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赵姑娘和他的故事(1)(1/2)
小赵姑娘和他的故事(1)
#
南方一座四季宜人的小城。
赵思远和傅一鸣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那时赵思远12岁。
赵思远这个名字,是她上小学的时候自己起的,因为她觉得自己并不属于这里,而是属于北方一个四季鲜明的小城。她思念远方,却又不知她的远方具体在哪里。
她的养父母们不会称呼这个名字,他们会给会叫她“招娣”,这是个会让现代人听起来会感到不舒服的名字。周围的邻居们也察觉到了这一点,慢慢的,他们则会叫她“小赵”。
当地的人们已经忘了这个面容清秀的小女孩具体什么时候来到的这里。最早见过她的人说,是七、八年前,镇上的一个姓赵的半瞎子把她带回来的。
要说赵瞎子一开始眼睛也是好的,他年轻的时候,在工厂里谋了一个烧锅炉的工作,一家人的生活虽然不太富裕,但还算过的安稳。
后来工厂里着火了,他火急火燎的跟大伙一起去救火,没成想被烟雾燎了眼睛。他在医院里治了一段时间,看东西只能看到轮廓。
厂里见他没法工作了,就按工伤给他了一笔补偿。他下岗后,生活的重担就落在了妻子的身上,孩子读书要钱,他看病要钱,这让他的妻子苦不堪言。
那时候还有没有职业病防治的说法,加上他当初因为烧锅炉,常年吸进的大的粉尘颗粒物,给他的肺带来了负担。他这一闲在家了,除了眼睛不好,整天咳嗽声不绝于耳。
再后来忽然一天,他的妻子带着他剩余不多的赔偿款和儿子走了。他的世界好像在那一刻要崩塌了,一开始他满世界的找,直到自己三餐都难以为继,靠乞讨度日。他看着这不是长远的办法,便拜的一个走街串巷的算命先生为师,经过一番学习,开始了他的流浪生涯。
他走南闯北多年,结交了不少人,但是知道他过去的人,从来不敢问他有没有找到自己的老婆孩子。等他老了,思念故土,他带着一个面容精致的小女娃娃回家了,这个小娃娃就是赵思远。
后来,赵瞎子的身体再也撑不住了,他想把这个他当成孙女一样疼爱的小女孩托付给别人。那时,镇上的人也都不富裕,再就是镇上的人们更偏爱男孩,一时间很难给她找到收养的好人家。
慢慢的,赵瞎子开始整天把小赵思远收拾的整整齐齐,穿上用他积蓄买的最时兴的衣服,给她在脑袋后面梳是一丝不乱的羊角辫,还要系上好看的粉红色蝴蝶结。
一开始他也不会给孩子梳头发,他就请镇上年轻的小媳妇给孩子梳,他用自己半瞎的眼睛摸索着,一遍遍的学。后来他给小赵姑娘梳的越来越板正了,衬的小姑娘越发乖巧可爱。
虽说算命是封建迷信,但是有的人家婚丧嫁娶,为了讨个彩头,还是会找他来选日子。有的想要孩子的家庭,也会来找他问问。
老赵跟这类人交流下来,发现对方是个有善心的好人家,就会透露自己的小孙女生辰八字很好,和小孩子有缘,能够给新的家庭带来人丁。
直到有一天,一个有心人听了他的话,把赵瞎子的话转述给了自己的亲戚,那是一对结婚两三年还没有小孩的夫妻。他们小夫妻带着东西上门,说要收养赵思远小朋友。老赵看着小夫妻人不错,问了小赵的意见,让他们把小赵小朋友领了回去。
临走时老赵说,“带上你们的东西,我不稀罕要,只要你们好好照顾我的孙女就成。”小赵小朋友去了那人家的第二年,老赵就走了。
后来,小夫妻三年抱俩,眼看自己家里揭不开锅了,好东西也舍不得留给她。小赵思远也看出了养父母的心思,只得更加卖力的干活,照顾弟弟妹妹,她想只要自己再努力一些,她在这个家里就是不可或缺的了,到时候养父母就不会把她送人了。可是没过多久,她的养父母又以“小赵有孩子缘”的托词把她找人家收养她。
等到这个时候,小赵小朋友已经上四年级了,大家都知道她叫“赵思远”了。
小夫妻听说镇上开蔬菜水果店的郑斌想要个儿子,就把“有小孩缘”的赵思远带去了给他。
#
郑斌的父母很早就不在了,他年幼时跟着镇上的社会人士瞎混。后来开了个蔬果店,有了积蓄后娶了一个外地来打工的姑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