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嫁反臣 > 第39章 第三十九章 不容

第39章 第三十九章 不容(1/2)

目录

第39章第三十九章不容

众人散后,太极殿中依旧灯火通明。

杜有厓没让的书籍话本都规整好,同容华道:“陛下,昭明殿下的这些书籍,可要送还到露华殿?”

容华扫了眼那本《仁兄传》,目光一垂,又落在一旁的《青芜娘子》上。

容华的神色愈发莫测起来。

这几日因着禁书之事,倒是险些忘了还有买卖官爵这一桩。韦棠是当今内阁首辅韦章之子,亦是韦皇后的亲侄,太子的表兄,然其本身资质平平,因着父辈的功勋才封了侯爷,长住属地琅州。

容华本也不指望他为朝廷效力,只当他的闲散侯爷便是,可这韦棠倒好,拿着朝廷的恩赏为妓子一掷千金不说,竟还敢在琅州一手遮天,所卖官位甚至涉及盐运司!

即便容华再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事涉盐运,他便不能轻轻揭过。

“明日让翰林院拟旨,严禁朝中官员行卖官鬻爵之举,另削了韦棠侯爵,贬为庶人,让他从琅州滚回来。”

杜有厓应是,见圣上眉心紧蹙,又劝道:“陛下刚自攸南道赶回,行路奔劳,还是早些休息,保重龙体为要。”

然容华虽精神有些不济,却是了无睡意。此次他离宫几日,命太子监国,本也是想让太子历练一番,之后有些事务也能让太子分担。可如今看来,太子行事犹有不妥之处,让其接手政务还为时过早,容华不免失望。

且他一向对皇后韦氏信任有加,这偌大的后宫交到韦氏手里也能叫他放心。可今日这桩,身为六宫之主的皇后不安定人心,反而脱簪请罪将事情闹到了朝臣跟前,且还是为容姒之事,便更叫容华心烦。

杜有厓让小太监将剩下的书籍送还给昭明公主,又将案头的奏折一一归整摞好,一边道:“陛下容老奴说句僭越的话,陛下一向勤政,少有奏章堆砌,便是太子殿下不成,陛下偶尔懈怠一日也无妨,这些奏折便明日再看吧。”

容华长叹一声:“这前朝后宫,除了你,竟无人能体谅朕之辛劳。”

“只恨奴才愚笨,这一副残躯,不能为陛下分忧。”

灯架上的烛火爆出一声“哔啵”脆响,映得容华眼底微光一跃,他顿了顿,低声道:“你是朕的近侍,替朕办事又有何不可?”

杜有厓一惊,不敢细想其中深意,只伏跪在地,久久不敢起身。

***

容姒回宫休整后,细看了钟太医替她抄录的与当年疫情有关的宫人名册。

确如钟太医所说,最先发病的是一个出宫采办的小太监,一开始也未曾惊动太医署,然不过几日,接二连三有宫人病倒,这才叫后宫警觉起来。

确诊是疫病之后,宫中特意辟了一处宫室将染病的宫人内侍隔离。这些宫人大多所属采买司,也有是几个尚衣局的,再之后,便是容霄宫中的宫娥画眉。

只是这些宫人内侍有些未能熬过去,剩下的便是病愈也多多少少亏了身子,圣上恩典,放他们出宫回乡,未再留于宫中。这个宫娥画眉,便也不知去向了。

容姒揉了揉眉心,线索到此便断了,容霄这桩事该如何再往下查?

容姒再度重头梳理,提笔在纸上写下“尚衣局”三字,最可能与宫女画眉产生关联的便是为宫中众人裁制衣物的尚衣局,或许能从尚衣局入手。

容姒又在“尚衣局”旁添了“医婆赖氏”,这是尚在习凉行宫时,苏嬷嬷在容姒掌中留下的最后几字。医婆赖氏是先皇后生产之时养在身边的,负责先皇后的一切生产事宜和产后调理。然先皇后生下容姒之后身子一直不好,按律也该问罪医婆,只是先皇后心善,又因那医婆是先太后挑出来的人,便没有怪罪。

苏嬷嬷只知那医婆有个儿子,曾在太医署的药房当学徒,后来赖氏离宫,她的儿子便也辞去了学徒身份,跟着离开了。

容姒目光一顿,写下了最后一人——徐氏。这个人,是她从萧氏口中得知的,亦是曾经侍奉过先太后的宫人。可容姒从未听说过太后与母后之间有何龃龉,这个徐氏也未必就是先太后的人,她与医婆赖氏之间又会不会有所勾连?

听萧氏说徐氏很有可能回了福泉老家,只是宫外唯有长生一人得她信任,既掌管着归元楼,又要分出人手去摸查喻良臣的身世,再无其他人手可去一趟福泉了。宫中诸事又离不得秋禧,容姒低叹一声,她身边可用之人还是太少。

“殿下,都已收拾好了。”

容姒一擡眼,见秋禧已然换上民间少年的束衣短打,他模样生得好,这一身更显干净清爽,看起来与寻常少年无异,引得珠弥和香耳纷纷夸赞。

容姒也笑道:“你肤色白,这身青衣很是衬你。”

秋禧忍不住红了耳根,将幕篱递给容姒。

“走吧,去看看葛大人。”

容姒在圣上那儿过了明路,出宫探望卧病在床的葛大人,以示圣上亲近安抚之意。

早前的大朝会上,葛重芳虽因病缺席,但谏言修改禁令的折子却依言递到了圣上跟前,其上统计了自天临七年至建元八年因禁书文狱获罪的人数,竟高达数千人!

而这其中大多是尚未入朝为官的读书人和因亲人获罪的平民百姓,以致天临七年和建元八年后参与科考的人数骤然递减,民心失散,此为朝廷的巨大损失,亦是大齐之祸。

因此,翰林院并内阁范大学士一并进言,要求废除“凡过禁书者,皆为死罪”的旧例,主张“禁书从旧,量刑从新,祸不及宗族,不受株连”,圣上已允。

其后,翰林院侍读学士常善又弹劾了柳、顾二人,柳历新牵出了常平司宋提举,圣上以“祸乱朝纲”降罪,命人拿了宋提举,当朝判了流刑,又将柳、顾二人贬职,就连太子亦被圣上斥责行事不当,被罚禁闭三日。

《仁兄传》一书被从禁书风波中摘了出来,虽也不被允许再行拓印售卖,但莫有无辜之人因此书获罪已是皆大欢喜。此事传扬开后,上京众多学子于朝天门前叩谢圣恩,赞帝王圣明,至此,至少明面上,殃及了两代人的禁书文狱就此落幕。

容姒的车驾停在梧桐巷尾,前面不远便是葛重芳府邸。然秋禧勒了缰绳,认出前面的人来,同容姒道:“殿下,是东宫的邱琮。”

容姒听到这个名字,掀了点帘子看去,果见前头的那人有几分眼熟,正是詹事府左庶子,邱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