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三国之心将明月 > 第31章 第 31 章

第31章 第 31 章(1/2)

目录

第31章第31章

到这里为止,都是很正常的,甚至在行军的路上我还跟庞统互相开着玩笑,我还问他什么时候才能到雒城,他则嘲讽我怎么就这么想赶紧回去孔明身边,玩笑都还没开完呢,前方探路的探子探消息回来,说,此地为落凤坡。

然后我的记忆就有点凌乱了,依稀记得好像是平地里突然刮过一阵狂风,而后山前山后涌出许多伏兵,再然后,就是枪林箭雨,朝谷中倾泻而出。

再后来,我就躺在了山脚底下的小溪旁,清醒过来以后,不停回想的最后一副画面则是我挥剑不停挡落射来的羽箭,只是千军万箭齐发,避无可避,我肩头和腿上都中了几箭,而后庞统突然跑了出来,眼前的画面在不住的晃,他身上身后插着无数的羽箭,他挡在我面前,他护着我把我往山涧里一推,和我说:“哥说护着你,就一定会护着你!”

我阖上眼睛,又晕了过去。

待再醒过来,月亮已经黯淡,天都快明了,我就这么在山涧边躺了一夜,很庆幸没有遇到什么野兽觅食。

我很艰难的坐起来,身上痛的要命,仔细看了看腿上中了两箭,肩头有一箭,好在都没有伤到要害。我的佩剑也不知失落了在了哪里,只得拔出护身的匕首,咬着牙将箭头从肉中一一挑了出来。

我不知道现在庞统怎么样了,刘备怎么样了,大军又怎么样了,此刻不是养伤的时候,我随随便便的包了一圈,挣扎着朝山上寻找。

当我终于挣扎着回到落凤坡的时候,落凤坡里遍地死尸,恍如人间地狱。

我挣扎着朝在善后的荆州士兵跑去,问:“现在什么情况?军师如何了?”

因我伤的骇人,穿的又是自己人的衣服,便有一人上来扶住我,道:“小兄弟是跟着军师大人一起的么?小兄弟,医官就在后面,先包扎一下伤口吧!”

我只问他:“军师如何了?”

那人摇头:“军师战死!尸首已经无法分辨,主公好不容易拼凑起来,已经带走了。”

我眼前黑了黑,又问:“主公何在?”

那人道:“主公一怒之下,全力发兵雒城,留下我们一个小队给死难的弟兄们收尸。小兄弟,你能活着回来真是万幸了,快去包扎一下吧!”

我站立不稳,几乎就要倒下去了。

咱们荆州的士兵人人都是好样子,见状连忙安慰我:“小兄弟,你别伤心,主公定能给你报仇,给所有弟兄报仇的!我听说主公已经派人传信给诸葛军师了,诸葛军师从来没有败过!我们一定能够报仇!”

我有点恍惚,先生要来了么?

那士兵又摇摇头,叹息:“庞大人死的太惨了,身中了几十箭,主公一共拼起了两具尸首,对着尸首哭了很久,另一具,也是残破不全了。我有个兄弟在主公身边,说主公哭着从那尸首上拿起一柄红色的断剑,听说还是个女子呢!”

这话怎么听着不太对,我猛然擡头。

那人不觉,继续整理地上的遗体,叹气道:“我兄弟说,主公对着两具尸首哭了很久,好像一会是哭喊着士元,一会是哭好像什么什么月,我兄弟离的远,没敢听的太清。”

我很茫然,看了看自己的手,看见我在太阳底下确实是有影子的啊,现在鬼也能照出影子了?难道我也已经死了?

我突然起身一揪那小兵的衣服,问:“主公给谁传信了?”

那人吓了一跳,还是回答道:“诸葛军师大人!在荆州城的那个从来没有败过的诸葛军师大人!”

我再不顾及伤势,撒丫子就跑。

直接抢了一匹马,我在山道上打马跑的飞快,脑子是从未有过的清晰。

我不知道刘备是怎么这么有才华拼出了一具我的残尸,而我是真真切切的没有死,刘备发兵雒城的同时给孔明送信,这等大事,他不敢瞒着,他一定会告诉孔明我与庞统一同战死于落凤坡!

而我,庞统最后的最后救了我,我死里逃生!

我不敢想象孔明得知我战死是什么样的表情,是平静,还是愤怒,亦或是什么,我不敢去想,不敢去猜,无论是哪一种,都不是我想听见的。

我不知道我昏迷了多久才醒来,我也不知道刘备的信使走了有多久,我只想立刻回到荆州,抢在信使前面回到他面前,告诉他,我还好好的活着。

等我千辛万苦终于回到荆州城时,活脱脱一个饿殍,马也没了,鞋也掉了,比乞丐都狼狈三分,进了城后还有富家太太看我可怜,给我丢几个铜钱,一开始我还不明所以,后来明白了……

我进城时天就已经快黑了,等我摸到荆州府衙时,天已经全黑了下来。我一看,这就别白费力气走大门走了,解释还得解释好半天,现在谁还有那个解释的功夫,就一个翻身,翻墙进了府衙。

我身上虽带伤,还能仗着一口气勉强翻身上墙,一路飞檐走壁也没碰见九月他们出来拦我,整个府里的气氛沉闷极了,待到我终于寻到府衙最里处时,看到熟悉的那个小院子露出熟悉的那点微黄的光芒时,我的泪水终于滚落下来。

这一路——

我快马疾行,也不知道走了几日几夜,我一路上抢粮抢马抢药,抢不过就偷,偷蹭过镖局的车,抢过小孩子的钱;

我一度活成了我曾经最厌恶的样子,而我自己确实已经什么也不顾不上了,风雨兼程的只想赶回来,只为了想看见这点熟悉的烛火,和这里熟悉的那个人。

我擦去泪水,整理了一下仪容,怀着欣喜,刚想推开门,只听到里面有人说:“先生,千万节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