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7 章(1/2)
第87章
在扬州待的时间比预计的长一些,进入初秋,越鲤动身回家。
江南大小官员赶来相送,无论心里怎么想,脸上都是一副依依不舍模样,有几个爱演的还抹着眼泪,哭哭啼啼送走越鲤。
想到要回去,大家兴致都不高,如同过完节日继续上朝一般。
途中韩世临向越鲤提议道:“明年表弟与徐小姐大婚,陛下也应当来观礼赐福,毕竟都是陛下的人。”
越鲤一听,那不就是要去韩世临的晋阳老家,到了他的地盘,他当然要全程陪同,又赚到一段与越鲤相处的时间。
听到他这个提议,宁长风也想起来,说:“陛下,宁州平定了几年,你还一直没有去看过。这块地方让你牵挂多年,现在太平富足,应当去南巡一趟。”
他在宁州待了五年,各处都熟悉,宁州又一直是他负责监兵,到时候由他领着越鲤去巡,理所应当。
越鲤赞同道:“当年第一次巡兵时,还没走到宁州就折回去了,是应该去看看,我一直都想去,只是这几年抽不开身。”
宁长风得了她的应允,整个人都舒心,韩世临却不满,追问:“那婚礼呢?”
越鲤说:“看明年有没有时间,总往外跑也不是个事。”
这帮朝臣个个离不开她,恐怕没那么轻易放她出去。
韩世临听她意思,还是想去的,只是碍于一个明君的身份,不好天天把朝堂撂给钟煦钟慈管。不过没关系,只要她想,韩世临总会想办法。
回程中,越鲤抽空又去了一趟汝南。多年不见,宁家人想念宁长风,一相逢,就红了眼圈。
宁府很是盛大地招待越鲤,这是她第二次来,宁家上下都受宠若惊。多年来她待宁府向来优厚,宁家人光是谢恩的话一年都不知要说多少。
汝南已经就在洛阳旁边,不着急赶路,越鲤留下来住几天。宁府每日变着花招待,不过汝南与洛阳风物相似,没有洛阳繁华,她大多时间还是待在府中。
其中她最喜欢的还是藏书楼,修得气派,好几层楼阁,藏书丰富。她还带何晏扬进去过几次,何晏扬流连忘返。
只是藏书楼到底是正经地方,越鲤不允许宁长风跟进去胡来,他只能止步,那点在自己家中最神圣的地方这样那样的心思遗憾放弃。
他嘴上没说什么,心里总觉得这不是越鲤的风格,她胆子大得很,又格外喜欢尝试新鲜的东西,没规矩的事他俩可没少做。
宁长风思来想去,也许她是存了一分对整个宁府的尊重。
临近中秋节,方学岱写信催促越鲤回来。越鲤也知道不能耽误,一年总共就除夕、上元、端午和中秋四个最大的节日,端午她已经错过,中秋必须在场。
临行前一晚,宁府准备了盛大的筵席,宾主尽欢。吃过饭,小酌几杯,越鲤打算早点休息,宁长风的父母恳请她留下喝点莲藕解酒汤。
她看这二人似有话要说,便单独留下来,只宁长风在旁边陪侍。韩世临不情不愿离开,等他走后,越鲤喝着鲜汤,听他们客套几句,说些舍不得宁长风的话。
藕汤鲜甜可口,正好解腻,越鲤坐着慢慢喝,说:“一别五年,我知二位不舍长风,但他职责在身,应当以国事为重。”
两人皆答道:“那是自然,长风能为国效力,是宁府上下的荣幸。”
越鲤问:“两位可是还有什么放心不下的事情?”
他们对视一眼,宁夫人开口道:“长风在朝堂如何,有陛下统领,我们并不担忧。只是……他如今也到了该娶亲的年纪。”
越鲤手中汤匙停住,擡头看了看,宁长风一脸愕然,显然是毫不知情。越鲤询问:“已经定下结亲的人选了?”
宁长风的父亲回答:“并未,还需听过陛下的意思。”
越鲤偏过头问宁长风:“你有心仪人选?”
宁长风当即回答:“绝无可能!”
二老脸上都闪过一瞬的恨铁不成钢,忠君确实是他们家祖传的好传统,但宁长风这种听话样子,分明是掺了私情。
宁长风说完,又觉得否决得太坚决,让父母没有面子,有点不够孝顺。他放缓语气,同父母说:“这等大事,怎么也不与我商议,就同陛下堂皇说起?”
越鲤放下汤匙,说:“你们觉得我耽误了长风?”
二人皆是不敢,说:“陛下器重,是长风的福气。只是长风自小所学,乃统兵演武、平定天下的将帅之道,而不是……”
他们言辞之间有犹豫,越鲤替他们说道:“而不是做皇帝的入幕之宾?”
她说得平和,并未动怒,这是实话。那两人不打算说得这么直白,却被她戳破了,两个人告罪道:“陛下言重了,臣绝无此意。”
宁长风确实到了娶亲的年龄,就因为他喜欢的是皇帝,硬生生拖着拖到现在。越鲤既不给他一个名分,又不放他与其他人成亲,这让父母二老急坏了。
他们看重家族亲缘,眼看皇帝不可能过他们家的门,便想求个恩准,允许宁长风与其他人成婚。至于婚后他们两个是否还保持现在不清不楚的关系,那就不重要了,只要宁长风能有个家就好。
越鲤完全理解他们的心情。宁长风有些急切,证明清白说:“我没想过要成亲。”
他的态度够明确了,这么多年来,他只对越鲤动过心,心中、身侧只能有越鲤一个,他急于证明自己的忠贞,那是他的君主,也是他心爱之人。他有多么幸运,才能让在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两种身份合二为一。
越鲤口吻十分冷静,答复说:“可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