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0 章(2/2)
越鲤说:“滚出去。”
这天之后,他们两个再来请安,越鲤都不肯见,再也不询问他们的功课与生活情况,漠不关心,仿佛世界上没有这两个人。
沈采薇在她身边陪侍,想要从中调解,又不敢贸然开口,难道她还要说钟煦钟慈年龄尚小吗,这个理由已经用了五年,钟慈还可以凑合着再用,钟煦真的不小了。
她急得团团转,最终也只敢劝越鲤放轻松,不要思虑太重。沈采薇清楚越鲤的脾气,她指着朝臣骂的时候,只要认个错,很快就消气了,可她平静得好像无事发生,一般总要赐几个死罪才能平息。
宫里发生这么大的事,朝臣们都在揣摩,想也知道一定是越鲤在惩罚他们监国期间犯的错。只是不知越鲤具体生气到哪种程度。
过了几天,小朝会上,商议完中秋节事宜,孟怀光拱手道:“中秋乃团圆佳节,陛下一直以来为国事操劳,耽误了自身,也应当尽快结一门亲事。”
这是越鲤回来之后他第一次催成婚,越鲤没什么特别的反应,仍是滑溜溜地推脱,倒是韩世临问道:“依孟太傅之见,什么样的人选才能配得上陛下?”
孟怀光说道:“若说与陛下相配,恐怕全天下也找不出这样的人物。只求此人能为陛下分忧,忠心耿耿,不会干涉朝政,家世既要显赫,又不可太过张扬。”
他说的这几条,隐约在针对韩世临:你死心吧,是谁都不能是你。
韩世临又说:“还有性格品貌呢?”
孟怀光设想道:“须得仪表堂堂,身量高大,容貌英俊,能讨陛下欢心。与陛下年岁相仿,侍奉陛下竭尽心力,万不能有分毫野心。”
韩世临说:“听孟太傅所言,这桩桩件件,似乎都在描述孟朔。太傅这几年一直催促陛下成婚,原来竟是为私心,想把孟朔送进宫?”
孟怀光脸色一变,他这辈子最受不了别人质疑他的忠诚。
恰好孟朔也在场,今天谈论的中秋大宴里包括了光禄寺事宜,他厚着脸皮与寺卿一同过来,听到韩世临这么说,也吓到了。
孟怀光当即朝越鲤躬身,凛然拜道:“陛下,臣断不可能有此私心!这是污蔑。为证清白,孟朔愿辞官回家,此生永不入仕!”
他说得铿锵,但辞的不是自己的官,而是孟朔的。孟朔听得大惊失色,慌忙喊道:“从长计议,爷爷,从长计议!”
喊完赶紧对着越鲤再喊:“陛下,从长计议啊!”
他可一个字都没说,怎么就飞来横祸,谁说他要辞官了,他这个官做得t美滋滋,天底下再没有比这更好的差事。
越鲤看得他急出一脑门汗的样子,觉得有几分好笑,现出一点笑意,假意说:“孟朔确实是个不错的人选。”
孟朔僵在原地,偷偷摸摸去看越鲤神色,真的假的?说得他心里腾升起来一股期待,要真进了宫,倒是可以不做这个官。他服侍越鲤绝对不会出错,他可是天底下最了解越鲤饮食习惯的人,吃好喝好才能有精力谈其他事。他还能哄越鲤高兴,其他人行吗。
不等他多梦一会儿,孟怀光振声道:“陛下莫要说笑,臣为孟朔请辞!”
孟朔的脸上一片灰败。
越鲤遗憾道:“自然不能让太傅蒙受以权谋私的冤屈,那便罢了。辞官倒也不必辞,光禄寺尚且需要孟朔。”
孟怀光这才和缓,说:“陛下明鉴,老臣全府上下忠心为国。”
越鲤安抚他:“太傅品行我一清二楚。”
再斜过去一看,韩世临怡然自得,又跟她不经商量就打了一通配合,一个递刀一个杀人。
有了这么一出,孟怀光再不敢催越鲤成婚,唯恐旁人议论他有私心。
他是不催了,方学岱仍然要催,说道:“人选之事可以慢慢商议,但陛下确实应当筹备婚事了。”
越鲤问:“方太常又是何故催促?”
方学岱诚恳说道:“臣年事已高,时日无多,这辈子仅剩的心愿就是为陛下操持一次成婚典礼。”
他说得诚心,越鲤听着,不由得心软片刻。他与孟怀光一样,伺候了三代帝王,好不容易遇上最喜欢的一个,却没有机会为她筹备婚礼,心底的遗憾时时噬咬着他。
越鲤很是同情,但也不会为了圆他一个心愿就去成婚。她的心中照样有许多遗憾,谁又能弥补她。
她劝慰道:“方太常不必忧心,此事还需看天意,太史局的何淳曾为我算过,我帝星命格,旁人受不住。私事有一些欠缺,但于我大越命数有益。”
方学岱听罢,只能叹气。如果非要选择,那当然是国事比家事重要。
越鲤说完,不免回想一番何淳为她算命时说的话,何淳说她命格硬,钟煦说她运气好。这些年来,她眼看着故人一个接一个离去,活下来确实是她命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