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笨蛋美人绑定了明君系统 > 第051章 小晚嘎嘎乱秀

第051章 小晚嘎嘎乱秀(1/2)

目录

第051章小晚嘎嘎乱秀

“启禀陛下,王爷。”摄政王书桌前排出现第一个前来觐见,汇报工作的大臣。

点了点卫晩岚身前的桌子,笃笃两声,牵引回来卫晩岚沉浸在开挂喜悦中的心神。摄政王眉目很是严肃,好像正在卖力上课的老师,逮住个突然溜号的学生似的:

“仔细听,开始了。”

卫晩岚倏然点头,小鹿眼眨巴着。

那官员开了腔:“陛下,王爷,今年乃是大考之年。”

卫晩岚认真地聆听,接下来的情报收集工作,决定了他龙手腕还有龙爪爪的命运。

官员又道:“大魏官僚每三年一次大考评,考核结果分为上中下三等,每等级内又各自再分三等,总共有九等。”

“三年大考,乃是继监察御史制度创设之前,大魏最重要的常规考核制度。跟监察御史制度又有不同,它不止为纠弹风气,它更是为了检验三年间该名官员累积所做政绩。”

好长的句子……

过目不忘,并不代表能完全理解它的意思。

卫晩岚只好先记再想,听得歪歪头,捧着杯子显出了几分认真。

认真的模样得到摄政王的奖励,有点孺子可教的意思了。

苏靖之将其翻译为人话:

“大魏三年大考,关系到人事升降,中书省负责将考核结果汇总呈报。尚书仆射,你安排得怎么样了?”

很好。卫晩岚要素察觉,这人的官职是尚书仆射。管大考结果统计的。

他继续听。

于是陈尚书汇报年底的官员考评结果,双手呈递上去一份厚厚的名册。外壳是蓝色的,硬纸质地。汇报工作先说套话,营养不大,意思也不是很深:

“自从陛下继位,摄政王辅政以来,正好三年。”

“这三年间,大魏江山宴宁,吏治更加清平,摄政王与陛下反腐倡廉得力,使留下的官员全都是能臣干吏,众位同僚大考绝大多数皆可通过。并有考核优秀者,被破格定为上上等。”

上上等乃是大魏最高等级的官员评价了。

卫晩岚小心地对这些话语做阅读理解。

考核结果是份厚厚的折子,在卫晩岚的眼前。

摄政王对尚书仆射淡声吩咐:

“陈尚书,官员考评不合格的,按照律例予以贬谪。京外官员距离长安遥远,在其任上,却能得到优良的考评结果,这些人也有可能堪为大用,也有可能弄虚作假。需谨慎考察,可破格提拔。”

……这人姓陈。

卫晩岚点点头。Bgo,轻松得到官员信息X1:

——尚书仆射陈大人,负责三年大考后人事调度。

他再把朝臣信息确定了一番。

就现在看来,今天这任务超简单,只要自己不傻,耳朵不聋眼睛不瞎,认识十个人比喘口气都简单。

简单到让卫晩岚甚至都怀疑,自己动用明君养成系统道具,那过目不忘口服液,杀鸡却用牛刀,简直可惜可惜。

此时陈大人已禀报完工作。下一步就是按照摄政王指示执行。

陈尚书也不欲在摄政王还有皇帝两人跟前待太久,于是拱手躬身,似乎想走告退。

人却被苏靖之话音拦住:“站住。”

陈尚书表情略僵,骤然失去呼吸能力。竟差点儿咯噔跪在地上:有谁不知道摄政王是个活阎王,他不知道自己这是做错了什么。

“微臣……恭聆摄政王钧谕。”陈尚书转过头,满心战战兢兢。

摄政王倒是没有什么指示。

他的目光也没在陈尚书身上停留半分,而是微微侧目,尽管语气是冷静的,一双星眸却盛满了卫晩岚,下午的光透过窗照在中书省书案,让他神情染上罕见的温暖。

卫晩岚有点被这个眼神看得呆住了。不太自然地动了动身体,觉得太阳真好,普照大地,照得摄政王不太冷酷,居然好帅。

他眸光在苏靖之脸孔略作停顿,表情试着探询。

苏靖之这时开了口,打算循循善诱:“趁此朝臣尚未离开,请陛下先说说听政片刻之后,得到了什么收获?”

“……”

卫晩岚再度呆了呆。

然后觉得不可思议。

——原来您老人家要来个阶段性检测嘛!

——就这么不相信朕?觉得朕连这么愚蠢的问题都答不上来?

一瞬间,卫晩岚收回了自己觉得“摄政王很好看”这种外貌协会的言论。

摄政王再英俊,也是个大坏蛋,是那种逼迫小傀儡提升专业素养,还不把小傀儡当人看的大坏蛋。

卫晩岚眼皮擡也不擡,小鹿眼隐约流露出几分不屑,流畅地说:

“尚书仆射陈大人,负责大魏官员考评汇总,朕刚才翻过考评结果,觉得爱卿办事仔细。”

陈尚书:“谢皇上。”

卫晩岚说不谢。

摄政王略微颔首,肯定了卫晩岚这次有在认真学习。

但他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对卫晩岚动心了的缘故,他觉得卫晩岚有一点点进步都很可爱,都值得夸赞。

可惜摄政王很少夸别人,想鼓励小皇帝,但夸得不对味儿:

“……也没那么笨。”

讨厌!!!

给卫晩岚气得差点儿要跳起来。

小皇帝的龙爪爪在袍袖里揪紧了,他绝对没听出这是在夸他,反而想上去闹人,敢情朕在您心里就是个小傻瓜对吗?

朕今天一定要秀你。

朕再不秀你,你恐怕就要把朕当成幼儿园小孩来欺负了。

今天有了过目不忘口服液的帮助,卫晩岚信心暴涨。正好刚才还觉得用这道具浪费,现在就得给他物尽其用。

卫晩岚眼里闪出了抹得意的光,纤长睫羽一挑,眼睛大大的:

“爱卿这份名录总共涉及我大魏两万三千五百二十七名朝臣。”

“其中,获得上上等考评的仅有两人,上中七百五十七人,上下九百八十六人,中上九千五百二十九人,中中四千五百九十八人,中下两千二百九十九人,下上三千两百一十九,下中一千九百一十,下下者有二百二十七人。”

陈尚书的眼睛睁大了。

背脊拔直,瞳孔里闪出惊异的光:“这……”

这句话,确实在大魏官员考评汇总之中。

但一般人仅仅只是看个比例,或对比上次考核的各部分增减幅,有谁会仅仅翻了几眼,竟能精确地记住准确数字呢?

陈尚书有些质疑。然而又不敢质疑。眼睛就直勾勾盯着皇帝跟摄政王书桌上面的名录。

摄政王把名录推过来:“陛下还清楚关于考核的什么方面?”

“朕清楚考评的方方面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