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重塑了一个民族的精神(1/2)
有一种沉默,是看破一切后的沉默;有一种麻木,是失望透顶后的麻木;但总有这样的人,在最沉沦的时代,不靠口号、不靠包装,而是用行动、用成果,一点一点地唤醒沉睡的人民,让一个民族重新相信:我们能行,我们配拥有未来。
今天看完南京照相馆,再联系以前看过的张纯如先生的南京大屠杀。一个民族精神的麻木才是对一个民族最大的摧残。
满清300年的愚民政策,断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也断了中国人民的脊梁,紧接着日本的侵略,从甲午战争开始,中国人民就饱受内外的煎熬,老百姓彻底的麻木。哪怕到如今,网上也有一些精神跪着的人。我真的发现,重新拾起一个民族的自信真的太难太难。
我最不能理解的是,一个日本孩子的死亡让一些中国人自发的去送花告慰,而且搞的人尽皆知,好像这种事是很值得提倡的一样。法律的事情交由法律去审判,谁犯罪谁承担责任,仅此而已。日本现在还对侵华的历史不承认,也没有道歉过。
有人可能会说,我是一个极端的民族主义者。但我想到的是,这个世界上哪个国家的人民真的能够容纳别的民族。当年牺牲的三千多万同胞,这个教训还不深刻吗?在世界大同之前,我们每个人首先的身份是中华民族。
了解的越多,越明白那段历史的艰难,和教员面对的压力有多大。
即便那个年代的普通老百姓大字不识一个,他仍然相信人民的力量,仍然带领人民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他唤醒了人民的麻木,重塑了民族的精神,让中华民族的骨气再次筑立起来。
我对当时南京的情况,既痛心,远远不止三十万的同胞被日本残忍的杀害,又痛恨,为什么三十万人不揭竿而起,哪怕反抗一下也好。很多时候,我甚至觉得我们多数人的骨气还不如古人。
他不是没有被骂过,不是没有被攻击过,甚至很多时候是整个世界都对他有偏见。
但他从不回嘴,也不争辩。
他明白,最没意义的事就是和看不到全局的人辩论。他总是去团结应该去团结的人,去做维护全局的事情。
他怕的从来不是被误解,他怕的是人民苦了还看不到希望,怕的是自己兜不住责任,怕的是几十年后回头一看:全是动静,没有进步。
尊严,不是自卑者靠喊口号争来的,而是强者靠“能力”赢回来的。
他让这个民族第一次感受到:我们不需要低声下气地去求认可,我们可以堂堂正正地走在世界中央。
我们有自己的道路、自己的技术、自己的产品、自己的话语体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