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历史不是爽文 > 破除宗教迷信——毒害人类心灵的鸦片,封建社会糟粕的残留

破除宗教迷信——毒害人类心灵的鸦片,封建社会糟粕的残留(1/2)

目录

在1927年,教员在农村动员农民,建立农民会的时候,说过一句话:

“信八字望走好运,信风水望坟山贯气。今年几个月光景,土豪劣绅贪官污吏一齐倒台了。难道这几个月以前土豪劣绅贪官污吏还大家走好运,大家坟山都贯气,这几个月忽然大家走坏运,坟山也一齐不贯气了吗?土豪劣绅形容你们农会的话是:‘巧得很啰,如今是委员世界呀,你看,屙尿都碰了委员。”的确不错,城里、乡里、工会、农会、国民党、共产党无一不有执行委员,确实是委员世界。但这也是八字坟山出的吗?巧得很!乡下穷光蛋八字忽然都好了!坟山也忽然都贯气了!神明吗?那是很可敬的。但是不要农民会,只要关圣帝君、观音大士,能够打倒土豪劣绅吗?那些帝君、大士们也可怜,敬了几百年,一个土豪劣绅不曾替你们打倒!现在你们想减租,我请问你们有什么法子,信神呀,还是信农民会?”

换句话说,如果宗教真的有用,哪怕中华大地上真的有一个神仙,至于抗战打了14年,死了三千多万人。

我向来是反感任何的披着迷信外衣的宗教。固然人的出身千差万别,但以“命”之论,彻底否定人为的主观努力,把一切的成绩归集于运气等因素,这是对个人付出的漠视,更是对那14年、三千多万人牺牲的否定。

有些人说“我只是信仰,不是迷信”,可真到事上,动不动烧香拜佛、请符问卦,连买房搬家都要看黄历,还说这不影响生活?说白了,那不是信仰,是妄想把责任推给“神灵”,逃避做出选择的勇气。

真正的信仰,是精神的坚持,是一种价值观,比如坚持正义、相信善良,而不是天天求人保佑发财升官。很多人信的是一种“交换”:我烧几根香,神就保我升职发财。这不是信仰,是迷信,是交易,是懒惰思维的体现。

信仰是人生的灯塔,而迷信只是逃避的黑屋。一个人越把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神明身上,就越不敢面对现实的残酷。努力和奋斗才是最扎实的“信仰”。

为什么封建王朝那么热衷于提倡宗教?因为宗教告诉你:“贫穷是前世造孽,富贵是今生善果”,告诉你“忍一忍来世就好了”,让你忍、让你苦、让你服。统治者只需制造恐惧,宗教替他们包装“神圣”,替他们劝你闭嘴。

宗教教义中所谓的“慈悲”“宽容”,往往是要求你接受苦难、逆来顺受,而不是教你改变命运。很多人之所以安于贫困、忍受压迫,就是因为被灌输了这种“忍辱负重、来世补偿”的荒谬观念。

别再相信什么“命运自有安排”,那是给你上的精神枷锁。真正自由的人,靠自己改变人生,而不是向天磕头求安排。

宗教不只是“个人信仰”的事情,它从来都是权力的工具。皇帝要你服从,他说“朕奉天承运”;教皇要你跪下,他说“神的旨意”。

看看历史,无论是中国封建王朝,还是中世纪欧洲,宗教与统治者都是利益共同体。和尚和太监都住进皇宫,教会能审判“异端”,僧侣能左右朝政——这就是宗教的政治化、权力化。

当一个组织打着“神圣”的旗号插手政权、操纵人心,它早就不是纯粹的信仰了。它是另一个权力系统,是“替天行道”的合法暴政。信它,不如信法治;靠它,不如靠知识。

宗教不等于道德,信神不等于善良。很多人把“信教”当作道德的标签,仿佛一个人去庙里烧香,他就一定是好人。可现实是,迷信越重的地方,骗术越多,道德越低。

信教从来不代表你道德高尚。行善行恶,靠的是内心和行为,不是你嘴里念不念经。一个人是否正直,跟他信不信佛、拜不拜神,半点关系没有。

真正的善良,是不求回报、发自内心地为他人着想。而不是想着“我施舍一块钱,菩萨保佑我买的彩票中奖”。那不叫善良,那叫交换。别用信仰掩盖内心的功利。

宗教有个很可怕的套路:先告诉你“你有罪”,再告诉你“你需要救赎”。这样你一辈子都活在羞愧和忏悔中,永远需要他们“指引”。

很多宗教用“因果”“报应”让你害怕、焦虑、自责,导致你不敢反抗、不会自信,总想着“是不是我上辈子做错了什么”。

其实,你没有原罪,也没有因果,你只是一个正常人,偶尔懒惰、偶尔贪心、偶尔自私。别让宗教给你贴标签,绑住你的人格。

人不是生来就低头认错的动物。我们生来就该抬头做人,活出自我。

历史上多少科学家被宗教打压?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一个个因为“地球不是宇宙中心”而被烧死、关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