1/2)

目录

49第49章

◎“你的不败神话,被我姜二娘破了。”◎

第四十九章

“太子殿下,您也快跑吧。”

宫人努力从太子手里扯回自己的衣袖,“听说叛军有三十多万人,咱们怎么打?”

“还是赶紧跑,最起码能捡回一条命。”

太子微微一愣,“三、三十多万?不是只有十几万吗?”

他纵马回皇城的功夫,叛军怎么一下子多了二十几万人?!

急于逃命的宫人没心情与太子器细细掰扯叛军究竟有多少人,把自己的袖子拽回来,宫人便抱着自己的包袱连忙逃命。

“三十万,肯定是三十万!”

宫人的声音从长廊处飘回来,“如果不是三十万,天子怎么可能昨夜便跑了?”

“......”

那是因为他不堪为一国之君!

太子气得直哆嗦,在心里骂道。

“父皇......糊涂啊!”

有些话只能心里骂,被天子抛弃的太子器仰面长叹,面上一片悲戚之色。

长风卷起一地狼藉,萧瑟冬风如刀子一般刮在太子脸上,太子身体晃了晃,像是在哭,又像是在笑,“一国之君面对叛军竟望风而逃,弃国都与臣民皆不顾......”

“大司马胜负未知,京卫哗变之事尚未调查清楚,梁地更有皇叔的三十万大军,我们未必没有一战之力!”

“父皇竟如此懦弱,领着那个贱人趁夜而逃!”

提及宸妃,太子器面上的悲戚顷刻间变成滔天怒火,“弃国都朝臣百姓于不顾,这岂是一国之君能做出来的事情?!”

皇后扶着亲卫的手,缓缓走下马车,“他已经不是一国之君了。”

“器儿,大盛如今的国君,是你。”

太子器愣在原地。

但很快,这位被当储君培养了数十年的太子反应过来,看了又看自己母后,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母后的意思是?”

太子器试探道。

“器儿,你父皇如此行事,又如何担得起大盛的九州万里?”

皇后敛袖而立,悲悯看着皇城内的满目疮痍,“你为储君,重整河山驱除叛军的重任,便要落在你身上了。”

太子器手指微微一紧,“母后的意思我明白了。”

“母后放心,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待,誓与京都共存亡!”

太子器深吸一口气,“我不会逃的,我就是死,也要死在京都的城楼之上!”

“......”

这孩子,怎么这么轴呢?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的道理是一点不懂啊。

皇后敦厚面容上出现一丝裂痕。

她那位好夫君虽心性薄凉,善弄权术,但有一句话是说对了的——子不似父。

皇后叹了口气,“器儿,我们也要走。”

“叛军来势汹汹,我们不必与他们争一时长短。”

“你称帝之后,便领亲卫北上,去梁地寻皇叔。”

“皇叔尚有二十万之众,我们仍有一战之力。”

“至于你父皇......呵。”

皇后敦厚面容上闪过一丝讥讽,“那位宸妃会替我们好好照顾他的。”

在端平帝仓皇逃命之后,皇后与太子率领百官权贵亦弃城而逃,偌大京都,眨眼间只剩平民百姓与留守京都的兵卒。

平民百姓无处可逃,在惶恐不安中等待叛军的来到。

可转念一想相豫章素有贤名,不杀降,更不抢掠,他的雷霆手段只对权贵豪强与贪官,对待庶民却是极好的,这样一想,百姓们倒也没那么慌张了,都是穷苦百姓出身,相豫章应该不至于拿他们开刀。

至于留守的士兵,则想得更开了,在确定被上峰选中留守京都之后,他们便清楚知道等待自己的是什么。

——听说叛军有五十万之众,他们只有不到一千人,兵力如此悬殊的情况下,拿什么打?撒豆成兵都不一定赢。

既然赢不了,不如投降。

留守的士兵议论纷纷——

“听说叛军有三十万?”

“不对吧,我听说有五十万。”

“五十万?这怎么打?”

“皇帝太子百官都逃了,咱们还替他们卖命干嘛?投降算了!”

“对,咱们投降。”

“听说叛军优待俘虏,不轻易杀降的。”

守城将士一合集,不等相豫章大军赶到,便揣着官印,骑上快马,找尚未兵临京都城下的相豫章献降。

“这......”

左骞不懂,但左骞大惑不解,一双与相豫章颇像的眼睛瞪得大大的,“皇帝佬儿这就跑了?太子也跑了?百官权贵更跑了?!”

“书上不是说文死谏,武死战吗?遇到这种情况,肯定是文官死谏守城,武将悍不畏死为国捐躯。”

“至于皇帝,更是社稷主,要与国家共存亡。”

“怎么到了紧要关头,这群人一个比一个跑得更快?”

这事儿严重超出左骞对皇帝百官的认知,左骞不知所以,看向他们之中唯一一个在大盛当过官的严三娘,“三娘,这就是皇帝跟百官应该做出来的事情吗?”

