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信义(1/2)
第149章信义
莫晚摇摇头,说道:“我与你生死之交,情同手足,何出此言?”
我听闻后,心始释然,神色稍安,又问下去:“究竟是何人?”
莫晚又说道:“哎,近日我巡查过程中,屡见林思悠在神树周遭出现,形迹甚为可疑。有一日,她竟暗中去采摘瑞果,被飞羽军擒住,严加审讯。她始终不肯招供,受尽惨烈之苦。待到一日,我亲往审讯时,她识出我来,私下说道:‘我因行事不谨,致有今日之祸。你且拿我去换前程,等唐愿宁到来吧。但千万别透露其他人的存在。过后,给我一个痛快。’”
我在她苦苦哀求之下,不得已而听从她所言,将其认罪画押上报给领导,领导因我问讯有功,直接升为中郎将。
当上中郎将之后,众人前呼后拥,竞相趋前,为我在两侧开路。有人献媚于前,谄词令色,以图我欢心。我虽心知其意,然而免不了暗自得意。
你说,我这般心态,矛盾万分,既为挚友之死而难过,又为加官进爵而欢愉,对也不对?”
我说道:“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你并无罪过。”
他又说道:“我常内心有愧,但此处建筑、马车、美酒、美食、花茶等等,都是前所未见。竟然可以不为果腹发愁,见得蓝天,游得绿水,我问你,任谁受得了这等诱惑?谁还想回到那种朝不保夕,遍地饿殍的地方去?”
我说道:“哎,我无法像你般豁达,既不能完全抛下自己南国人身份,又不能如唐愿宁一般,舍命与北国一争。”
他又说道:“吴海,你一言点醒了我。如此纠结,反倒遭受其害,不如早做决断。我们留在这里,过一辈子,岂不是幸福?那些南国之人、事,迟早了断了罢。”
他自觉失言,放下酒壶,转身便走,自那晚之后,便甚少来找我了。或许,他打算舍弃所有过往,不论人、事?此事也是千难万难。
而后,听说半月楼已经获悉有人对神树图谋不轨一事,开始大肆盘查,抓住了不少当年的弟兄。
我不知晓是何人露出此消息,但听闻莫晚随即升任,想必除了他之外,也无人泄露吧。
听闻他又去东坤海滨任职,众人皆以为不过寻常职位,未料短短数年间,便擢升为地方大员,竟能飞黄腾达,显赫如此。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说实话,有时候我也颇为羡慕。
莫晚虽不常来拜访,倒是未忘了我,经常用他的权势和资源来相助,帮我讨得一些稀罕、甚至是不合律例的玩意,因此,我生意越做越大,也算是在北国站稳脚跟,衣食无忧,生活颇为富足。
再之后,唐愿宁悄然归来,筹划计谋已久,准备与莫晚里应外合,率领众人前往金玉城,袭击鬼树。
然而天意弄人,此事竟被官府预知,防备森严。唐愿宁大败,被骆霜翎带人捉拿。
此事乃是轰动北国大事,吾听闻后,急忙赶至梧桐街,来观游行仪式,想同多年未见的故人相见,也是告别。
时值细雨潇潇,银丝纷飞,我不敢直视唐愿宁,惟有躲于人群中,暗暗观察。
遥见昔日共历生死的唐愿宁等人,竟囚于车上,琵琶骨已被穿,趾皆斩去,惟脚背犹存,颜面、身躯皆布满刀疤、剑痕,状甚惨烈,令人目不忍视。
我见得此情境,心如刀割,痛感入骨,顿觉自己十恶不赦,不知如何救赎。昔日并肩作战,今朝何至于此?心中五味杂陈,恨、忧、痛、哀、怨交织而出。
我本以为莫晚身居高位,必有解救之策,在街上四处搜寻他踪迹。然而他似是蒸发于人间,无影无踪可寻。
人群中,听得各方消息,说莫晚因防备匪帮有功,竟蒙升任至太尉一职。
我按捺不住,直接冲到莫晚府中。他闻我来访,或许尚念及昔日救命之恩,且知我对其并无威胁,故仍以礼相待,设宴招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