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岁月(2/2)
囚禁犯人分三拨,各在上午、下午、晚上劳作,而陆遐征被分配到上午,下午晚上则需留居牢狱之内。
囚犯既至农场,各自持着农器,于狱场之侧,垦土耕作。
土地本来芜秽,再加以荆棘丛生,春夏间,雨水冲洗,水土流失,更显荒凉。
如此一来,更加磨炼心性。挖土、垦荒、修篱、播种,囚犯日夜不息,劳作于此。
狱中关押约几十人,有几位上午共同劳作者,陆遐征时常可以碰见,面孔熟悉,多为年迈之人,双鬓斑白,行动迟缓。
与熟悉之人相遇时,双方微笑颔首,偶有交谈。然而狱卒监视甚严,言谈不可过深,诸如坐牢原因、原有职业之类皆为禁忌话题。
诸人只可言谈今日之天气、膳食及耕作进度,并交流些许耕种心得。
陆遐征经过数日观察,发觉此处犯人入狱前应当皆是过着体面生活。
也不知大桢国一共有多少监狱。只不过,天下之囚不可能尽囚一处,陆遐征也毫不知晓其他牢房是何情形。
不过他在此处,条件较预想之中更佳,或许因为此地专为关押重大特殊犯人而设?
每人均居住在独立牢房,陆遐征的左右邻居也安安静静,早晚没有聒噪声音扰乱心神。
狱卒除了劳作时紧跟,按时送些饭菜,其他时候,从不查房。
生活节奏渐慢,时间亦然,紧绷神经逐渐舒缓,劳作也不会太耗费体力。
牢狱生活是安静的,也不会令人发狂,上午可以与狱友稍作交流,不至于丢失语言功能,下午晚上独处一室,有充裕时间深思。
无需终日绞尽脑汁、机关算尽去追逐复仇,一步步走在无尽泥泞之中,未知脚踏下去之际,是否有机会再擡起来。
笼外看似可追逐自由、追逐梦想,实则被一张无形之网包住,走来走去只是在原地踏步。
囹圄之中,看似处处受限,但做一只笼中鸟,求得安心,有何不好?
那段日子,堪称炼狱,回首起来,皆是痛苦与耻辱。
然则,生活中的微末之处,却也透露着些许安然。
夜晚,窗棂外有月光,牢房墙壁也不再冰冷,铺在地上茅草堆柔软舒适,清水寡淡饭菜初尝之,难以下咽,然而久而久之,却也能尝出那么一丝滋味。
陆遐征所在牢房窗外,恰有几棵槐树,树皮灰褐,树冠伞状,春日里开出淡黄色花朵,用作提供灵力再合适不过。
时间一长,陆遐征似乎已经习惯了牢狱中的生活,心被恬静环境所抚慰,灵魂在狭小空间得以安放。
春秋两季最是宜人,微风吹过,身心舒畅,若不是四面高墙阻隔住了视线,让人无法欣赏到更远的景色,真会使人觉得宛如度假。
陆遐征依然没有搞清楚监狱位置在何处,时间一日日过得也逐渐模糊,分不清今日昨日界限,整个人混沌起来,无所事事,浑浑噩噩度过大好青春岁月。
十年…十年…不知何日是个头。
在牢中,最不缺的就是时间,多得简直令人毫不珍惜。
他整日思想游荡,一会回忆与云明玕背负着血海深仇,却在万福洞中,与世隔绝,温馨恬静的日子。一会回忆起刺杀葛河那晚的惊心动魄。
当时的勇气和决绝让如今他仍感到惊叹。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当着全城之人,刺杀一位官府要员。
他一会又回想起云明玕被流沙河冲去性命后,自己万般无助,在万福洞中如孤魂野鬼,精神游离,不知该往何处去。
他又想起大风摧毁万福洞中木屋那天,自己骤然醒悟,内心果绝无比。
复仇之事万万不能忘。纵使身陷囹圄之苦,磨灭一身壮志豪情,束缚满腔热血沸腾,然而,为云明玕报冤之决心,陆遐征决不能轻弃。
她虽香消玉殒,可在陆遐征心中永存。不管身份是首次钟爱之人,抑或是共渡患难之兄弟,于情于理,他都必为云明玕仇,以偿所愿。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一年之期已至。初入囹圄之时,陆遐征频频思索:慕烛拜托之事,为何久候无音?自己是否有缘减少刑期,还是注定需在牢狱中度过此生余年?
然而半年之后,此类疑虑皆已消散。因为陆遐征已经安之若素,不去纠结这些问题。就算要待上十年,又有何妨?
他内心已寻得一片宁静之地,虽处牢笼,却不再彷徨。这是多年未有过的奇妙恬静与安逸。
可是,任他再为平静,闭上眼睛,也常常在梦中与一位女子相遇,却无法触及她身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