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1/2)
第六十六章
今天的柳曦往自由体操赛场上一站,微蹙的眼里就有了坚毅的神情。简秋宁突然就有一种预感,她应当不会辜负了自己适才那份美好的信任。
就像她常跟方月涵说的一样,比赛想比好,首先得相信自个儿能行。而显而易见的是,离开了仁川那个伤心地,回到了这个承载着金牌和鲜花的熟悉赛场,柳曦的自信也回来了。
第一串,助跑有力,腾空高度充足。
“1260接前屈!稳稳地站住啦!”
1260度数肯定还是有点儿不足的,缺个30度左右,几乎已经是她的极限水平了。
柳曦在场地角落扬了扬唇角。她的舞蹈还是不那么合拍,在角落处也只是意味不明地左动一下,右挪一下,其实是不好看的。
但靠碎碎乱乱之中极具张力的钢琴声衬着,高难度转体动作的观赏性却被发挥到了极致——体操动作本身自带的美感甚至要比舞蹈和音乐的配合更加震撼,比如柳曦掌握纯熟的动作,后直540间接连接后直1080,再接前团回笼。翻转急速,连接干脆,瘦削身材蕴藏着阳刚的美感,像个果决又可爱的金刚葫芦娃。
吃过几次亏的后直转体900度,这回向前一个小跳,轻松控制在了界内。童桐和孙令德简单夸了一句之后就歇了声音,留出了一段只有音乐的沉默,然而电视机前的观众们却不难感觉到,这沉默里头却封存着狂热的祈祷,酝酿着更多的期待——
“好的来看结束串,后屈两周!柳曦好样的!”
柳曦后屈两周“首尾呼应”地钉在自由操场地上的那一刻,演播室里终于如愿以偿地沸腾了。当然,观赛的章龄张卉等人也沸腾了。
是啊,怎么能不沸腾呢?
自从当年的跳自女王苏杏退役以后,2009年的伦敦世锦赛,2010年的鹿特丹世锦赛,2011年的东京世锦赛,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2013年的安特卫普世锦赛……
倏忽五年,五年了,华国队再没有一个女选手进过世界大赛自由体操的单项决赛。
柳曦的自由操成套难度是6.3,而从赛台训练的情报来看,来参加这次世锦赛所有的女选手中,能和这个数字相提并论的,也只有简秋宁的6.5,以及去年世锦赛的冠军得主,美国队“黑金刚”贝琳达的6.4。或许还可以考虑一下罗马尼亚领军人物安德雷亚的6.2。
这样的难度,这样的完成,柳曦应该是能打入决赛的吧。那她会有希望拿奖牌,甚至……吗?还有我呢?我也会进决赛吗……?
简秋宁手指紧紧地揪住体操服的领口,久违了的艳羡、嫉妒与惧怕、不甘沿着胸口密密匝匝地缠上来,把她拖进极度窒息的陷阱。简秋宁用力地深呼吸着,在逼近的比赛面前,她不得不坦诚:她一点也不够大度,一点也不够自信,和全能失冠时痛哭失态的柳曦一样,对手的一次完美发挥便足以让她把内心深处的阴暗面暴露无遗。
“秋宁,该上去了。放开比,你可以的。”
胡旭平的声音坚定可靠地一如既往。
“去吧,我就在
简秋宁恍恍惚惚地登上赛台,扭过头想看看胡导的方向。看到的却是场地一角的小屏幕上柳曦的分数,莫名熟悉又叫人震惊的完成分宣判着不留情面的“酷刑”:
7.966。
一曲自由操《静水》,舞得喜怒随心,俯仰中节,本就颇为动人。再嵌入又高又飘华丽炫目的空翻,谁看了不说一句好?
刚刚还在为柳曦得到的“低分”鼓噪不平的观众们,现在你一样我一语地讨论着的都是简秋宁刚才的表现。甚至一些对体操一知半解的,嘴里都开始溜出“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这样的话来。
只有简秋宁自己知道刚才的不对劲儿。提示音刚响起来的时候,她还有一点点地走神,所以已经好久没出过错的立转1440都没转成。这样一来,难度也是6.3了,跟柳曦一样。那完成分会不会也……毕竟世锦赛和亚运会是不一样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