扪心自问,左骞这话绝无嘲讽之意,但不同的人听着感受各不同,更别提严三娘这位实实在在在大盛为过官的人了,严三娘被左骞问得面色微尬,一时间不知如何作答。

她这一生仰不愧天俯不愧地,为人坦荡,不做亏心之事,更无不被世人所容的龌龊黑点,但出身大盛,与这么一帮虫豸同朝共事,更效忠过这么一位弃国都而逃的君王,却是她一生都抹不去的耻辱。

严三娘恨不得把头埋在地缝里。

正藏着,军帐里却又响起相豫章的声音,“那什么,三娘,这事儿可不可信?皇帝佬儿就这么跑了?”

男人的声音带着浓浓的疑惑。

——白手起家的枭雄与左骞一样,着实不理解端平帝不战而逃的操作。

“可信。”

被人两次三番相问,严三娘不想回答也得答,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端平帝......就是这种人。”

“......”

他们竟然被这种废物统治这么久?

相蕴和睁大了眼,“席拓真厉害。”

“有这样的皇帝治理着国家,他竟然还能维持大盛不倒。”

“我跟这种庸主打了这么久?”

相豫章绷不住了。

他知道皇帝佬儿是个废物,但没想到会废物到这种程度。

在他心里,端平帝好歹是杀了自己侄子自己上位的人,怎么都会有几分真才干,要不然压不住底下的权贵是朝臣。

但端平帝的才干似乎只用在了玩弄权术上,治国理政一塌糊涂,不过十几年,便把其兄长留下的蒸蒸日上的大盛糟蹋得民不聊生。

文上面不行,武更是差到令人发指,起义军离国都还有二十多里,端平帝便连夜跑路,甚至听士兵所言,仓促到连太子都没顾得上,带上自己的宠妃便匆匆逃命,不像是一国君主,更像是一个只想保命的普通人。

但普通人尚有气节与脊梁可言,端平帝是半点都没有。

——除了善弄权术外,简直一无是处。

“阿父,您不是跟他打,是跟席拓打。”

相蕴和纠正相豫章的话,“厉害的是席拓,不是端平帝。”

相豫章长叹一声,不在这种事情上与相蕴和争辩,“行行行,厉害的是席拓,端平帝就是一个废物。”

“明明还有三十万拱卫京都的京卫——”

“大哥,大哥,京卫来投降咱们了!”

话未说完,便听斥卫一路小跑来报。

相豫章眼皮一跳,蹭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你说什么?”

相豫章难以置信,一双虎目盯着气喘吁吁冲进主帐的斥卫。

能当斥卫的人都是心思缜密又临危不惧的人,但此时的斥卫却因过于激动而有些话都说不利索,“京卫!三十万京卫!他们要投降我们!”

相豫章瞳孔微微放大。

左骞张口结舌。

严三娘长长叹气。

相蕴和眨了下眼。

姜七悦扯了下相蕴和的衣袖,“好奇怪啊,他们竟然直接投降?”

声音并不大,但却足以让主帐里的每一个人都听得清。

相蕴和歪头想了一会儿,“大概是因为他们误以为席拓真的被阿娘大败,而阿父也真的有五十万大军?”

“大司马都输了,阿父的五十万大军又剑指京都,他们难免害怕,会做出一些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来。”

“哦,这样啊。”

姜七悦似懂非懂,“看来支撑大盛不倒的是席拓,席拓输了之后,大盛就是被人一踹就倒的茅草屋,稍微来点风,就能让它土崩瓦解了。”

两个小姑娘交头接耳,相豫章慢慢平静下来,擡手倒了一盏茶,塞到斥卫手里,“不要急,慢慢说。”

“到底什么情况?”

征战沙场多年的枭雄远比众人想得多,“三十万大军怎会突然哗变?又怎会不战而降?”

喝了相豫章倒的水,斥卫不喘这么厉害了,把自己探听到的事情事无巨细讲给相豫章听。“两军交战期间,战报乃三日一送,或者五日一送,若到了紧要关头,一日送数次战报也是有的。”

“但不知为何,盘水的战报已有两个多月不曾送往京都,而京都送往盘水的信件,更是一去不回,杳无音信。”

“盘水战报音讯全无?”

相豫章虎目轻眯,声音不由得沉了下来,“席拓心思缜密,做事滴水不漏,断不会出现这种疏漏,必是往来京都的军报被人截取,才会造成两地之间全无消息。”

说到这,眼皮不由得跳了跳,“完全不知京都消息,竟还能与二娘缠斗这么久,甚至还隐隐占了上风,席拓此人,当真是绝无仅有的惊世将才。”

“席拓的确是天生将才,更是盛军心中的不败神话。”

斥卫点头道,“正是因为如此,大哥故意放出席拓在盘水一败涂地的消息之后,京卫才会如此慌张,更因为内部原因产生哗变,最后在一个人的指引下准备投降大哥。”

相豫章剑眉微动,“此人是谁?”

“好像是阿和的朋友,叫什么三郎?”

斥卫挠了挠头。

相蕴和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是顾家三郎!”

“对对对,就是顾家三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