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3 章(2/2)
“......朕知道了,”说完,还想起一件事。
“日后,朕会完成任务,但所谓的任务奖励,事关她和旁人的回忆,就不必在给朕看了。”
五号愣愣点头。
心中清净下来后,案桌上的奏折还有些没批阅。
贺时停正翻开一本奏折。
成仁进来,“陛下,文大人来了。”
“让他进来。”
文钰开门见山,“陛下,明日宁姑娘会去酒楼,陛下您去吗?”
“不去。”
文钰惊讶,“陛下,您当真要给宁姑娘和梅家公子赐婚?”
他以为这事只是陛下嘴上说说来着。
那次他也是故意问的,果不其然不仅没得到回答,还被撵出了御书房。
当然,这次也一样。
果不其然,还是被陛下撵出了御书房。
不过这次还多了一句,“去宁府把宁尚书请来。”
......
宁映在收拾东西的时候,发现梅正初送地古筝还在她这里。
送回去,梅正初应当不会再收。
她想了想,便打算这算成银两还给他。
八百两......
她现在还只存了一半,剩下四百两。
她还得出去挣钱。
她正琢磨着,突然听见前院传来陛下的口谕,唤宁尚书进宫。
她眨巴了两下眼睛。
也没怎么在意。
第二天,宁尚书面色深重地下了早朝回来。
她正要哄过锦书出门的时候。
宁府传来陛下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承天命,统御万方,以求国家之治,冀百官勤政爱民,而宁氏忘却初衷,致使国事贻误,朕深感痛心,念其曾为政事鞠躬尽瘁,罚其半年俸禄,闭门思过革职一月,以示惩戒。望其能深自反省,改过自新。”
宁映听完圣旨。
她皱了皱眉,这圣旨过于笼统模糊。
甚至是连所谓何时责罚都没说清楚。
事情发生的过于突然,宁府中的人还有些愣。
宁珏霎时要站起来,却被宁尚书死死按住。
行了一个大礼,“罪臣领旨。”
宁茂勋接过圣旨。
正要去送成仁,宁映拦住他,“父亲您先歇着,我去送送成公公。”
“......好。”
宁映上前,“成公公留步。”
成仁停下,还是一脸笑意。
今日早朝,朝堂差点乱起来。
宁尚书和梅尚书暗中买卖官职。
陛下大怒,降旨罚了宁梅两家。
或许是念其先帝遗诏,宁梅两家的旨意的惩罚,都不痛不痒。
不过是暂时革职,宁家宫中有太后,梅家有先帝遗诏。
一月后重返朝堂,照样是宁尚书、梅尚书。
他该有的礼节,自然得有。
“宁姑娘可还有要事?”
宁映看他马车并不是回宫的方向,问道:“成公公还要去何处?”
成仁笑笑,“梅府。”
宁映微蜷起了手,“既然成公公还有要事在身,我便不打扰了。”
她转身回了宁府。
院子里,宁珏还在缠着宁尚书问,发生了什么事。
宁映有点不安。
她不记得在原剧情中,宁府有被陛下革职的这一段。
不知是不是剧情发生了什么变化。
宁尚书被他吵烦了,干脆把宁珏哄走。
宁映看着宁尚书站在树下,深深叹了一口气,
她走过去,“父亲。”
“晏晏?”宁尚书问,“怎么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宁映低头,“今日一事,是因为我吗?”
宁尚书笑了一下,眼角的皱纹在阳光下明显了些。
“想什么呢,政事上哪和你一个小姑娘有关系。”
宁映看出宁尚书在骗她。
她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可有些话有堵在嗓子里说不出来。
宁尚书和宁夫人对她太好了,她怕她会还不起他们的恩情。
想起方才,自父亲回府起,对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有任何意外,她想到什么,“这是父亲和陛下商量出来的结果?”
“......”宁尚书惊讶,有些事不是能和这群孩子们说得,于是随便用几个理由将宁映打发走了。
宁映回到自己的屋子,有些崩溃地抓了抓头发。
原来是剧情是没有这一段的,剧情变了,不知道事关她的剧情会不会也发生变化。
......
皇宫。
贺时遥早就已经在宫里了。
贺时停眼也不擡。
“大梁律法对贪墨之事十分宽容,但高祖开国之时,不仅要拉拢人心,还要巩固皇权,最忌官官相护、相互勾结,朕这不痛不痒的惩罚,已经遵了父皇旨意。并未对梅家有什么实质的惩罚,甚至连罪名是什么都并未对外公开,已经给足了他脸面。”
“陛下说得是,”贺时遥喝着御书房的茶,像是一点都不在意此事一般。
他摇着扇子,赞叹道:“果然,还是宫里的东西好。”
“你什么时候离京?”
贺时遥睁大眼睛,“这么赶我?”
“......”
贺时停懒得理会他。
想起了系统所说关于三皇子的行踪问题。
没等他问,五号连忙,“恭喜宿主阻止了梅正初对女主的求娶。”
“即将发放奖励。”
今日,宁尚书主动在早朝承认,与梅尚书之间暗中交易。
将一直相安无事的梅家也拉下了水。
一直以来,表面和平的关系,今天算是彻底破裂。
就算是梅正初不顾梅家的反对,硬要上门提亲,宁家也不会愿意。