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笨蛋美人绑定了明君系统 > 第097章 登闻鼓诉冤情

第097章 登闻鼓诉冤情(2/2)

目录

说着县尉又再朝卫晩岚拜下去。

县尉拜过后,县令也被军士从汝阳县衙给薅过来了。

古人睡得早,县令听说是面圣还迷迷瞪瞪不相信,让军士匆匆给他兜进去官府,官袍系带都散开了。

“陛陛、陛,陛下!”县令赶紧给小皇帝叩头,乌纱帽滚了老远,见到这阵势才知晓,原来小皇帝当真还会召见他们这些比蚂蚁还小的小官,“君前失仪,请恕臣罪,陛下饶命!”

于是事涉案情的原告跟被告都齐了,在堂下各执一词,好不热闹。卫晩岚扶了扶额角。

曾经在洛阳行宫用道具追溯了桩冤案,但正经当青天大老爷断案还是头一遭。到底是他想简单了,以为登闻鼓一摆,苦主把响鼓一敲,接着他负责抓坏蛋就好。

竟忘记坏蛋还会申辩抵赖。

呜呜呜不好抓QAQ……

大魏小皇帝明显没法展开工作,面上不敢露,又想靠系统帮忙。结果这时见到萧舍人在旁边,萧霁注视这场面若有所思,忽想起萧霁的背景,卫晩岚眼前一亮。

明君可以任用贤臣的叭?

把复杂的问题,交给会做的人来做,难道不是明君的表现吗?

他只要保证最后把关,准确无误就好了!

反正狄公包拯还都拜相了呢,这些人都会破案,猛士是相材,所以理当猛士出马。

递过去个你懂的眼神:“萧卿。”

萧霁还果真就懂了:“何劳陛下亲自过问,但有臣核问详情,再由陛下圣裁独断,还这桩案情公道。”

作为一个好臣子,与皇帝商业互吹必不可少。

萧霁摇着折扇下场,名士姿态,恣意风流,点了点县令的肩膀:

“可有带来当初此案的供词跟人证?”

听萧霁问,迷糊县令缓缓擡头,半晌才有些沙哑地道:“有……”

“带人证。”

有个军士过来,把当初作证的更夫,还有张家家仆带过来。

那更夫四十上下,穿一件褐色麻衣,黑黄脸,鼻子极大,说起话来瓮声瓮气的:

“小人……小人是……小人就是此案的证人,目睹张家家主轻薄县尉爱妾的……更夫。”

民间百姓怕是这辈子也不会想到,有一天自己的事情会上达天听。所以更夫几乎是吓傻了,说起话来也磕磕巴巴。

这点萧霁倒是不以为意,有个心理素质差的证人更好。

他专心对付那更夫:“本官已有证词在手,但把你当晚所见所闻,再对天子重复一遍。”

更夫其实现在嘴唇都在发白打颤,整张脸失去了血色。但他两边都是威武庄严的士兵,小皇帝虽然好看,然而庭燎将小皇帝那身金衣照得浮起层光华,隐有威仪,他哪里都不敢看。

于是更夫只好低头:

“小人当晚打更路过张家跟县尉家所在的窄巷,您知道,咱们小县城宵禁令其实是不如大都会严格的,所以县尉爱妾的至亲重病,她要出门。夜里正好就跟张家返回的嫌犯对上了。”

“那张家的家主喝了酒。醉醺醺的。夜里漆黑不见人。县城晚上什么灯也没有。”

“张家家主还以为是老婆趁他不在,私会情人,他于是怒不可遏,上前就要将他老婆摁在墙上做那夫妻的勾当,却不料县尉爱妾惊叫,吓得钗环遍地,我赶紧赶过去阻止。”

“我提灯一照,他立马慌神,匆匆收拢衣服,这时张家自家的护卫闻声也摸黑出来了,我们都看到了张员外阳/物上头有块黑迹。”

“若非是亲眼所言此等不堪的场面,谁能编造出他那地方长什么样?”

更夫说罢。

萧霁又传张家护卫,此时那护卫早就不在张家做事,但提起这桩案情,与更夫供词相同。

张家护卫:“草民亲眼看见了,那时候天很黑,草民没提灯,从自家冲出去冲得快。我还以为是哪里的毛贼想要对主母不利,更夫灯光一照,张员外是如何亵渎县尉爱妾的,草民立时看得清清楚楚!”

这般笃定,使馆驿庭院里,县尉腰杆跪得更挺拔几分。

张氏女则继续涕泣涟涟:“胡言乱语。民妇……民妇冤枉。”

卫晩岚小脸偷偷发热。

怎么说呢?

就某些该有的地方他也有,他也有被亲亲过,但私事拿出来公开讨论,就有点不好意思。

但市井民生,鸡毛蒜皮,东家长西家短,真正的民间本来就与卫晩岚穿到这里时所居的庙堂不同,是最俗也最接地气的。

卫晩岚不知该怎么判。依旧觉得婆说婆有理。

但他始终没忘记装大尾巴狼:“朕心底约略有个大概,想听萧卿的意思,是否所见略同?”

果然萧舍人来武的不成,他来这个,简直易如反掌,也就是掂着扇子想了片刻的工夫,然后萧霁面色一凝,就对卫晩岚拜道:

“汝阳县令县尉相互勾结,伪造证词,又兼屈打成招,此两人目无纲纪,请陛下重判!”

话音方落。

庭院内外顿时响起了同频的抽气声。

围观百姓很纳闷,这是怎么判出来的?

小皇帝也很纳闷,还得继续佯装大尾巴狼,高深莫测地一颔首。

其实满心都想:为什么?

这时萧舍人扇尖遥指驿馆四周熊熊燃烧照明的庭燎。

庭燎瞬间熄灭了。

整座洛阳馆驿陷入夜幕笼罩。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