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第三十四章 翰林(2/2)
顾得宜手中的这本《仁兄传》便是从标记着曲中温家的架上搜出来的。
温家亦是百年世家,在曲中素有声望,入了上京城的一支亦是温家嫡系,有入六部者,与二皇子走动频繁。世家出借典籍本是高义,可若其中夹杂禁书便是大罪,即便未能叫大厦倾覆,也必定伤筋动骨。
况且借书之举是晏家为表率,晏离又是二皇子伴读,晏家虽不涉党争,也难免牵扯其中。
容姒朝晏离投去一眼,他站在人群中一直抿唇未言,眉心却微微蹙起。
“来人,将温家书籍全部查抄,所有经手官员一并带走,待圣上回京之后再行定夺!”
“慢着!”葛重芳脸色铁青,拦在人前,“柳大人这是何意?凭何要带走我翰林院中人!”
柳历新无奈道:“葛大人,如今人证物证俱全,在下也是禀公办事。这禁书虽由温家带入翰林,但翰林院已然经手,参与修史的官员是否知情,有无私传禁书之嫌皆须一一审问清楚,事关重大,吾等不敢敷衍。”
“带走!”
“不可!”
修史之事由侍读学士常善主涉,喻良臣与晏离亦在其中。常善素来爱才,亦知当年的禁书风波闹到何等境地,如何肯让禁军拿人,几乎是立时扑在顾得宜刀前:“翰林士皆是官身,未有圣旨便是刑部也无权拿人!都察院虽有监察百官之职却无刑讯之责,尔等即便奉太子教令,也不得擅权行事!”
顾得宜早已不耐同这群酸儒文人周旋,沉声道:“常大人这是要抗命?”
常善亦是半点不怵:“我若是抗命,顾大人又要如何?是当下便叫我血溅三尺么!”
“你以为我不敢?”顾得宜抽刀,一旁的柳历新阻拦不及,眼见禁军亮了兵刃,藏典室中乱做一团,不知是谁撞到了屋角的铜制烛台,只闻一声巨响,整座烛台横倒在书架上。那顶上的烛火本是一簇,却正正砸落在搜查的典籍之上,瞬间腾起狰狞火苗!
“不好,典籍!”
喻良臣最先反应过来,脱了外衫几步上前,狠狠拍在典籍之上,硬生生将火势压下。柳历新将将松了口气,又闻身后一声急促的“葛大人”,忙不叠转头,却见葛重芳捂着胸口,面色发白,竟是一个踉跄。
身侧的官员忙将人扶住:“葛老年事已高又素有心疾,方才急怒之下只怕不好!”
晏离亦道:“看葛大人情势危急,还请柳大人高擡贵手,先送葛大人出宫诊治。”
柳历新尚在犹疑,顾得宜已出声道:“不可,葛大人身为翰林院院首,不得擅离。”
“欺人太甚!你们简直欺人太甚!”常善怒不可遏,几乎是指着顾得宜的鼻子骂。葛重芳想拦,然他满头虚汗,已是说不出话来。
“奉本宫之命,传太医!”
眼见事态愈发不可控,容姒立时扬声,朝柳、顾二人道:“两位大人办差本宫插不得手,为葛大人传召太医却还行得,葛大人既出不去,那便让太医前来诊治!”
柳历新又看了葛重芳一眼,吩咐:“去传。”
今日正逢钟太医当值,传话的禁卫只说是奉公主之命,旁的一概不提,明眼人都瞧得出来是出了事,其他太医不敢冒头,钟太医想了想,主动跟禁军走了这趟。
容姒见来的是钟太医,心便定了一半。
钟太医诊治过后立即给葛重芳施针,葛重芳长吐一口气,总算是暂时缓了过来。
然钟太医紧接道:“心疾难险,葛大人年事已高,一时急怒攻心诱发旧疾,虽暂时无碍,但还需好生服药静养,万不可再动忧动怒。翰林院条件有限,还得早些送葛大人回府才是。”
“这……”柳历新为难道,“我看葛大人这副模样也不便移动,还是暂且留在翰林院吧。至于钟太医,既奉昭明公主谕恩,便也留下看顾一二,如何?”
“柳历新,你什么意思?”
柳历新看着常善,目中微冷:“诸位大人,该说的不该说的,柳某自认都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若按先帝之令,莫说羁押审问,凡过禁书者皆是死罪,在场的大人又有几个能独善其身?如今圣上不在京中,太子殿下仁慈,方将此事暂且按下,诸位大人若再负隅抗命,就休怪柳某不顾同僚之谊!”
一时满室皆寂。
喻良臣抚着方才被火苗燎破的一截衣角,在此时开口:“柳大人也知太子殿下素来仁德,又在文殊阁进学,翰林院的吕大人、内阁的范大人皆是太子之师,而范大人在翰林院时亦拜在院首葛大人席下。太子殿下最是尊师重道,柳大人闹出今日这般情状,当真是太子本意么?”
柳历新闻言,神色倏然一变。
的确,太子想对付的是曲中温家,兵围翰林虽是必行之举,却是不得已而为之,他与顾得宜若是本末倒置,太子殿下必然动怒!
可翰林院这帮老学究自视清高油盐不进,眼下已是骑虎难下。
柳历新犹在思量,忽听人前有人轻笑了声,擡目看去却是昭明公主。
容姒面上带笑,眼底却无多少笑意,只轻叹道:“若柳大人执意要将所有经手禁书之人一并带走,只怕本宫也要跟着走一趟了。”
柳、顾二人同时心头一沉:“殿下这是……”
“只因本宫前几日买了些话本子,其中便有这本《仁兄传》。”
容姒望着柳历新,似是无奈:“如此,柳大人是觉着,本宫也有私藏禁书的谋逆之嫌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