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章(2/2)
比起风花雪月,宁长风还是更容易被她谋定天下的样子击中。
两个人一路走一路聊,不知不觉,走过了卖花卖灯的摊贩,穿过青年男女情侣,看过砰砰升腾的烟花,此情此景,石头做的心也会跟着欢腾。
后来街上人实在多,越鲤携宁长风还是坐上车回宫。越鲤在马车里撩起帘子看,枕在自己胳膊上,爱看大家安居乐业。
一直到宫门口,声音才渐渐降下来,人也稀少,只有守着宫门的禁军。
宁长风先下车,越鲤随他之后,习惯性伸出手,手感却不太对。她擡头一看,原来是韩世临也来找她了,不知道他怎么挤开宁长风,来搭了这个手。
今晚她料到韩世临会来找她,因他眼高于顶谁也看不上,生活实在没趣味,最爱就是绕着越鲤打转,跟供养猫的心态差不多。反而是没算到宁长风会来。
因此她也不惊讶,下了车,问韩世临:“吃元宵了吗?”
韩世临答:“没有,等着陛下的赏赐。”
越鲤站定,看到他手中也提着花灯。他拿给越鲤看,说:“我在城中发现很特别的花灯,实在新颖,买来博陛下一笑。”
她顺着韩世临的展示看过去,是一盏精美的彩灯,制作得漂亮,只是形状让她微微蹙眉。韩世临擡起手,说:“这盏灯的头是龙头,尾是鱼尾,在上元佳节的集市里,意为……”
越鲤冷声打断道:“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韩世临偏要当着宁长风的面,说只有他们两个能懂的暗语。每个字宁长风都听到了,但他根本不懂其中的含义,他是外人,这让韩世临格外畅快。
越鲤脸色沉下来,冷冰冰的,提着宁长风送的灯,甩开他,说:“我还是更喜欢牡丹花灯。”
说完,她谁也不理会,径自回宫。
宁长风看这情景,自然知道他俩在吵一个他参与不进去的架。这点让他有些焦虑,但幸好,看样子韩世临过头了,惹女帝陛下不高兴。
韩世临自诩与越鲤相熟,总爱彰显他们的特殊关系,看样子也没有熟到哪里去,他还把控不了与越鲤相处的尺度,就急着炫耀。
越鲤头也不回进宫门,韩世临当即追上来,高声说:“陛下要是不喜欢,我把灯烧了就是——”
她骤然停下,韩世临差点刹不住脚步。两个人已经走出去一段路,堪堪在宫门前。她又打断道:“什么天降真龙的流言,是你在城里散布的吧?”
话题转得太快,突然说起半个月前的闲聊,韩世临没多想,说:“是……”
随即反应过来:“话是我说出去的,但是这灯当真是我无意看到,没有安排过。”
越鲤刮了他一眼,冷哼一声,回去了。
韩世临仍不觉得退缩,颇有理地说:“城墙的士兵都有元宵吃,陛下,我的呢?”
越鲤头也不回,一句话甩在身后:“那你走快点还能从祁海嘴里抢出来两颗。”
这次是真的惹得她不高兴了,宛如逗猫失手被挠了。韩世临最近干这种事的频率有点高,越鲤也是烦了,给他点脾气看。
只是连累宁长风也没有好好跟她道别。直到第二天下午,宁长风教越鲤使完剑,跟着她去吃晚饭,看到牡丹花灯在殿里挂着,位于一排灯笼的正中央,心里才舒服了。
宁长风依旧每天教越鲤一些兵马功夫,她学得认真,进步很快,宁长风如实评价说:“陛下如果能从小学武,功夫一定上乘。”
越鲤只能说:“先帝重文,小时候课业太重,没怎么练过武。现在只要能骑马、用剑、开弓,我便够用了。”
她只要学点基础就好。如果真的有哪一刻,她身边护卫都没用,只能靠她自己,那想必再高的功夫也是回天乏术。
晚上有时候她会留下宁长风一起煮茶吃饭,赏赏院子里的梅花。天气渐暖,越鲤低头将梅花插在水瓶里,烛云有时也会落在她身侧往她怀里挤,她已经习惯许多。
有宁长风看着,它特别会装乖,经常向越鲤邀功。恰好越鲤是个得寸进尺的性格,最喜欢敌退我进,烛云乖巧,她就豪横,相处十分融洽。
还有些时候,晚上她约官员吃饭,把朝堂上未尽的事务当天解决。
她几天没给韩世临特殊对待,他自己就上赶着来讨说法,下了朝,跟着她往宫里走,嘴上说:“陛下这几天都召户部侍郎来宫里陪着吃饭。”
“那不然呢,这个老东西最会偷奸耍滑,要不是我催着,一点事都能拖到下个月。”
要不是做了皇帝,越鲤简直想翻白眼,这厮还振振有辞拿城中百姓举例子,说天一黑百姓就回家休息不干活了,再干活是反天时的。越鲤一巴掌拍在桌子上,劈头盖脸骂他:“百姓一年才赚几个钱,你一年能捞多少?能干就干,干不了滚出去找块地插秧,想什么时候休息就什么时候休息,到时候谁敢催你干活,我先帮你砍了他!”
对付姚净远这种滑头,就要逼着他。越鲤一发火,他才连声说着陛下息怒,乖乖去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