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栖凰 > 第 57 章

第 57 章(1/2)

目录

第57章

五月十四日,朝野内外放假三天,庆贺圣上千秋万寿。

宴会在宫中举行,场面盛大,唯有除夕夜能比拟。宫人往来穿梭,美酒佳肴一盘又一盏,乐舞翩翩,兴致来时,臣子们也上来献歌献舞,或弹琴奏乐,越鲤通通有赏。

越鲤面前端上来一道富贵团圆盆菜,是沿海官员进献,里面有鲍鱼、海参、花胶、海虾、金蚝鱼、瑶柱,配上烧肉、白切鸡……等等诸多鲜美食材,取一个富贵无极的兆头。越鲤配上山楂茯苓陈皮水解腻,尝尝这道奢华美味。

表演节目的间隙,臣子们纷纷进献贺词,有的提前写好,有的当场作诗。大好的日子,越鲤就不点评诸位的文采,尽皆收下。

君臣同饮,其乐融融,酒至半酣时,有一人神色清醒,从容上前来,说道:“臣有一道新鲜菜品想t要献于陛下。”

越鲤定睛去看,正是她刚认的亲戚钟闻。她问:“是什么菜?”

钟闻说道:“臣久居南方,沿海一带居民常吃鱼生,这道菜需要现制才美味,不知陛下可否愿意一试?”

越鲤笑道:“我听闻鱼生十分考验刀工,你有如此信心,那便做给大家欣赏,就当一道节目看了。”

钟闻谢过她的应允,叫人带上来,他的仆从端了盘盏案板上来,几个小碗里放着芥辣蘸料。

他将盖子揭开,海碗里是一条金红色的鲤鱼,正在水中尝试游动,但碗里逼仄,怎么也动弹不起来。

钟闻把鱼捞出来放在案板上,鲤鱼离开水,立即扑腾起来。钟闻说道:“不知陛下是否常吃鱼,鱼如果长得太大,肉质就不够细嫩,正要年少时才美味。”

越鲤微微蹙眉。

他摆开一排工具,既有各种刮刀菜刀,又有细小的薄刃刀片,精细得像刑具似的,就要给鱼用。

鲤鱼仍在挣扎,钟闻将菜刀在鱼脑袋上一拍,鱼便晕了过去,不再跳动,只剩鱼鳍还在一下一下可怜地翕张。

钟闻说:“先要刮去鱼鳞,再开膛,将内里脏器都挖出来,这过程中鱼可能还会醒过来挣扎。”

越鲤不大舒服,她还没说什么,一旁的韩世临先开口质疑说:“南方做鱼生,并不用鲤鱼,你为陛下献菜,为何偏要用鲤鱼?”

钟闻说道:“俗话常说鲤跃龙门,图个吉利,将这条鲤鱼,献给真龙天子。”

殿里已有鱼腥味散开,不少人掩鼻,钟闻说道:“鲤鱼不是名贵食材,普通得很,生活在寻常河水之中,腥气重,让大家见笑了。”

韩世临又说:“知道腥气重就别做了,大好的吉祥日子,在大殿之中刮鱼鳞掏内脏,像什么样子。”

钟闻立即说:“莫不是韩大人也觉得这鲤鱼内里肮脏?”

他刚说罢,上方一直没说话的越鲤冷声开口道:“行了,有什么话直说。”

钟闻见好就收,跪下说:“臣有一事启奏。”

越鲤问道:“何事?”

钟闻先磕头,再说:“此事关乎家国社稷,臣不敢擅作主张,因此留到今日,请朝中各位大人一同做个见证。”

周围的喧闹稍微降低,众人听他说得挺唬人,都缓下来看他卖的什么关子。

越鲤问:“怎么?”

钟闻说:“臣虽家道中落,但既然姓钟,就时常感念先祖,想太祖开国艰苦,一代一代传至如今,前几年皇脉几近断绝,人人都说上天垂怜,降下真龙的十四公主,来拯救大越命数。”

越鲤命令道:“这些没用的话不必再说,你只说是什么事。”

钟闻道:“臣去年流落至襄阳,幸得忠君爱国的有志之士收留,暂且住了一些时日,正是此人向臣检举。事关重大,请陛下召此人进殿作证。”

越鲤驳斥道:“少故弄玄虚,什么事如此严重,你说出来,我再决定是召见还是打出去。”

钟闻拜伏在地,作诚惶诚恐状,说:“襄阳孔家的孔望轩向臣揭发,称,如今坐在皇位上的并非十四公主,乃是十四公主身边一名侍女。此人偷龙转凤,玷污皇族血脉,犯下窃国大罪!”

这番话一出,殿内霎时间鸦雀无声,激得所有人清醒过来。越鲤蹙着眉头,面上不显惊慌。

当初登基时仓促,大家都以为大越没几天可活了,因此所有事都非常粗糙,破绽很多。她知道迟早会有这么一天,心中有过预演,只是没想到在今天。

众人震撼过后,互相探看,忍不住窃窃私语,议论起来。

韩世临座位就在几位老臣之后,他将酒杯重重撂在案桌上,率先作出反应,冷声道:“孔望轩背信弃义之人,当初洛阳城危急,他便飞快逃回襄阳老家。他遭陛下退婚的事天下皆知,如今看陛下与我等死守洛阳的忠臣过得顺遂,便诽谤报复罢了。”

此话一出,不少人都想起来,孔望轩曾与十四公主有婚约,因韩世临从中作梗,二人才退亲。如今越鲤与韩世临君臣相合,无论国事还是私情都顺风顺水,说孔望轩嫉妒,合情合理。

眼看许多臣子点头,钟闻忙道:“陛下既问心无愧,不妨召见那孔望轩,他与十四公主有旧,一定认得公主的脸。若他胆敢诬陷,便治他的罪,让他今后不敢再乱说话。”

韩世临拒绝道:“此等无稽之谈,理会他做什么?陛下应当砍了此人,免得他妖言惑众。今后再有敢提及此类言论之人,一律按谋反论处。”

钟闻道:“韩大人莫急,陛下还未发话,你就做起主来了?如此蛮横态度,不免引人议论,你莫不是想害陛下。”

韩世临道:“我劝陛下斩乱臣,有何不可,你再处处维护,连你一同斩了。”

“你!”钟闻又怒又急,周围的京官同情地看向他:没见识吧,在洛阳,大家早就习惯了韩世临的做派,不然你以为大家为什么一有机会就要弹劾他。

钟闻拿他没办法,又看向越鲤:“陛下在襄阳时,始终不肯见孔望轩,便叫他抓住空子说陛下问心有愧。如果这次仍不见,恐怕难以服众。”

韩世临反驳道:“服哪个众,谁不服了?在座百官,有哪位对陛下身份有所质疑,便出来站到这位钟大人旁边。”

他说罢,众臣互相看看,谁也不敢造次,他们既觉得此事天方夜谭,又慑于韩世临的威胁,谁都没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