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大结局2(2/2)
话未说完,忽地远处传来嘈乱的脚步声,元安身后的士兵像是忌惮着什么,纷纷退至两侧,给某人让路。
待领头之人押着一个宫装妇人走近,元安的神色这才猛地怔住。
“谢蘅,你竟然敢挟持贵妃?”
蔡贵妃满头钗环掉了大半,青丝蓬乱,多数垂落下来,宫装也被扯得狼狈不堪。
她泪眼盈盈地望着元安,大声喊:“表哥,不要管我,杀反贼,扶持太子即位。”
谢蘅不悦地拽了一把她的头发,“贱妇,我让你说话了吗?”
蔡贵妃还是很聪明的。
皇城禁卫军对今日发生的事并不清楚,他们只知道自己是来勤王护驾的。
贵妃指斥他们是反贼,想坐实他们造反的罪名。
元安不由握紧拳头,他谨慎地瞥了一眼谢蘅带过来的人马,目测不会超过千人,心里顿时又有了底气,冷哼一声道:“谢蘅,你不会以为,就凭你带的这几个人,真能与我抗衡?”
“所以才用你心爱的女人威胁你啊。”谢蘅说着,拿刀架在蔡贵妃保养得极好的脖颈上,嘲讽道:“元大人,是要我说,还是你自己承认呢?”
四目相望,乌云下的气氛紧张到了极致。
不远处,一抹明黄站在宫墙一角,静静凝望着这里的一切。
无数双眼睛的凝视下,元安双目猩红,他终于恼羞成怒地开口:“承认什么?承认那个狗皇帝抢走了我心爱的女人吗?”
“那太子的血脉,可真让人怀疑呢。”
元安神色惊变,当即开口道:“太子乃是皇室血脉,国家正统,岂容你信口开河?”
他心里顿时不安起来,禁军愿意跟随他们护佑太子,就是因为太子身体里的皇族血脉,如果他承认了太子其实是他的儿子,那岂不是……
他不能承认。
谢蘅的目的其实已经达到了,只要储君的血统存疑,便不再是合适的即位人选,她们今日兴兵,才是真正的师出有名。
当然,为了让睿王干干净净地登上大位,谢蘅确实用了一些肮脏的手段。
那日蜱奴进宫,无意之间撞见贵妃与元安的私情,回来后将这件事告诉了她。
当时谢蘅便想,如果太子真的不是陛下亲子,这件事便好办了很多。
可结果有些出乎意料。
太子的确是陛下亲生。
但她让蜱奴跟皇帝撒了一个谎。
只要让陛下心生怀疑,又有贵妃和元安的私情佐证,太子的身世便成了永远的污点。
无论他是否是为皇族血脉,都已了无意义,宗室也不会同意一个血脉存疑的太子即位的。
诚然,这对太子来说有些残忍,但要怪,就怪他生在皇家,怪他身体里流着蔡家的血。
那头,承正殿内惊呼了一声“陛下”,武成帝晕了过去。
与此同时,宫墙一角的明黄身影转身离开。
……
剑拔弩张,一触即发。
元安此时已顾不得许多,他对谢蘅道:“放了贵妃,我还能保证你谢家无事,否则,你就是自寻死路。”
谢蘅置若罔闻:“不放她,我也能安然无恙地走出皇城。”
元安冷笑,指了指她身后,“就凭你这几个人?”
“就算你走出了皇城又如何,谢蘅,你的兵权早已被瓦解,十万大军被拆分到了各州留守,京中仅余的两万,可都换了我们的将领。”
他言辞间的得意不可遏制。
谢蘅短暂地沉默了片刻,看着元安露出了轻蔑的笑容。
同一时间,远处沉到底的天际绽了几朵绚丽的烟花——
元安望着那个方向目露疑惑。
不多时,一人单骑冲入双方阵前,那人满身是血,几乎是爬到了元安脚边,声音颤抖道:“大人,军中哗变了。”
“他们杀了太师和樊将军,已经奔着皇城的方向来了。”
就在不久之前,蔡赟带着人去京郊大营调兵,准备彻底清洗京城的睿王党,却不料京郊大营那帮兵痞压根不买账,就算他有兵符在手,也只认谢蘅派去的谢家军将领。
蔡赟被当场斩首祭旗,京郊大营哗变,兵权再次回到了谢蘅的掌控之中。
谢蘅刚刚的笑,便是笑他们不自量力。
她之所以那么干脆地交出兵符,就是因为她知道,手下的将领和他们的兵士出生入死多年,早已不是一块兵符可以掣制得了的。
只要这些将领还认她,那十万大军同样不会旁落。
头顶的墨色终于浓烈到了顶峰,谢蘅鼻尖忽地一凉,天开始下雨了。
承正殿外也开始响起了厮杀声。
随着厮杀声愈演愈烈,雨势也滂沱起来,血水混着雨水,四处流淌,最终汇聚到下水口,不断有人倒下,又不断有人填进来。
元安在作最后的赌注,在大军赶到之前,杀了睿王,这样,太子便是唯一的皇嗣。
……
武成帝被再度擡回殿中,他本来就只剩下最后一口气,刚刚那口气泻了,他的时候也到了。
睿王与他并无太多父子情,只是静静立在一旁,看着他交代后事。
“昶儿。”
武成帝连唤了睿王几次,他都只站在远处,一动未动。
他一出生,母后就死了,父皇把这一切归咎于他,导致他作为嫡子,却从小和太妃一起生活在骊山行宫,童年伴随他的,是暗杀,孤寂,还有恐惧。
他很难不恨。
只记得很小的时候,身为太子的皇兄来骊山看望过他,告诉他,终有一日会接他回去。
那段时光,他的生活充满了希望,每天希冀着有一日与兄长团聚。
可结果,他等来的只有皇兄的死讯。
从那个时候他就知道,他要韬光养晦,他一定要登上那个位置,他要报仇。
如今,看着苍老垂暮的父皇,他心里果然没有半分动容,只有冷漠。
与那双浑浊到几乎快要熄灭的目光对视了许久,高昶终于朝着龙榻走了过去。
武成帝的目光陡然亮了一些,艰难地开口道:“你……原谅父皇了吗?”
睿王苦笑,摇了摇头,冷冰冰地说:“父皇,你安心去吧,儿臣会治理好这天下的。”
他说完,毫无留念转身走向殿外,负手望着接近尾声的厮杀。
武成帝的目光追随着睿王遥遥而去,眼中模糊了一会,口中喃喃念叨着两个字。
只有离他最近的崔简听清了。
“衍儿。”
他说的是“衍儿”。
此时,殿内几乎所有人都在关注着外面的局势,谢蘅的几百重甲似乎落了下风,元安的人已经杀到了阶陛上。
崔简垂眸,走到武成帝身边,伏在他耳边低声说了一句话。
听罢,武成帝灰败的瞳孔慢慢拧起,他费力地擡手,抓住崔简的衣角。
“你……”
那句话卡在喉头,挣扎了半天,直至耗尽最后一丝气力,终未说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