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体操]梅子绿时雨 > 第一章

第一章(1/2)

目录

第一章

这是一个半阴半阳的下午,空气中难得含着的一丝雨意裹着京城二月料峭的春寒沁入了华国体操中心的门隙和窗隙。

体操馆内此刻却是一派轻松喧闹:略带橙黄色的灯光下,到处是三三两两聚头聊天的女孩。检验冬训成果的队测刚刚结束,为此紧绷了三个多月的神经终于得以在教练组开会的间隙暂时放松下来,尽管教练们的这次会议,将会早早敲定下备战世锦赛的大名单——2014年的体操世锦赛将在桂省首府荆南市举办,对于华国体操人来说是“家门口”的世锦赛,重视程度自然不言而喻。

“我们组,柳曦,凌雪,难度有,质量也有保证,几次队测下来排名都很稳定。”

会议室里,女队第一组的负责教练,也是总管女队的训练组长章龄率先开口,轻悠悠的语气下藏着不啻千钧的笃定。作为目前队内资历成绩都最为突出的教练,他的推荐显然不只是“推荐”而已。

不过以柳曦的实力而论,入选大名单,甚至剑指最后的六席世锦赛正选位置,本也不需要“力荐”加成:高低杠、平衡木均拥有国际顶尖水平难度,自由操上更是在冬训中升级了震惊四座的后直1260接前屈,这一串FA技巧连接加分0.2,被领导们定性为华国女队自由操在新周期实现突破的“金钥匙”。加之她自打进了国家队,竟没在大大小小的测试中出现过掉下器械的大失误,这便足以保证她跳马只有一个毽子小翻尤尔琴科后直360也能当仁不让地占据每次队测的全能榜首。去年的全运会,十五岁的她一出手就囊括了三枚个人金牌,外加一枚团体金牌。对于这样的选手,其它教练除了偶然艳羡几句“苗子挑的好”,还能有什么可多嘴的呢?

今年18岁的凌雪本来算是上周期的适龄选手。她在平衡木上拥有当下全队最高理论难度的成套,可惜华国队这一项尤其英才辈出,她又严重偏科,其它三项练着是为整体实力偏弱的桂省队凑个人头罢了,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她勉强当了个第三替补。只是今年整体储备更薄弱、参赛名额又更多,就凭她这一项的过硬水平,外加老队员的经验,还有个“东道主中东道主”的桂省省籍,入选大名单正是毫无争议。

“我们组,杜明暖是全能型,四项全都不差,随时随地能顶上团体。特别是跳马有720,这在我们队里一直都是大宝贝,我想对6-5-4的团体赛是不错的选择。另外,有两跳的莫青如,自由操突出的沈昕也可以考虑。”第二组的负责教练谭胜男接过话茬,队里一线训练组虽然都是“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但往往是男教练挑大梁,女教练从旁辅助。谭胜男这位唯一发言的女教练,性格恰如她的名字般争先好胜,风风火火的一连串话推荐自己的弟子之余,也直戳中国队目前跳马薄弱的痛点。座中众人都悄然瞟向章龄,却发现他并无别扭之色,反而微微颔首,只得一起敛下目光。

第三组顾名思义比一二组实力要偏弱些,男教练吴敬谦逊着笑道:“我们组方月涵虽然才满16,侧手翻630成功率还是可以的,高低杠平衡木也总算有个上6的套。”说完便轻轻推了推面前新印出来的成绩册。

众位教练随着他的动作低头看向自己面前的成绩单,才渐渐醒过味来:今年世锦赛将在华国举办乃是2011年才拍的板,女子体操是个不折不扣的低龄项目,一般运动员以十六七岁状态最佳,于是按着重视奥运的传统,98年生的选手便在上上下下整个培养环节中都没那么受看好。偏奥运会中国队又比得七荤八素,老队员引咎的引咎,灰心的灰心。到这个周期再来重视世锦赛,用人总是捉襟见肘。如今一个冬训下来,方月涵这样的“两项补丁”竟能不止一次进入个人全能前三甲之列,前六名的另几位常客还都是99、00年生人的青少年队员。

“我们组的李奈,其实储备也还是可以的……”短暂的沉寂之后,第三组的女教练梁淑怯怯地开口。

李奈比凌雪还大一岁,是正儿八经有过大赛经验的“老队员”了:凭借难度一骑绝尘、有底气锁定单项奖牌的高低杠实力,她11年的世锦赛、12年的奥运会两次都拿到了宝贵的出场名额,可惜一次预赛掉杠一次决赛失败。去年全运会与柳曦并列获得了高低杠冠军之后搭上世锦赛的顺风车,最后又因为一个虚摆把金牌拱手相让,仅仅拿到了铜牌。这次的队测虽然高低杠凭借7.1的高难度比到了第一,平、自两项却都出现大失误。吴敬私下里没少对梁淑抱怨:“接手了这么一位队员,真是又爱又恨。”若是遇到人才济济的年份,这样稳定性打大问号的选手没准就是“雪藏”到底的命,可今年这样青黄不接的时候,却未必不能赌她碰碰运气。

又是一阵短暂的沉寂,章龄敲击键盘的声音格外清晰。“那目前是这样:柳曦,凌雪,杜明暖,莫青如,沈昕,方月涵,李奈,我看这七个人队测的名次也还是不错的。其他教练还有意见吗?”

这一问,几位教练的目光不由自主地集中到了第四组的教练胡旭平身上。第四组算是国家队里一个尴尬的存在,既是潜力苗子的“幼儿园”,也是重伤老将的“养老院”,唯独留不下能上比赛的适龄运动员。这尴尬的地位还得从多年前胡旭平的运动员生涯说起——第一年参加世锦赛的他一连拿了三块银牌,媒体理所当然地把他当作次年奥运的金牌热门大加宣传。奥运会的团体赛竞争格外激烈,分数一直紧紧地咬着,胡旭平压轴登场,单杠成套行云流水无懈可击,只下法动了一小步。倒霉的是,分数打出来一看,华国队拿了银牌,跟冠军只差在百分位上。

更倒霉的是,随后的三项个人比赛,胡旭平又重复了上一年世锦赛的三块银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